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3专题13-第39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Word版含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9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严重。(2)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高涨。(3)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2.提出: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易错提醒]“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平均地权的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4.评价(1)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2)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3)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4)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作用。(5)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3.含义(1)民族主义:突出反帝的内容;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4.意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归纳总结]“一、二、三、四、五”归纳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二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三个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革命。五大转变: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毛泽东思想1.萌芽:国民大革命时期。(1)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强调农村革命的意义。2.诞生:井冈山时期。(1)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2)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成熟:延安时期。(1)标志: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革命进行了系统论述。(3)文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4.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1)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等。(2)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易错提醒]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的正确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因此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否定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四、邓小平理论1.形成(1)1978年12月,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2.发展内容意义南方谈话深刻阐发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共十五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精微点拨]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考点一“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1.唯物史观——多元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不反帝到反帝;由反满满洲贵族统治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到各民族平等(联俄、联共)民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联共)民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1.论从史出:孙中山的民生与民权思想的发展(1)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史料……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国民党一大宣言》结论民生主义新发展——耕者有其田。(2)由资产阶级专有民权→平民的民权史料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孙中山《国民党一大宣言》结论民权主义更丰满,凸显与时俱进的品质。2.史由证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反满兴汉吗?分析史料,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史料孙中山的反满民族主义有六点“革新”:一是“把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统一民族国家的思想灌注到原有的华夏民族意识中去,从而改造了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内中国而外四夷’的传统观念”;二是“主张改君主政体为共和政体,从而扬弃了‘尊周攘夷’和‘反清复明’这类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和帝制思想的传统观念”;三是“主张‘师夷’,从而否定了盲目排外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四是“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从而基本上排除了‘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观念”;五是“寓联满于排满之中”,“这就破除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六是“主张在革命胜利后实行民族同化”,“从而扫荡了‘明夷夏之辨’和‘严夷夏之防’这类传统观念”。——史学家张正明提示有的观点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就是反满兴汉,史学家张正明认为孙中山将其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创新,是值得肯定的。论证答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反满的民族主义,且进行了六点革新,从而合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需要,扬弃、否定、排除、破除、扫荡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为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实现民族平等与团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从民族主义角度肯定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其观点是值得肯定的。考点二“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影响(1)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2.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1)从思想路线上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3)从统一战线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综合认识中共理论成果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并中国化的产物,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怎样完成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材料,解读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之处材料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主要信息答案材料肯定了毛泽东创造性地找到了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与依靠力量。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然性。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战争的特殊性。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2015年选择题T13,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认识2014年选择题T10,农村生产关系的改变2013年选择题T12,1978~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1.命题点: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断(2015·江苏单科,13)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可知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是让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据此判断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的,故D项错误。2.命题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自发性(2014·江苏单科,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答案D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四川农民于1978年底至1979年初率先实行的,在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下,这一制度迅速扩展到全国农村,使农民告别了人民公社制度,符合材料“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政府行为,不符合题意。1.命题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2017·泰州二模,28)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