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建议摘要:伴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课程开发及管理方面职责的调整,小学如何在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的前提下,适应三级课程管理和教材多样化的形势,创设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为小学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对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实施小学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小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创造有特色的小学教育的需要。但从目前调研看,校本课程在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开发的内容存在学术性偏重、随意性较强、不够系统性的局限性;活动形式与评价方式单一等。树立全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加大小学教师课程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合作机制、加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小学课程开发评价体系是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应有之举。关键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进行的,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开发活动1。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的小学课程计划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留下了空间和时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课程开发及管理方面职责将随之而调整,小学如何在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的前提下,适应三级课程管理和教材多样化的形势,创设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为小学急需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目前针对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针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提一些个人建议。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不等于其可行性。任何教育实践的成功开展都需要诸多的主客观方面条件的成熟和反思。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亦在于此。本人以为,小学校本课程还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41—143页。(一)树立全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树立四种基本理念:一是“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应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打破“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所有学生齐步走”的格局,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二是“全员参与”的合作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组织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应把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的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人人关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与才能更好的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三是“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所作出的任何有关课程开发的重大决定都必须是相关人员集体参与、共同商讨和审议的结果,确保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2;四是“教育公平”的平等理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地区差异、学校多元,而差异和多元正是平等的体现,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二)加大小学教师课程知识技能培训力度以往小学教师受教育程度低,学术性不够,新的小学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小学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职业技能。1.创建特色校本培训更新小学教师观念,加强小学教师的理论学习,积极倡导“学校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并建立理论学习制度3,同时通过拓宽教师的研究领域,拓展教师的视野,了解一些新的改革动向等信息,学习新的课程理论从而使教师的素质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2.小学教师个人主动学习小学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够调整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能够加强对知识的敏感,对一些新的改革动向和新的知识点能够很快的接受和消化,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好必要的准备。3.对校本课程开发做专题培训要形成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仅要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教育,还要邀请一2崔允漷、沈兰.走向决策分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透视[J].北京《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第65—70页。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北京[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7期,第37—41页。些课程专家对本校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让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体会4。(三)建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合作机制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区人员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区人员、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必须进行广泛的合作。在这个共同体中,任何一方都可以就课程中的某一问题与其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大家都有权利对课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最终形成一个为众人接受的课程方案。如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容易沟通,在很多问题上较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针对问题的讨论、课程资源的提供,还有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等。(四)加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规范管理目前,不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中出现权责失调,尤其是多数农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规范,随意性大。要着力转变学校、教师、学生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课程意识,不依赖、不迷信统一的教科书,突出有效性。所以每个小学都应该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或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不仅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而且本身也应该成为一个进行宣传和动员,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五)建立健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1.主体的多元性校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具有满足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既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个性。而个性所包含的大多数是内在的、不宜测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发展的评价,仅仅依靠小学教师是不够的。要充分关注被评价主体自身及周围的相关人群的评价,这样才能得出与被评价主体最为相近的评价结论。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45—46页。2.评价主体的互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定了评价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进行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评价结果得到认同。即最大限度地让小学生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评价本身的正确性、权威性。这就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具有小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评价活动和评价形式。3.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决定了其内容的多样性、融合性、综合性、针对性。这就要求评价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里素质、学习情趣、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的评价,发挥小学生的潜能,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信心、拥有自信。4.评价的动态性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小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愿望。校本课程的兴起,为小学教育和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盲目推崇和不切实际的开设校本课程必将使其误入歧路。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校本课程的本质、特点、方法,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积极转变观念和职能,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加强专业引领和交流,以催生小学不同学校校本课程文化的形成。论文题目: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建议作者姓名:汤文文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小学联系电话:13815628919邮箱地址:tangwenwen2008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