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对教育的影响摘要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方面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仍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差异依然存在于实施严格选拔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上大学的机会差异总体上呈现缩小的趋势。然而,大家在上什么样的大学方面的机会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即高收入家庭子女更多地就读于层次较高的四年制大学(最终可获得学士学位),而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多就读于两年制学院(最终只能拿到一个副学位或一个证书)。导致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原因极其复杂,应通过各种制度性倾斜政策,尽量为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提供大体相同的教育资源,以缩小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差距,使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间的高等教育机会差异处于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实现公众认可的教育机会平等。[关键词]家庭背景教育影响Abstract:ThispaperinvestigatestherelationshipbetweenfamilybackgroundandhighereducationquantityandqualityunderthebackgroundofmassificationofChinesehighereducation,usingdatasourcesfromanationwideuniversitygraduatessurveyin2002byBeijingNormalUniversity.Theempiricalresultsshowthattheparents’educationhasasignificantandpositiveimpactontheirchildren’shighereducationquantity(level)andquality.Itindicatesthatsocialstratificationstillexistsinthehighereducationsystemwhichhasastrictscreeningentrance.However,thegapintheenrollmentofdifferentHEcollegesoruniversitiesofyouthiswidenedratherthannarrowed,thatis,youthfromhigherincomefamiliesmostlyenterfouryearuniversities(theymayobtainabachelordegreeatlast)whilethosefromlowerincomefamiliesmostlygototwoyearcolleges(theymayobtainanassociatedegreeoracertificate).Thereasonsthatcausethedisparityarecomplex.Variouspreferentialregulationsshouldbegiventonarrowthegapbetweendifferentbackgroundfamilieschildrenbasiceducationandfamilyincomes,ensuringthatthedegreeofthedisparityiswithinsocialacceptance,torealizethepubliclyrecognizedequalityofeducationopportunity.Keywords:familybackgroundeducationinfluence目录导言:…………………………………………………………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二)现有文献综述……………………………………………2(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描述……………………………………3一、家庭背景相关概念概述……………………………………3二、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分析…………………………4(一)家庭所在地的影响…………………………………4(二)家庭收入的影响……………………………………5(三)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5(四)父母职业的影响……………………………………5(五)家庭氛围的影响……………………………………5调查结果分析……………………………………………6三、家庭背景影响教育获得的社会后果分析…………………7(一)受教育不公平现象明显………………………………8(二)地区发展越发不平衡………………………………8(三)性别歧视问题严重…………………………………9四、国内外比较与政策建议……………………………………10(一)美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差异(发达国家)(二)经济转型后波兰教育机会(发展中国家)…………11(三)改革措施以及援助贫困学生………………………12结语参考文献谢辞家庭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导言(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教育越来越成为选拔和培育人才,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激励机制,个人出于对未来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追求,对教育的需求增长迅速。人们希望通过获得更好的教育从而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尽管教育制度的选拔过程似乎是以能力标准为主,但许多研究发现,非能力的身份性特征仍然对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之间的联系,几乎跨越国界而普遍存在。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化,进而导致了家庭背景的差异,从而使得受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出现。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加剧了这一问题,进一步导致了地区之间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教育机会分配不公。由此反过来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流动性降低的后果,都是危及社会进一步改革和稳定的因素。教育公平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但是只要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结果都难以做到完全平等,在我国也不例外,这是必须承认的现实。但另一方面,教育往往被视为平衡社会利益分配、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重要工具,准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状况,是制定合理的干预政策以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不同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调查和分析,进一步判断我国在受教育水平上的不公平,以及教育和收入之间的代际传递现象。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结合宏观和微观调查数据,探寻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二)现有文献综述笔者查阅中国期刊网等国内论文网站,探讨我国家庭背景对教育影响的文章颇有一定数量,也有很多研究国内外相比较的文章,不过其中一部分内容雷同,视角偏小,深度不够,缺乏实践性,但另一部分文献内容充实,分析到位,具有参考价值。这些研究一致认为,在绝大多数国家,教育机会的分配仍然是不公平的,这种机会明显地向家庭出身背景较优越的人倾斜。其中Coleman(1988)首先明确了家庭背景的内容。他认为,有三种家庭资源影响到人们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教育作为筛选机器很明显地有利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出身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教育仍然是导致社会经济不平等并使社会经济不平等结构化的机制之一。赵叶珠(2003)则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家庭背景的几个不同方面分别作了阐释,通过变量分析的方法来观测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关于家庭背景和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的原因探讨,也是学者关注的重点。例如王峰(2005)、王伟宜(2008)通过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策略问题导致家庭之间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进而导致受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还将我国与美国的受教育现状做了比较分析。李春玲(2006)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确定了教育向精英化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农村和贫困地区以及城市贫困家庭和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的子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他们往往成为被淘汰的对象,辍学率的上升就是这种状况的反映。现状研究与原因探讨的目的都在于寻求改进措施,邓云洲(2000)、杜桂英(2010)认为教育机会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增长或弱化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有紧密的联系,只有改革教育制度,寻求帮助贫困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减弱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以文献资料法研究为主。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实证研究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历史分析法: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的历史背景研究,力图使问题的探讨有基础,使提出的解决方案有意义。实证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搜集数据,实证分析家庭背景与个人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个案法:通过对美国家庭背景对教育影响的研究,力图从中提炼出有益的经验与总结,使分析更具体化。比较研究法:通过转型后波兰出现的此类问题与我国的对比,进一步得出我国教育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所在,对比相关资料数据得出初步结论。一、相关的的概念界家庭背景:通常情况下,个人家庭背景包括教育水平、父母的职业、家庭收入、居住地等方面的状况;当然家庭背景还包括文化氛围、价值观念、教养方式等;此外,若延伸家庭的范围,那么家庭背景还可设计更广层次上的亲戚所拥有的这些特征。但是我们不可能一一涵盖家庭背景的所有内容,比较广泛的方法是用家庭社会经济地这个客观的指标来描述和衡量高等教育教育需求:高等教育教育需求可分为社会高等教育需求和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本文特指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它的基本内容是,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愿意且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可能性条件约束下,对不同种类、层次、专业、质量、地域的高等教育的选择。它关注不同社会阶层、经济文化背景下,高中学生个人及其父母做出上大学的选择。二、家庭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分析(一)家庭所在地的影响家庭所在地是一个影响因素中的客观因素,它一方面反映了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同时它也反映了整个社区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而社区的文化水平是有层次性的,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与它的地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例如:城市与农村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文化社区之间,都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之间的差异,社区之间差异暂时不在研究之列。(二)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以父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水平为指标,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父母所受的教育文化水平越高,子女的在校成绩也随之越优秀。反之,父母的文化水平越低,子女的学习成绩也越发平庸。而在现阶段的中国,子女的受教育多少与其学习成绩密切相关。有些人说只有父亲的文化程度是主要的参考对象,其实不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的受教育的影响也相当的大。尤其对于女孩而言,甚至比父亲的影响要大的多。(三)父母的职业国内外教育学者普遍认为,对子女教育程度影响最大的是父亲的职业,也就是其社会地位,这很好理解,如果父亲的职业是干部、知识分子、医生等等社会地位层次比较高的,当然要比父亲职业是农民工人的子女有着更多的学习机会。其实母亲的职业和上面所讲的文化程度是一样的。对子女尤其是女儿的影响也相当大。(四)家庭经济情况只有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保障受教育者的物质生活、学习环境等等,才能使其更好地学习,得到更多的教育机会。许多的国内外研究学者都把家庭的经济状况看作是影响学生教育和学习的重要的因素,当然在现阶段的中国,由于存在着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在高中之前影响不是很严重,在高等教育阶段,经济状况对教育机会的影响逐渐增加。当然家庭的经济条件也关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德国的一些研究学家的研究表面,家庭的物质生活和居住条件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有正向的影响。(五)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时产生的经常状态下占优势的态度和感受。我们基本上将家庭的氛围分为:民主型、漠然型、专制型。通过一些研究我们也不难得出,民主型的家庭氛围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能让其获得较多的受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