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种猪企业种猪品种质量种猪品种质量问题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当前种猪企业种猪品种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王家圣韩安勤尹晓黎1我国种猪企业品质管理现状近些年来,我国种猪企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2005年中国畜牧业统计,2005年末全国有各类种猪场3428个,比1995年的550个增加2878个,增长5.23倍;存栏种猪达468.07万头,比1995年的13.48万头增加454.59万头,增长33.72倍;种猪场平均存栏由245头增加到1365头,增长5.57倍;年提供的种猪2005年达811万头,基本上缓解了我国种猪供需紧张的状况,也基本上满足了养猪业生产发展的需求。种猪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养猪业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存栏生猪达4.89亿头,占世界生猪存栏总数的50.9%,猪肉产5009.47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8.86%,成为全世界第一养猪大国。1.1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现状笔者从事种猪企业品质管理工作已有十五年,先后到过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法国、德国、荷兰、泰国等十五个国家考察养猪业,并从国外引进种猪五批;也先后赴全国24个省市参观学习考察了375个种猪场。从了解掌握的情况看,我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特别是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工作远远落后于世界养猪发达国家。具体表现如下。1.1.1工作起步晚世界养猪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对种猪品质工作研究有100多年历史,美国种猪企业对种猪品质管理工作起步于20世纪初,已经历了3-4代人的努力,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仅完成了种猪由脂肪型向瘦肉型的转变,而且猪肉的品质是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生产,如法国、荷兰、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培育出了一些专用品种和品系配套组合生产猪肉,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而我国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工作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才起步,比世界养猪业发达国家晚九十到一百年,全国1998年仅有0.5%的种猪企业才开始进行种猪品质研究。到目前为止,全国经国家鉴定验收的种猪专门化品种及配套系仅6个,且猪群不大,辐射范围小,仅在一个或几个企业或一个社区范围内。1.1.2工作不规范世界猪业发达国家种猪企业的种猪品质管理工作从规范、策划、目标、指标、标准、管理措施和实施手段等进行了系统设计,精心实施,他们集分子生物技术、电脑资讯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于一体,种猪的测定与品质管理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将猪的重要经济性状与基因组合计划结合,开展了种猪的DNA标记,并将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改良种猪企业的种猪品质,还利用分离分析法、候选基因法和基因扫描法,开展种猪的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利用。目前已检测出的主效基因有猪应激综合症候选基因、酸肉基因、猪大肠杆菌K88受体基因、窝产仔数候选基因;且这部分的基因选择技术已应用于种猪生产,淘汰了长白猪的氟烷应激基因、汉普夏的酸肉基因,已培育出高产值繁殖群新品系种猪。而我国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工作,除少数种猪企业借助于农业大专院校力量,刚开始研究本地生产或引进外来良种的部分基因外,部分种猪企业开展了外观选择和常规的体尺、体重选择,但仅用于检测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而且大部分种猪企业品种检测工作还没有开展。2004年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会议统计,用B超和自动采食设备检测种猪品质的企业不到10家。我国种猪企业品质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全国缺乏统一的种猪品种规划、标准;企业生产种猪的工艺标准、设备标准、饲料营养标准、生物安全、兽医卫生、环境保护等企业标准也不健全和完善。大部分种猪企业还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种猪质量好坏不分,生产性能差异突出。1.1.3重引进、轻选育测定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也是良种猪需求最大的国家。近几年市场需求的瘦肉型良种猪基本上是从国外进口的。据统计,近些年我国种猪企业先后从美国、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瑞典、荷兰、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引进过种猪,包括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汉普夏猪。还引进过世界优良的配套系种猪,包括PIC、斯格、托佩克等。据了解,1995年以来,国家下达的农业部948项目资助进口种猪达2300多头,各省市地方才财政及企业出资进口的种猪每年都在2000头以上。仅2005年全国引进的种猪多达2859头,引种资金达519.3万美元。由于引种企业多、引进品种多、引进种猪群体小而且分散等原因,再加上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工作没跟上,全国种猪的联合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大部分种猪企业生产的种猪经过3-4个世代的继代繁殖,品质明显退化,生产性能下降。为保证我国种猪企业生产的种猪品质,企业不得不再拿出资金重新引种,这样形成循环,导致我国种猪企业的种猪生产处于引种—繁殖—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不良循环怪圈之中。1.2原因分析分析我国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其主要原因可分为四个方面。1.2.1品质管理标准不健全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种猪企业开展全面品质管理不能没有“标准”,要保证种猪品质,必须做好标准化工作。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统一规定。它是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的协商一致由相关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然而,我国种猪企业全面品质管理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国家除对商品瘦肉型猪制定了有关标准外,种猪企业品质管理、品种、品系的技术标准基本没有,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况,更谈不上统一测定分级。有的种猪企业为加强种猪企业品质管理,虽然制定了品种、品系的《企业标准》,但工艺标准、设备标准、饲料营养标准、生物安全、兽医卫生、疫病控制、环境保护标准也不健全,80%的种猪企业基本没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这样严重影响了种猪企业全面品质管理工作的开展。1.2.2品质管理教育严重滞后国内外的管理实践证明:开展品质管理,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品质教育是提高产品品质和提高民族素质的结合点。因为一个国家产品品质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的素质。品质教育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品质,而品质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当前种猪企业的员工思想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只懂技术,管理知识知之甚少;不少饲养员,技术人员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干过多年的,小学、初中毕业生多,高中生和中专、大专、大学毕业的畜牧兽医人才较少;种猪企业的员工知道全面品质管理重要,但找不到相关师资,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品质意识、品质管理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教育培训;只有少数部分种猪企业将骨干派出去短期到国外企业培训和国内大专院校进修学习,少数种猪企业能请到外资企业销售技术代表做一部分专题讲座,大部分种猪企业品质管理教育工作还没起步。据调查,目前仅有10%的种猪企业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我国种猪企业品质管理人才缺乏,这是影响种猪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1.2.3品质管理责任制不明确建立品质管理责任制,就是要明确规定品质形成过程的各阶段、各个环节中每个部门、每个程序、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品质责任,明确其任务、职责、权限及考核标准等,使品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及考核,职责分明、功过分明,从而把与产品品质有关的各项工作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一个严密的品质责任系统。目前种猪企业已对全体员工建立了品质管理责任制,但由于检查、考核、结账没有形成制度,有的几个月才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结账,还有的是半年甚至一年才进行一次,等到品质问题暴露出来后,才知道没有把品质责任制纳入到日常检查、考核、结账范围。对好的不表扬奖励,对差的不批评教育,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种猪企业员工积极性,影响了种猪企业品质管理工作的开展。种猪企业品质管制好坏没有与职工的利益挂钩,没有起到鼓励和约束作用。1.2.4品质信息工作差品质信息是有关品质方面的有意义的数据,是指反映产品品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品质的情报、资料、数据、原始记录等。在企业内部,品质信息包括研制、设计、制造、检验等产品生产过程的所有品质信息;在企业外部,品质信息包括市场及用户有关产品使用过程的各种经济技术资料。种猪企业品质信息工作差,主要表现为重场内资料、轻场外市场和用户的经济技术资料,重记录、轻分析利用,重检验产品数据、轻研制设计数据,把品质信息没有作为一种基础资源进行管理,没有很好地把这些信息转化为企业有用的知识,没有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目标,没有将获得的有用信息转化为收益,以便对信息进行改造,使种猪企业品质管理不断进行改进。。1.3导致的后果我国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工作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其性能水平差,也增加了我国养猪业与世界发达养猪国家的差距,制约了我国养猪生产发展。1.3.1母猪窝产仔少,提供的上市猪少2000年统计显示,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每头母猪窝产仔数:美国为9.6头、加拿大9.6头、法国为10.8头、德国10.8头、英国11头、瑞典11.4头,而我国仅为8.5头,分别比世界养猪发达国家少1.1-3.3头。2000年每头母猪提供的上市猪:我国平均为14头,而美国为17.9头、加拿大18.1头、法国19.5头、英国20.4头、瑞典20.4头、爱尔兰21.5头、丹麦21.5头、荷兰22头,世界养猪发达国家每头母猪提供的上市猪是我国的1.28-1.57倍。1.3.2生猪出栏率低,每头存栏猪产肉低据统计2002年,我国猪的出栏率为124%,分别低于韩国的159%、日本的171%、荷兰的140%、英国的174%、加拿大的160%、美国的157%、澳大利亚的140%、丹麦的181%、德国的168%及法国的181%的水平。平均产肉量2002年我国为95kg,而韩国为120kg、日本129kg、荷兰122kg、英国127kg、加拿大135kg、美国137kg、澳大利亚138kg、丹麦142kg、德国146kg、法国158kg。由此可见,我国与世界养猪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我们只有切实抓好种猪企业的种猪品质管理,培育大批优良种猪,供应广大养猪生产者,提高我国养猪业水平,才能使我国由世界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转变。2我国种猪企业种猪品质管理经验借鉴十多年来,笔者走访、学习了国内部分种猪企业。它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种猪品质管理工作的经验,并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主要作法有如下五条。2.1建立健全种猪企业品质管理标准体系种猪企业品质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2.1.1技术标准它包括《种猪企业标准》、种猪品种、品系选育方案》、《种猪测定技术规程》、《种猪评定标准》、《种猪饲养管理规程》、《种猪生产工艺流程》、《种猪免疫程序》、《种猪驱虫程序》、《种猪场消毒规程》、《种猪群保健程序》、《种猪场选址、规模及建设规定》、《种猪群免疫检测规定》、《种猪营养标准》、《种猪企业药品采购及饲料原料采购标准》、《兽药及饲料保管规定》、《种猪的饲料配方》、《种猪场引种规定》、《种猪场用药规定》、《种猪场销售与服务规定》、《种猪企业的环境保护》等。这些标准必须逐项建立与完善,从而使员工有共同遵守的准则与依据。2.1.2管理标准它包括《种猪场年度规划与任务》、《种猪企业经营管理规定》、《种猪销售与服务规定》、《种猪场员工手册》、《种猪转商与淘汰规定》、《种猪品质成本管理规定》、《种猪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饲养员培训规定》以及这些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及组织实施的规定。2.1.3工作标准它主要包括《种猪企业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规范》、《生产定额及考核标准》、《种猪企业各类人员工作标准》等。我们要把种猪企业技术、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建立与实施作为员工参与企业品质管理、共同遵守的准则与依据。为增加企业主要负责人与公司各类人员进行沟通,同时要求企业技术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每月给企业最高管理者报一份月度工作小结或品质管理工作建议。原湖北省畜牧良种场种畜禽总公司就采用了这种工作标准,从而在近8年时间中先后收到员工建议2500多条,修改企业制定的标准条款500多条,从中获得了良好的收益。2.2全面开展品质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素质2.2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