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及《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的解释2003年2月12日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方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组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南》)、《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工作细则》)三文件。对评估专家进行了培训,并于当年对全国26所院校进行了试评估。评出了8所优秀、15所良好、3所合格。在这基础上,组织部分专家对三个文件进行了修改并经高教司审批,于2004年4月19日以教育部办公厅名义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公布了修改后的三文件(试行)。之后,各省、市、自治区组织了本省的水平评估工作。教育部还适时地组织了对各省水平评估的抽查工作。我的发言主要是对《评估方案》和《工作指南》二个文件作解释。一、《评估方案》的框架P52(《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即蓝皮书第52页,以下简称P××)1、有关说明评估方案适用范围: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评估结论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申请合格评估——有1~2届毕业生。申请优秀、良好评估——合格评估2年后,或有三届毕业生,或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优秀学校。2、评估指标体系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其中8项重要指标(黑体字),尚有特色或创新项目。3、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他是学校自评和专家评估的主要依据。每项二级指标下有1~4个主要观测点,共36个主要观测点。评价时,对每个观测点赋分(小数点后2位)评等(A4.5~5分,B3.5~4.4分,C3~3.4分D2.9分以下),赋分乘参考权重得观测点分,各观测点分相加并四舍五入进小数点后1位,得二级指标分及评等A、B、C、D。4、评估结论标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根据A、B、C、D多少、有无特色或创新项目及就业率状况确定。此外,请参阅教高[2005]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于医学、师范、体育、艺术、公安等专门院校,教育部已组织有关专家调整或置换相应的特殊要求。二、《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指标内涵分合格(C)和优秀(A),在(A)和(C)之间为(B),不够(C)为(D)。为了减少篇幅,我在解释时就不分了,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层次理解。1、办学指导思想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二级指标: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产学研结合。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主要观测点是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P54说明中指出:“学校定位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在一定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学校定位要根据国民经济或行业经济或区域经济的需要或诸如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需要。自身条件是指学校的办学条件。是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目标是指学校在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内、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的位置、专业结构及规模、条件等方面的目标。●层次是指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类型是指学术型或工程型、技术应用型或高技能型及技能型(本科是指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办学形式是指全日制、成人教育、培训等。●服务面向有二层含义,一是服务于区域、行业或全国,二是服务岗位属于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工程型(设计、开发),还是第一线技术型、技能型工作。P54说明中指出:“办学思路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高职高专教育有哪些规律呢?我认为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4]1号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文《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阐明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有关思想、观念、思路、方法、途径等都体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规律。其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方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文件中也均有体现。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这是办学指导思想的重要方面。发展规划要体现上述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等思路上。专业建设规划是重要方面。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思想观念这一观测点要从二方面体现,一是学校是否组织全校教职员工不断学习、讨论、研究高职高专的教育思想观念;二是是否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办学。也包括当前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式培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行双证书制度等认识。执行得如何。关于教学中心地位,P54指出:教学中心地位0.3重视教学工作,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基本落实突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各项政策规定向教学、教师倾斜力度大注:左边是合格标准,右边是优秀标准。我认为应该体现在:①学校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②教学经费比重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稳定来源;③非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的程度;④学校有哪些体现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执行如何;⑤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得如何。以上提纲只是帮助大家分析理解,决不是学校自评报告的撰写提纲。不尽部分要服从《评估方案》中“指标等级标准及内函”的要求。以下同。对《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这项二级指标,学校如何自查、专家如何考察呢?P73“2”提出按评估指标要求提供主要信息(主要提供原始材料)”(以下简称主要信息)本二级指标要求提供五项信息。专家可以通过对《工作指南》中提供的主要信息的审阅、个别访谈、实地观察以及其他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如从《学校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学校的定位。等等。当然,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还要体现在其他方面,后述。1.2产学研结合这一观测点体现在:①干部、教师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和参与程度;②产学合作的有关组织和协议对合作内容的描述;③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与成果;④企业干部、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研究、教学过程、学生就业等状况。学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是很容易分出层次来的。办学指导思想不仅体现在上述2个二级指标和4个主要观测点上,它应体现在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方方面面。譬如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实践条件、专业设置与改革、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等都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而且它也不是抽象的。专家组在考察时是有分工的,其中4位专家按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并作出判断。而另3名专家要对学校的1个主体专业和1个新建专业(一般不选取试点专业,新建专业也应该有一届毕业生)重点剖析,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作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判断。从本一级指标看,如对2个剖析专业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的思想观念、人才定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产学研结合等要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分析并作出判断。后面将陆续解释。2、师资队伍建设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2.1结构主要观测点是:学生与教师比例;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1、学生与教师比例。生师比的规定是为了限制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要太高,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师参与其他教学、培训提高和研究活动。①对学生数和教师数的计算,说明中有规定。P55说明中:1、计算学生数与教师数之比时,学生数按各类全日制学生的自然人数计算;教师数计算范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校内“双肩挑”的教学行政人员和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及返聘教师,兼职教师教学时数按每学期120学时进行折算这里所指的兼职教师应理解为非专任教师或兼任教师。,以免和后面“4”所指的“兼职教师”混淆。生师比的合格标准见P78《高职(专科)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优秀标准见P55。②非专任教师或兼任教师包括“双肩挑”教学行政人员(任课的校、处领导及非教师编制的教学行政人员。但系、部正副主任属专任教师)、只承担授课的返聘教师和外校或社会聘来教师、兼职教师。按专任教师管理的并签有劳动合同的外聘教师和返聘教师计入专任教师。③兼任教师数的计算要按其每学期实际教学时数折算到120学时(理论课)或8周(实践课)的比例算出。对于实施学分制的学校,要按每学期8学分折算,每学分16学时(理论课),1周(实践课)。④申报材料中,计算生师比规范如下:生师比=学生总数/(专任教师数+折算后的兼任教师数),简化为X:1。其中:学生数应列出各类全日制(含初中5年制)的学生数,与外校联合办学,在外校学习的学生数不计入,外校教育资源也不计入。教师数应列出专任教师数,兼任教师中双肩挑教师、返聘教师、外聘教师、兼职教师的学时数或实践周数,折算后的兼任教师数(可按全年兼任教师合计学时数及实践周数除以240学时及16周折算)。⑤生师比计算时间。为了限制人员编制,控制生师比的下限。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控制其上限。因此理论上讲,应按其学生规模最高的年份计算。为统一起见,都按不含评估学期的上二个学期的平均值(或按一年)计算。2、专任教师结构①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的计算。他包括有毕业证书或有学位证书者。合格标准及良好标准可包含“在读研究生”,有的省举办的高等学校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结业或在读也可计入,但优秀标准不包括“在读研究生及上述进修班”。青年教师年龄计算到评估学期的前一学期末。②对高级讲师的认定问题。优秀标准中高级讲师不计入高级职称。合格标准及良好标准中,原中等专业学校批准改建高职6年内,高级讲师可计入高级职称。③双师素质教师。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放权给学校了,为了增加信度,建议学校工作做细一些。如对条件之(2)应有企业鉴定或评语。学校认定双师素质时,对于条件(2)至(4)应制定学校的有关认定条例,并经学校有关学术组织审定。④附注:除符合本《评估方案》对专任教师的规定外,尚应达到教发[2000]41号文《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即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3、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兼职教师不是指学校内兼课的干部、返聘教师以及外校的兼课教师,而是专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以上教师结构从学校提供的下列主要信息中可以清楚地进行观测。1.青年教师按专业(含专业基础)、基础、公共课分类的学历学位结构统计表2.学校专任教师按专业(含专业基础)、基础、公共课分类的职称结构统计表3.全校分专业的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名单(标明是否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须标明专业实践经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工作量、参与企业科研培训状况)注意:本二级指标的赋分应规范。首先应对专任教师结构中的三个观测点分别赋分,分别乘权重系数得观测点分,然后将他们相加得专任教师结构分,最后和学生与教师比例分、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分相加得“2.1结构”赋分。列表如下:“2.1结构”自评结果主要观测点赋分权重系数得分学生与教师比例4.500.20.90专任教师结构4.050.10.414.250.20.854.620.31.39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4.800.20.962.1结构赋分4.51评定等级A其他二级指标均按此规范赋分。观察教师结构不仅要看学校整体结构,还要看在各专业中的分布。对二个剖析专业就要分析其结构。要注意双重权重系数的赋分计算方法。如P56“说明5.专任教师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