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解剖教案陆林雁绪论目的要求:重点掌握常用家畜解剖学的方位和术语、概念。识记家畜体表的主要部位名称。了解本门课的发展概况、研究方法及学习本门课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常用家畜解剖学的方位和术语,畜体各部位名称。教学内容一、家畜解剖学的概念和内容解剖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医学和生物学各学科的主要基础课之一。畜禽解剖学是以马、牛、猪、羊、犬、猫及家禽为主要对象,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构造、色泽、位置及相互关系,故又可称为大体解剖学或称巨视解剖学。大体解剖学:大体解剖学是借助刀、剪、锯等解剖器械,采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来研究体的形态和结构。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等。系统解剖学主要是以机能相近的各器官作为系统分类的基础,按一定科学程序进行解剖观察的学科。局部解剖学是按畜体的各个部位,研究其局部所有结构,其中常牵涉到几个系统,对临床有实际意义。比较解剖学是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种家畜同一器官的形态变化,以比较其相互关系。此外,还有年龄解剖学、X射线解剖学、品种解剖学等,我们目前所学的是系统解剖学。二、学习家畜解剖学的目的意义家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只有掌握了正常畜体的形态和结构,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对家畜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使役,有效地控制家畜的繁殖、发育和生长,及时地做好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达到保护牲畜和增殖牲畜的目的。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有机体的概念(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形态构造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二)组织是由一些来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三)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着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能完成一定生理功能,如心、肾、肺等。器官可分为两大类: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①中空性器官,指内部有较大空腔的器官,如食管、胃、肠、气管、膀胧、血管等它们的结构特点是管壁分层,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构成。②实质性器官,指内部没有大空腔的器官,如肝、脾、肾等。它们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实质部分,指直接代表这个器官主要机能特征的某一种组织;其二是间质部分,指器官的辅助成分,一般均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通过的地方,对实质部分有支持和营养作用(四)系统由若干个形态结构不同、而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合作来完成体内某一方面的生理机能,这些器官就构成一个系统。例如,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及消化腺(肝、胰、肠腺、唾液腺等)等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消化系统,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畜体由一系列不同的系统所组成每个家畜都有运动系统、被皮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组成。其中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又合称为内脏。(五)有机体是由许多系统构成的统一体。体内各系统、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机能上相互影响,互相配合,倘若某一部位发生变化,就能影响其他有关部位的机能活动同时,家畜与生活的周围环境也是统一的,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功能的变化,进而影响器官的形态结构、四、畜体的基本结构畜禽有机体可分成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被皮系统和感觉器官系统。将畜体从外表划分成如下各部:1.头部:包括颅部和面部。2.躯干:分为①颈部,包括颈背侧部、颈侧部和颈腹侧部份②背胸部,包括背部、胸侧部(肋部)和胸腹侧部③腰腹部,分为腰部和腹部④荐臀部⑤尾部3.前肢部:包括肩部、臂部、前臂部和前脚部。4.后肢部:分为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后脚部。五、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一)、基本切面1.矢状面:与畜体长轴并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其中通过畜体正中轴将畜体分成左、右两等份的面称正中矢面。其他矢状面称侧矢面。2.横断面:与畜体的长轴或某一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3.额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垂直的切面。(二)、用于躯干的术语1.前、后:是相对的两点,以某一横断面为参照面,近头侧的为前(也称颅侧),近尾侧的为后,(也称尾侧)。2.背侧、腹侧:以某一额面为参照面,近地面为腹侧,背离地面者为背侧。3.内侧、外侧:以正中矢状面为参照,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4.内、外:以某一腔壁为参照,位于内部者为内,位于其外者为外。与内侧和外侧意义不同。5.浅、深:近体表者为浅,反之为深。(三)用于四肢的术语1.近、远:对某一部位而言,近躯干的一侧为近侧,近躯干的某一点为近端。反之称为远侧及远端。2.背侧、掌侧和跖侧:四肢的前面为背侧。前肢后面称掌侧,后肢的后面称跖侧。前肢内侧为桡侧,外侧为尺侧;后肢的内侧为胫侧,外侧为腓侧。思考题1、试述畜体大体可划分为哪几部。第一章畜体的基本结构目的要求: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分裂方式掌握动物基本组织的概念及形态特点重点难点基本组织;骨组织、神经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一、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二.细胞的形态与大小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光镜下: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电镜下:膜性结构、非膜性结构膜性结构:细胞膜、膜性细胞器、核膜一)细胞膜1、细胞膜的电镜结构细胞膜又称质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界膜。在高倍电镜下,细胞膜呈三层:内外两层电子密度高,中间层电子密度低。单位膜:具有上述三层结构图像的膜又称单位膜。细胞内膜:包裹某些细胞器的膜。也是单位膜。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统称生物膜。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脂类、蛋白质少量:糖类微量:水、无机盐、金属离子等(1)膜脂包括磷脂(主要)、糖脂、胆固醇亲水部分:朝向膜的内外表面。疏水部分:伸入膜的中央。(2)膜蛋白膜蛋白多为球状蛋白。按功能分为:受体蛋白、载体蛋白、酶、抗原等;按分布分为表在蛋白(外在蛋白):附在膜的胞质面。嵌入蛋白(内在蛋白):全部埋在膜内,或部分埋在膜内,部分露在膜外。功能活跃的膜,其膜蛋白含量高,且多为嵌入蛋白。(3)膜糖膜糖主要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等组成的低聚寡糖。它们与膜脂结合成糖脂,与膜蛋白结合成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的糖链常常突出于细胞膜外表形成致密丛状结构,称糖衣或细胞衣。糖脂和糖蛋白的糖残基有各种各样的结合方式,因而形成各种细胞特有的表面结构。3、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液态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是以脂类双分子层为基础,其中镶嵌着球状蛋白。该模型强调:膜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脂类分子处于液态,可以流动;蛋白质分子也可横向移动;分布于膜内外两层的脂类、蛋白质可以不同,而糖类仅分布于膜的外表面。4、细胞膜的功能保护作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代谢调控、信息传递、细胞运动细胞识别、免疫作用、防御作用、激素作用、神经传导二)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的细胞组成部分称为细胞质。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1、基质基质是指细胞质中的液体部分,呈均匀透明而无定形的胶状,内含水、无机盐、氨基酸、糖类、脂类、蛋白质、核苷酸和RNA等。2、细胞器细胞器是指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膜性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非膜性细胞器:中心粒、核糖体、细胞骨架细胞骨架:微管、微丝、中间丝、微梁网(1)线粒体A、形态结构线粒体为圆形或椭圆形小体,长1.0~2.0μm,宽0.5~1.0μm。电镜下,它由两层单位膜叠套而成。外膜:表面光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线粒体嵴。分布有球形颗粒——基粒,是合成ATP的部位。外室(膜间腔):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内室:内膜所围成的腔隙。B、线粒体的功能细胞氧化代谢的场所。线粒体含有120多种酶,动物细胞摄取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最终都在线粒体内经这些酶的作用,彻底氧化分解成H2O和CO2,释放出来的能量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供细胞利用。线粒体为细胞提供80%以上的能量,故有细胞内“供能站”之称。(2)内质网内质网由单位膜构成,呈小管、小泡或扁囊状,腔内含有多种酶。分为: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A、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膜上附有核糖体,多呈扁平囊状。粗面内质网功能:主要是合成分泌性蛋白,也能合成少量结构蛋白,并对合成的物质起运输和分隔作用。合成蛋白质的细胞(例如浆细胞),粗面内质网丰富。B、滑面内质网a、形态结构滑面内质网膜上没有核糖体附着,多呈分支小管状或小泡状b、功能①与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有关(肾上腺皮质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卵巢黄体细胞);②与解毒作用有关(肝细胞);③与胆汁生成有关(肝细胞);④与脂肪合成有关(肝细胞、小肠上皮细胞、脂肪细胞);⑤与糖原代谢有关(肝细胞);⑥与肌纤维舒缩(横纹肌细胞);⑦与盐酸合成有关(胃腺壁细胞)。(3)高尔基复合体A、形态结构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附近,光镜下呈网状。电镜下,它由3部分组成:①扁平囊泡:通常数个扁平囊泡平行排列并互相通连,共同构成该细胞器的主体。②小泡:散布于扁平囊泡周围,多见于形成面。③大泡:多见于扁平囊泡的膨大末端或分泌面。容B、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提要①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分泌物在此加工、浓缩、分类和包装,最后形成分泌颗粒排出细胞外。②进行糖脂、多糖的合成。③形成溶酶体。溶酶体的形成与分泌颗粒的形成相似,只是溶酶体内主要含酸性水解酶,并且不排出细胞外,而在细胞内发挥作用。(4)核糖体A、核糖体的形态结构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化学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呈颗粒状,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大亚基:略呈圆锥形,两侧稍隆起,底面扁平并有一条沟,中央有一管道。小亚基:略呈弧形,凸面向外,凹面向内并与大亚基底面相贴。B、核糖体的类型根据存在方式:单核糖体:单个核糖体,无功能活性。多(聚)核糖体:由mRNA串联起来,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分布部位:附着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的外表面。游离核糖体:游离于基质中。C、核糖体的功能合成蛋白质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消化酶等;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结构蛋白,如膜蛋白、基质蛋白等,它们供细胞生长、代谢、增殖等使用。(5)溶酶体A、形态结构溶酶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小泡,外包单位膜,内含60多种酶,可分为磷酸酶、核酸酶、核苷酸酶、蛋白酶、脂肪酶、糖苷酶和硫酸酯酶等,其中多为酸性水解酶。不同类型细胞的溶酶体所含的酶不同,但酸性磷酸酶则是普遍存在的,故可视为它的标志酶。B、溶酶体的分类根据溶酶体中是否含有作用底物,将其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两类。C、溶酶体的功能①异噬作用:即清除进入细胞内的外源性异物,它与机体的防御机能有关。②自噬作用:即清除细胞内的残余物,它是细胞结构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细胞内重要的“清道夫”(6)过氧化物酶体A、形态结构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小泡,外包单位膜,内含细粒状物,中央有一致密核芯。核芯为规则的结晶结构,其成分是尿酸氧化酶,但鸟类等不含尿酸氧化酶,故无核芯。过氧化物酶体含有40多种酶,包括过氧化氢酶和其它氧化酶,其中过氧化氢酶是其标志酶。B、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①解毒:氧化酶能氧化多种底物,并使氧还原为H2O2;而过氧化氢酶能使H2O2还原为水,以防细胞因H2O2浓度过高而中毒。②参与脂肪代谢、糖原异生等(7)中心粒A、形态结构中心粒位于细胞中央或细胞核附近,光镜下呈颗粒状,因而得名。一个细胞通常有两个中心粒,彼此互相垂直;在其周围有特化的致密基质称中心球。中心粒与中心球一起构成中心体。电镜下,中心粒为中空短圆柱体,其壁由9组三联微管构成。在横切面上,9组三联微管排列成环状,似风车的旋翼。在其外侧有时可见球形结构,称中心粒卫星。B、中心粒的功能①中心粒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粒复制,两组中心粒分开,各自移到细胞的两极,成为纺锤体的结构中心。②在有鞭毛或纤毛的细胞,中心粒还参与鞭毛和纤毛的形成。(8)微丝A、形态结构微丝是一种直径为6~7nm的细丝,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肌细胞的微丝特别发达,形成稳定的肌丝;而在非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