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杨庆余2007-7-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教育观念变了,教学内容变了,课堂教学变了,学生学习变了,教师教学变了,这些变化说明成绩是主要的,是应当充分肯定的。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正确性,另一方面反映了第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改革热情。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从课程改革的实施到今天,对许多教师而言已经走进了一个迷茫的区域,辨别不清方向了。大家感到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脱节。素质教育怎么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怎样实施?教师的角色要怎样转换?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答案又没有答案。一方面可能是对新课程理念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教学能力上、教学方法上乃至业务水平上不完全适应;另一方面是对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还有一个因素是社会因素。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组成的。而教学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涉及到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评价体系等。课改不光是教师要改,学生要改,政府部门也要改变观念,家长也要改变观念,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改变观念,形成一个合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实施课改。有人总结出课改在实施中值得反思的8个问题:(1)小组合作—追求形式:(2)媒体应用—舍本求末;(3)情境创设—牵2强附会;(4)评价语言—滥用失真;(5)学生活动—放任自流;(6)教师表现—退居二线;(7)情感态度—穿鞋戴帽:(8)学科整合—花拳绣腿。这些问题不一定全面客观,但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总是有益的。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运用科学发展观对课程改革积极进行反思,认真总结经验。反思不是否定,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两个“全面”,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并且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包含以下内容: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体系要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教材资源要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科学实用性;教学过程要体现学习者的参与性;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要多样性;评价体系要有发展性等五个方面。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简要地概括就是课堂教学要做到生活化、科学化、发展化。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实践行动,有些教师是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被动地推着往前走。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实践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感悟,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现3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改什么,怎么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课改就是两条,一条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实施课改,一条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搞课改。课改的目标就是“上好学、教好书、治好教、管好校”,真正做到“办好教育为人民。”下面我想就课程改革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一、关于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改革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改革是扬弃,不是抛弃。扬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对于那些有用的、成功的、优良的传统要继承和发扬。比如,我们过去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是完全正确的,是应当继承的东西。“双基”教学不仅不应当削弱,而且应当加强。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明天是今天的发展,割断历史不是科学发展观,抛弃优良传统不是真正的创新。1、科学地认识一些教育理论大家知道,我们这次课改所使用的理论基本上都是西方欧美国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甚至是二十世纪早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比如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等。)对这些理论不加分析、不结合我们的国情、社情、区情、校情,全盘照搬,不是洋为中用,而是把我们变成了洋理论的试验工厂。这就必然造成4教条主义,必然造成片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相当多的理论不是土生土长的理论,而是移植模仿式的理论,外源输入式的理论。对舶来品,对洋理论生搬硬套,必然造成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水土不服、消化不良。国情不一样,制度不一样,所使用的教育理论也应当不一样。认知理论中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我们现在的一些媒体、一些老师把建构主义神化、泛化。一张嘴就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变成了万能膏药,到处乱贴。建构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识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的这种认知适应思想、活动构造思想、认知主体思想、人际交互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这些观点指导我们的课改,是有益的、有用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建构主义的不足、缺陷,或弊端。运用其精华的、有益的、实用的成分,克服其不足的缺陷,防止其有害的弊端,因为任何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建构主义的不足是:其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其二,建构主义过于强调认知个体信息加工活动的个别性,而否认其本质上的共同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都是公共知识,不是私有知识。)其三,建构主义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景性,非结构性,完全否认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这些不足,显然是不能指导课堂教学的。学生确实不是空着脑袋5走进课堂的。但学生脑袋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否一定与你要学习的新知识、新经验发生必然联系,是否一定能建构?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们农村的学生头脑里有农作物和各种野生植物生长的知识,你给他们讲工厂里机器性能、生产流程等,在一开始显然是无法建构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先有认同反应,再有顺从反应,再到满足反应。学生的建构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超越他的原有基础。简单地谈一下创新。创新成了时髦名词。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教学有创新,学生学习有创新。但创新是不容易的。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积累的成功的经验,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真理的知识。创新思维是一种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求异思维,发明、发现、创造是创新思维。一般的人都是再现思维。平常被某些人所宣传的创新,最多是一种思维的灵活性。比如,语文课中的“成语接龙”。风调雨顺,答案是顺水推舟,周而复始,始终如一(始终不渝)。学生答成“顺理成章,张灯结彩,才高八斗”;或“顺流而下,下井投石,石破天惊”等都是对的。这种题本身并没有唯一答案,而这些答案也是约定俗成的“成语”,不存在什么创新。再比如,老师出了个一元二次方程,有的学生用求根公式做,有的学生用因式分解做,有的学生用配方法做。这些方法都是前人总结的,并不是你的创造发明。现在把创新庸俗化,人人有创新,天天有创新,那不都是科学家、发明家,早就成了科技大国了。我们这里理解的创新精神,主要是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求异性上来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6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为此,就要做到:①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在“心理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和想象。②发扬教学民主,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培养求异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③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2、继续发扬教师基本功训练这个优良传统最近几年,我们比较重视从理论上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提高。而重视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提高,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最优良的传统,这个传统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教师成材是岗位成材,教师的职业生涯必须在教学第一线度过。教师要从“工匠型”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只有在教学岗位上理解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育责任,提高教学能力,实施教学改革,反思教学方法,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7从教学技能来看,是这样四步:教学技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一般指三个基本功:(1)通用基本功。即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画出一幅美观简明的图形;会熟练操作电化教学设备;会有效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2)学科基本功。即对你所教的专业学科要有六课能力,备课、说课、做课(即讲课)、看课(即听课)、评课、校本课。(3)综合基本功。即教育教学研究,信息技术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工作能力等。这些基本功是否掌握了,在教学上反映的是“能不能、会不会、好不好”的表现。我们要把课堂教学中“说写不规范,技能不全面,知识不更新,上课满堂灌”的状况彻底转变过来。近几年来,我看过区内外中小学的各学科课堂教学观摩课、诊断课、示范课、优质课等200多节,授课教师都是青年教师。我最突出的一个感觉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不够理想。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教师的基本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说和写传递知识信息。因此,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劳动的效率,也关系到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表达主要是两个类型。(1)、教学内容语言教学内容语言一般是指:①文字语言。通常是指教材中用汉字表示的教学内容,其主要特点是通俗性。8②符号语言。通常是指用各种字母和符号(包括标点符号)表示的教学内容。数理化生等各学科的教材中这种语言比比皆是,其特点是抽象性。③图象(形)语言。通常是指教材中用图形、图象、图表、图案以及实物模型表示的教学内容,其特点是形象性。图象语言不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自然科学的学科要用,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美术、音乐、体育等社会学科也会大量使用。设想,在讲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时,只要挂出一幅画,就可以达到传神的效果。对上述三种语言在教学中,要融会贯通、有机结合、互相印证、互相诠释。(2)、教学行为语言教学内容语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语言表达出来。教学行为语言包括:①口头表达语言。这里是指自然声的汉语或外语的现场表达,不是录音,不能是假唱。②书面表达语言(包括板书、板画、幻灯、投影、录象、多媒体课件)。③肢体表达语言,即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语言要具有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条理性、生动性。语言要有魅力、感染力,使学生听你的课感到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难受。关于口头语言表达的要求。要讲普通话,切忌使用地方方言,切忌使用习惯性不良口语,如“但是”、“那么”、“注意”等。声音要宏亮,流畅,有节奏感,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轻重缓急的音调要9与教学内容配合默契。语言要生动形象,亲切感人。词汇要丰富、感情要充沛、精神要饱满。要争取做到:其声入耳,动心振神,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关于书面语言表达的要求。字迹工整清楚,不写错别字和自造的简化字;要有整体观,设计美观、布局合理、脉路明晰;作为示范功能的板书一定要准确无误、重点突出,黑白相间、色彩鲜明,印象深刻、促进记忆。板书要有一定的速度,提高效率。板书要有启发性。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忽视板书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