人大宪法专业课笔记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辞源的演变古代:(动)公布皇帝诏约(名)规范国家组织的法律,表明法的一种形式近代:说明国家的根本大法,保障人权为核心基本内容民主制度内容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人权)国家机构二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1.特征:是法的一种形式,具有法的特征,地位最高不同:1)宪法内容不同:带有根本性、宏观性、全局性、更重要(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2)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原因:a.保证宪法稳定性b.通过严格程序赋予法律内容的最高法律文获得根本法的地位全国人大既是制宪主体又是立法权主体制定:a制定主体,制定宪法的主体和制法主体具有同一性(在我国)b.制定机关3)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要求2/3多数,法律1/22.宪法与法律修改程序不同1)修改主体:宪法是特定的,由人民来修改2)有权提议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1/5以上代表有权要求修宪,而宪法主很多。3)修宪是有限制的,时间内容限制,而修改法律限制很少特征3:宪法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a.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一切法律法规或规章如违反宪法,则无效,根据宪法判断其他法律是否有效(宪法诉讼)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通过控制国家权力达到保障人民权利的目的。法制的核心是控制国家权力三、宪法是人权保障书1人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具有三种形态①自然形态(①追求幸福的权利②生命权③自由权④财产权)②法定形态::权利,人权是权利的前身,权利是法律对部份人权的确认③突然形态:用法律规定的能够做到的权利。2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来自于每一个人权的让步,为了保障人权。国家权力属于个人,国家出现之后.人权→人民主权三原则: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权力分立四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1.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基础。民主政治2.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民主制度3.宪法随民主制度发展而发展。4.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宪法的发展可能出现冲突。五、宪法的实质:宪法是集中的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的规范,特点:1.宪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更全面集中.2.以根本法形式协调各种主体利益关系.建立共同规则.3.随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什么是宪法?集中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注意:(1)从宪法和法律的共性来认识宪法。(2)研究宪法问题必须和其他法律相连结。第二节宪法的分类一、传统的宪法分类1、以宪法是否具有法典形式而分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它所规定的宪法规范具有肯定性和明确性2.按宪法效力和修改程序而分,突出强调宪法活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刚性宪法:具有最高效力和特定修改程序柔性宪法3.制定宪法主体不同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君主和民众共同制定。二、现代的分类1.按宪法阶级实质和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宪法资本主义宪法民族民主主义宪法(非资非社)2.从宪法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规范宪法,宪法和社会生活基本一致名目宪法:3.现实宪法: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观念宪法法定宪法,宪法典上加以规定的宪法。只有现实宪法和法定宪法相平衡时,才成宪法。三者统一成完整宪法第三节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一、宪法结构:(指成文宪法的国家)1.指宪法内容的具体组织排列形式2.宪法结构的内容:(1)宪法序言:回顾国家历史发展过程。(2)宪法正文:具体规定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原则二、宪法规范:1、什么是宪法规范?宪法规范是指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具有复合规范性。指调整宪法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宪法关系:受到宪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关系。宪法关系的特点:①内容广泛;②国家机关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③包括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国家和国家机关的关系。2.宪法规范的特点:(1)政治性:宪法来自于政治同时又控制政治(2)组织性:国家权力通过宪法运用进行分解(3)最高性:在所有的法律规范中是最高的,①是社会生活中判断是非的最高依据②一切与之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均无效③是一切政治行为合法合理的判断标准④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⑤制裁性第四节宪法创制一、什么是宪法创制?宪法创制是产生、发展、变更宪法规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包括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二、宪法制定:1.含义: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律程序把有关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基本原则问题以特定形式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宪法规范中的活动。2.本源上讲,制宪权属于人民,从具体的法律形式上看,制宪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实施。特定的制宪国家机关,如制宪会议。一般的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某一次特定会议3.为什么要制定宪法:1)标志着一个新国家式新政府的诞生。2)为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创造一个新第四节宪法的创制一、定义产生、变更、发展宪法规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立、改、废、补充、解释……)二、宪法制定实际生活中,宪法不一定是人民阶制定,(伪宪法)1.定义有关国家机关以人民名义来创制国家规范活动,(最简单说法)从法律角度来解有关国家机关按特定法律程序,把有关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重大、基本原则来解,问题以特定形式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宪法规范的一种活动。[有关国家机关:制宪会议(外)人大(本)]2为什么制订宪法A.制订宪法标志一个新国家、政府的诞生。B.为统治阶级政策实施创制法律环境。3.谁制定宪法(代表统治阶级)宪法首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还要体现各种政治力量某一些要求(反映其它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上)三、宪法修改法制和修改区别看这个政权,是否变更,国家根本制度是否改变1.对已经存在的宪法,在条文、文字、结构上进行变更2.修宪原因:①制订的宪法可能不是社会所需要,社会发展与宪法不一致当时认识错误当时认识比较全面,但社会发展宪法自身存在技术上问题B.与社会事实不符合(最重要)3.修宪方式A:全面修改对存在宪法全部废出,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调整,并予以公布。优点:让人一目了然知道国家的重大变化B:部分修改Ⅰ对原文部分条款、章节修改Ⅱ付修证案优点:保持稳定性付:A:有形修改B:无形修改88年修改增加了私营经济,可转让、买卖土地使用权。93年修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庭联产承包制,县级政权任期由三年→五年99年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革命”这个词范围在以确定作为政治概念确定基本制国方略修改一实行“以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农村经营体制,私有制问题反革命→判国危害国家安全。四.宪法解释1.解释原始A.与社会有脱节B.表述有问题,易产生误解C.社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2.解释对象解释宪法里某种词句or宪法规范or整个宪法3.谁解释宪法A制订宪法机关(制宪会议,人大代表会)B宪法指定的某一些特定国家机关(待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专门机关)(特别国家元首)else: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混淆了立法与解释概念)4.种类A、原件解释—直接在宪法里解释(其法律效应)B、附件解释—宪法原文外的解释(大多数)最高权立机关解释其法律效应宪法解释不一定是宪法第五节宪法的渊源渊源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表现形式A.宪法之典B.宪法惯例C.宪法判例D.宪法性法律宪法之典由规定宪法规范的文件或条文所构成的相互之间有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的,以宪法相称的宪法文件或宪法条文体系,不是有文件就必有法典宪法性法律规定的内容被认为是宪法内容,而由一般立法机关立的一般法A.成文法国家惯例长期政治实践当中,被人们所普遍遵守的具有宪法效应的政治习惯(违反宪法惯例是否违宪取决于两个政治力量的对比)判例有宪法使用权的机关作出的判决形式的能为下级机关或是以后判同类案件作为法律使用的范例判例是否构成渊源是看这个国家是不是判例法国家第六节宪法监督宪法实施保障制度,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只要是为了保证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对违法违宪采取措施违宪审查制度,只管违宪的。1.体制立法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专门机关监督2.内容A:监督规范性文件(其中法律文件)B:监督人们的行为C:调整不同社会主体关系,解决国家机关之间分工3.我国监督体制委会监督其本地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1.经济原因∵奴隶封建制是土地私有制(土地专制等级所有制)∴不能自由竞争,不是从都在份,限制经济发展二、宪法产生过程1.英国宪法产生最早宪法于英国产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点,资产阶级力量不是十分强大,夺权一步一步,整个夺权中充满妥协性,是从纳税,征兵开始夺权的。宪法性文件,惯例,宪法判例构成了不成文宪法。英国宪法是一部不断发展法,因为它使终是不成文法,形式上没有和其它法分开,只是提出了宪法观念2.美国宪法产生美洲地区资产阶级势力很强,最初是一些条约、协定、特许状(殖民地时期),被认为是具最高法律权,夺取政权后,制订美国宪法,继承了英国宪法,但在形式上创立了独立法典形式。对于公民权利和自由是以后增加修正案加进的。3.法国宪法产生法国革命非常激烈一)开始就通过成文宪法,里面规定了公民权利和自由,内容和形式上完全成形。三、宪法的发展。1社会主义宪法1924,1936…苏联的宪法2当代宪法发展趋势第二节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历史背景封建制度末期产生宪法,这不是清政府本身制订,而是革命,帝国逼迫,清政府不得不用宪法维护自己统治。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北洋军阀为代表;蒋介石为代表。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出民主,建立共和制国家之后所有人上台所做第一件都是制订宪法。二共产党制宪1931年,中共制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共同纲领》建国时期临时宪法1954年制订“1954年宪法”——第一部宪法(本身有一些不能实现因素,∵54年本身属于过渡时期)。1975,1978年,1982年宪法。第三章国家性质一、概念国家性质是通过国家阶级本质,经济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等因素所反映的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阶级地位:掌权→决定国家性质,中间,被压迫三阶级。经济基础:虽起决定性作用,但总是隐藏在背后。研究国家性质作用可以对国家有比较清楚了解,可把国家分类(奴、封、资、社)一个国家应达到什么水准,在现实中有什么欠缺。二、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为什么是领导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代表,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大机器生产中,工人阶级有组织性、纪律性。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夺权后收获更大。毛泽东具体到中国中国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有天然的联盟。中国的工人阶级受的剥削压迫要重的多。西方工人阶级内部发生分裂,里面有工贼阶层。中国工人阶级一走上革命舞台就在党的领导下。工农民联盟农民阶级人数壮大国家中,农业是稳定的基础,中国的问题是农村问题。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民主:以国家制度(政体,国体)来讲。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范围比无产大。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类型,是具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三、阶级结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我国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之大职能第四章国家形式一、组织形式政体:一个国宏观的政治体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概况中国政体:共和制国家具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君主制:国家政权由国王(或名意上)掌握君主立宪制:君主政权在法律上受一定限制共和制:机构、首脑通过民选产生资本主义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议会占主导地位总统制共和制:总统占主导地位全委员制共和制:委员会占主导地位(瑞士)半总统制(形式上,其实与总统制没多大区别):法国社会主义共和制苏维埃制度人大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制(二)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横(政权有不同资本家掌握,利益不一致)社会主义国家:议行合一,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亚里斯多德:权立分立立法资本主义洛克:三权分立司法外交立法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司法行政(外交和国家安全)立法司法孙中山:五权行政考试监察社会主义国家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