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变化规律●光影的运用●其他光影艺术●小结及作业授课教师:张罗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有了光,白天才有了明媚的阳光,晚上有温馨的灯光。有了光,我们才看到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光不仅呈现形体和色彩,而且不同光照的角度,强弱也回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反应。所以,光与艺术造型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绘画的基本特征是借助各种可能的手段,在平面上塑造出具有立体感、空间感、质量感、色彩感的形象,使之具有强烈的逼真效果和艺术感染的力。而光与影是表现物象的重要手段。在西方绘画中,尤其是14世纪到19世纪,光与影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的一种重要语言。物体由于受光的角度不同,会在物体的表面形成不同的明暗变化,正确的表现这种明暗变化,就能正确的塑造出形体。这种表现形体的方法,被称为明暗画法。素描就是以线条和明暗色调为主要描绘方式的单色画。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创作意义上的素描作品则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素描可以分为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等,中国的白描从单色画这一意义来说也可以称为素描。素描和油画是表现物象光影变化最便利的绘画形式。●在塑造形体方面它赋予绘画形象丰富的层次和逼真的效果。增强体积感、空间感●营造氛围方面光影的运用作品欣赏作品欣赏塑造形体的表现手法与作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因为有了光,我们才看见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有人说:“光源的历史也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的确,造型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光,才使其成为现实。也可以说光给自然万物带来了生机,也给造型艺术以生命。光线在绘画中不仅用来照明被画物体,它还担负着传递被画物体的信息,在这方面它起着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例如,被画物体形状、体积、数量、色彩、质感、空间深度感等信息,以及被画物体影调的明暗配置、画面气氛、层次等诸多方面,都必须通过光线的效应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绘画者不能单纯从表象观察到光,而要在实际的构思中去灵活运用光。在绘画时,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采光的角度、照度,得出的效果各异。然而,我们必须掌握光在绘画中的效应和“光感”,善于运用,感觉敏锐,是艺术家应有的本能。逆光突出了轮廓,侧光增强了体积,顺光加强了明暗对比。带手的自画像伦勃朗我们可以利用明暗关系来表现光影,并塑造物体。也可以利用聚光源的表现手法来加强、突出主体物的塑(附图)返回作品欣赏《古生物学家》奥1987文森特.德赛德里血衣1(素描稿)王式廓血衣2(素描稿)王式廓《光影》曲欣《93岁老人像》阿尔布莱特·丢勒《木板上的拳套》谢楚余《静物》威廉·贝利1976返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光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自然光,也叫外光,或者天光。它包括日光、月光、星光等大自然所产生的光。第二类,人造光,它包括各种灯光及其它的人为光。而艺术家通过对这两种光的研究,在绘画、摄影、舞台以及电影艺术当中利用光的强弱、位置、色彩等作为造型艺术的语言,通过各种形式的精心摆设来营造气氛,从而更好地表达思想,与观者产生共鸣。营造气氛的表现手法与作用不同的空间光线效果可以赋予事物所处空间以不同的气氛,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光影变化来营造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表现奸诈的人物,光源从脸的下部往上照,就可以给人带来不祥和凶险的感觉。劳特累克的作品《跳西班牙波丽露舞的玛赛尔》。画家利用从下而上的聚光照明,使人物脸上的表情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不自然。《跳西班牙波丽露舞的玛赛尔》不同强弱的光线也能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夏凡纳的作品《贫苦的渔夫》画家利用灰灰的光线,弱弱的对比表现出渔夫生活的拮据。《贫苦的渔夫》不同色彩的光线也能,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如蓝色光给人感觉犹豫。如左图卢梭的《狂欢节之夜》画家用冷冷的夜色表现出狂欢之后失落感红色光给人热情奔放。黄色光给人感觉温暖等等。弗雷德里克·弗里斯克的作品《花园阳伞》,暖色光线表现出生活的安逸。《狂欢节之夜》返回《花园阳伞》《波蒂饭店的网球场》卡尔·安德森作品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修拉《花园里的夫人》弗雷德里克·弗里斯克《怀疑》罗伯特·亚伯《煎饼磨房的舞会》雷诺阿《教堂坍塌》罗贝尔·格《老宅》曲欣《母亲》爱德华·克·格鲁伯《男人倚在栅栏旁的田园风光》弗里德立赫·凯恩巴尔·大卫《农家十月》孙为民《乞丐少年》穆利罗《寝室早餐》路易斯·里特曼《月夜》克拉姆斯柯依《中国菜馆》爱德华·霍伯《作坊》加利娜·A·纳莱德娃返回光影的变化规律光线与光影分析明暗与光影分析一般的物体都可以看作是由于许多朝向不同的小面组成,在光线的照射下,这些面与光源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角度,受光照射的面亮,背向光源的面则暗,和光线平行的面(侧光面)则其明暗介于受光和背光之间,物体的表面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调子。可见,调子的差异与变化是和物体表面朝向变化及光线角度和强度有关的。光线与光影分析天亮了,天真的亮了吗?天黑了,天真的黑了吗?其实不然,亮与暗是相对而言的。白天的天空和夜晚的天空相比较,白天的天空确实比夜晚的天空亮。但是在白天,天空和地面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天要比地暗,而且天越晴,光线越强,天就越重,地就越亮。(图1)在夜晚天空与地面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晚上的天空比地面要亮得多,天越黑,地越暗,相反天空也就越亮。(图2)光线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辰、不同的天气,甚至相同的季节、时辰与天气,光线的变化都不一样。光线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这里只是总结一下基本规律,但并不能代表所有,仅作为参考。晚上,无灯光,天亮,地暗,有灯光,天暗,地亮。晴天,天暗,地亮,光强,物体受光明暗对比强。阴天,天亮,地暗,光弱,物体受光明暗对比弱。雨天,天亮,地暗,光弱,积水亮。雾天,一切皆弱,天地一片。雪天,一切皆白,天地一片。早晨,天蒙蒙亮时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明暗对比弱,体积感弱,天地连。太阳初升时阳光四射,明暗对比稍强,物体体积强,明暗层次丰富,天地分。中午,阳光直射,光强,层次弱,黑白对比强,体积弱,天地分。傍晚,太阳西下,天稍亮,光弱,黑白对比弱,层次少,体积弱,天地朦胧《鲁昂大教堂,阳光的效果,傍晚时分》《薄雾笼罩的早晨》外光虔诚的追求者是印象派的莫奈,1870年,莫奈移居到里昂附近的地方,对光进行研究。他不注重思想、内容的意义,也不注重主观的态度与形体,莫奈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他说:“光是画中的主角。”他所注目的只是光的研究,在此期间,他描绘了15幅“干草堆”,这15幅画,有朝、有昼、有晚、有夏、又冬、有秋,其中光的变化,无不忠实地、微细地写出。干草堆莫奈返回图1作品欣赏返回图2返回《薄雾笼罩的早晨》弗雷德里克.弗里斯克1908年-1909年返回《鲁昂大教堂,阳光的效果,傍晚时分》1892克劳德.莫奈返回干草堆莫奈返回明暗与光影分析事物不依赖光线而存在,但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双眼才辨别事物,光的参与使物体呈现了丰富的面貌。光源的强弱、方向、色彩都会改变物体在我们眼中的视觉形象。所以,我们要对光线的特性,特别是光对物体表面的影响所产生的视觉规律进行研究。我们清楚,物体在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明暗变化要丰富得多,这里我们只是概括地说。在写生过程中需要大家注意观察,丰富层次。明暗是由光线产生的,发出光线的地方叫“光源”,我们接触的主要有两种光源: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自然光源比较柔和,而且容易变化,人工光源较强,一般比较固定。但物体呈现明暗的因素有许多:物体与光源的角度;物体与光源的距离;光源的强度;物体本身的固有色。总的来说,物体距离光源越近,色差越大,反之则弱。物体面对光源较亮,侧光次之,背光较暗。同时,物体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图1)三大面用石膏几何体来研究明暗变化是最适合的。因为石膏是白色的,能清楚地观察到明暗的变化。在明暗素描中,我们有一些术语,“三大面”,用立方体来举例。三大面分为黑、白、灰三种色阶,距离光源最近的正对着光源的面自然最亮,就称为“白面”;背着光的面最暗就称为“黑面”;两者之间的侧光面显得很柔和就称为“灰面”。这是最简单的色阶分类。(图2)五调子由于圆球体是由曲面组成,并没有强硬的明暗变化,我们就把色阶分得更细一些。距离光源最近的部分很亮,就称为“亮部”,其次的柔和的灰色部位就称为“灰部”,亮部与暗部交界的深色部位称为“明暗交界线”,在暗部中,受桌面或衬布等反射光影响的部位称为“反光部”,有光就有影,物体遮住光产生了“投影部”。明暗交界线、反光部、投影组成了整个部。(图3)返回图1作品欣赏返回图2作品欣赏返回图3作品欣赏返回除了绘画中艺术中运用光影来塑造形体或营造气氛,在其他艺术形式,如摄影中,同样讲究光影的运用,甚至比绘画艺术有过之而无不及,书上27页的知识点上也说:“摄影被称为‘光的艺术’,可见光线对摄影艺术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恰当的光影,是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用光作品欣赏摄影艺术,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完成摄影的过程必须借助于光,正确运用和发挥光在摄影艺术造型中的功能,记录、反映、表现,传递我们的创作思维,情感和表现的技法,手法,达到画面的可视形象。光是摄影的灵魂和支柱,研究和探索光在摄影艺术造型中的动能,目的是确立光在摄影中地位和作用,使大家更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更好地运用它,发挥它。使摄影这门光影艺术散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返回作品欣赏返回小结今天的课,使同学们认识了通过运用光影的两个角度(塑造形体和营造气氛),学会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也了解了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的规律。作业■课本27页的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