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第五子课题组贺志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所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也是摆在所有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党和国家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历来是非常重视的,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也是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但由于形势的不断变化,认识上的偏差,在德育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误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必须加以克服的。一、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的误区不容忽视。(一)从认识上看:1.片面强调智育,轻视德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应试教育”的认可,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应试”化,学校和教师有意或无意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应试”成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目的,甚至有的学校成为了唯一目的。其结果是学校教育片面强调智育,轻视德育等其它教育。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尽管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但迫于社会的压力(也有某些外行的,不懂教育规律的行政领导的压力)而不能或不敢大胆地、真正地抓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2、德育目标过高,偏离实际。长期以来,一提德育,往往存在着“理想化”的观念。诸如:树立远大理想,“三爱活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英雄主义教育等等,使德育陷入“纯理想化”的境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很难挂钩。而且,多数时候进行教育时,一般是用单纯的政治教育来代替德育的,它以教科书为中心,将教师和学生的德育活动束缚于设计好的固定的教材结构安排和教学活动中,以政治角度规范道德行为,目标太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多数学生很难做到。3.分工简单粗糙,教师德育观念淡化多数学校在升学压力下,将教育教学工作分工简单化,其直接的后果是德育似乎成了政治教师、班主任、党团队、德育处和学校领导的事,与科任教师无关,缺少德育和主体层次网络,致使德育方面的人员孤军作战,从而使教育效果不佳。比如课堂上出了问题,任课教师不去处理而是交给班主任;班级出了问题,则由班主任交给德育处去解决。课堂以外的、班级以外的、校园以外的德育工作常常成为德育的盲区。(二)从过程上看:1.重“成绩”轻“做人”,德育与智育相脱离。为了追求升学率,从领导到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严重的重“成绩”轻“做人”的教育现象。比如,加入少先队、团组织、甚至运动会挑选参赛队员,只有文化课成好的学生才有资格,学校的德育工作只停留在上政治理论课之中,缺乏做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教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懂得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甚至,有些德育课程也经常被冲击,对德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与智育出现分离,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未成年人对如何“做人”表现出明显的缺陷。2.重“理论”轻“实践”,德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有的德育课教师,只重视理论上的灌输,缺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德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脱节,也由于德育课老师较少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联系实际,也使德育与社会实际脱节,从而使德育课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学校也尚未形成有效的将课内所学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新机制,从而难于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不利于学生知行统一的实现。3.重“认知”轻“养成”,德育与学生自我修养脱勾。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使德育与学生自我修养脱钩。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分辨是非能力较弱,自我修养不够,往往在碰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导时,或碰到某些问题时,不能自控,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如:不尊敬老师、故意损坏公物、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考试违纪作弊、乱扔果皮纸屑、无故旷课等等,个人难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由于这些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影响到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4.重“说教”轻“说理”,德育与学生兴趣背离。在学校中,有些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愿做调查研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只热衷于开大会,讲大话,讲不切实际的大道理,或漫无边际的说一通,使学生对这些说教产生反感或厌烦,德育与学生兴趣产生背离。一些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也不喜欢,这不是德育本身固有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空洞说教盛行造成的恶果。5.重“形式”轻“内容”,德育与教育效果脱轨。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评比或为了造成某种声势,往往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喜欢搞形式,图好看,摆花架子,而不注意教育的内容和实际效果,有“雷声大,雨点小”现象。任务布置一大堆,检查、督促不到位,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产生德育与教育效果脱轨,学生得不到有效教育,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受到影响。6.重“活动”轻“教导”,德育被学生活动冲淡。为了使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偏重学生的文体活动,每学期都开展许多的文体活动,但活动的背后却冲淡了学生德育工作,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对于后进生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他们的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制度的落实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后进生的面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这对学校校风、学风建设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总之,上述现象的存在,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容忽视的误区。只有不断克服这些误区,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二、学校德育工作的出路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坚巨的长期的工作,无论是认识上还是行动上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1.德育工作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树立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观念首先,要学习德育理论,懂得什么是德育,熟悉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打好坚实的基础。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形式。我国中小学德育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理想教育、(4)道德教育、(5)集体主义教育、(6)劳动教育、(7)自觉纪律教育、(8)民主和法治教育等。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从品德的形成过程看,德育就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即我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衡、导之以行”。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和矫正训练的过程,随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德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德育的基本途径看,教学不仅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心,养成他们勤奋好学的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当然班团队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时政学习等也是实施德育的好形式。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因此要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比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等,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其次,要学习全面发展的理论,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改变德育与智育割裂的不良趋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注意克服德育与智育被割裂的局面,一是要克服片面的德育观,摒弃把德育和智育分离的做法。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使德育工作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加以体现,并进行有效的道德渗透,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二是要进行德育内容创新,营造道德教育氛围,寓道德教育于学校教学全过程和各类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各种学习和各类活动不断将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转变为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兴趣。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德育工作上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采用“渗透式”“说理式”的教育方法。在学生德育工作中,一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引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并要注意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道德实践的体验增加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兴趣,成为知行统一的人。二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德育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碰到的困难与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增加对学生感染力,这样会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营造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在德育过程中,要确立以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互动关系。学生成为怎样一个人,与家长、学校、教师及其它教育成员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精神上的、社会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4.注意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工作的结合,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现在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往往不够的,必须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德育工作合力。首先,国家和社会要重视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说明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视的。这给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前提条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家庭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容忽视。对于不断增多的独生子女群体,学校必须与家庭紧密结合,相互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必须支持学校教育,学校必须常与家庭沟通,不断提供学生在校表现信息,让父母关心自己子女的成长,关心子女学习、生活情况,并让学生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了解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热爱劳动、孝敬长辈、自立自强等品质。5.加强德育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规律,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精神需要精神的感化,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更会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