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掉站”的分析和对策郑州万通普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段万普通信基站的“掉站”,直接影响通信设备工作的质量。通常认为“掉站”是由于蓄电池容量低下,交流电中断后供电时间不够,造成“掉站”。采取的对策是更换蓄电池,于是大量的电池被误报废。通过几年来对通信基站设备的调查,发现“掉站”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一个综合因素造成的最后结果。这些综合因素见图1。从图中可见,造成“掉站”有3个直接原因:整组电池的保有容量偏低,电池组的外部连接无效和电压识别偏低。下面就着3个问题做以说明。1整组保有容量偏低。如果电池组中的电池结构容量偏低,会造成电池组的整组电池容量低下,这种故障是用任何措施都无法消除的,对这种情况,只能更换新电池组。浮充电压现在的定在标准是2.25V,这个电压值对停电较少的地区、有空调的基站是适当的。对不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地区,需要人工作适时的调整,如在频繁停电的地区,如果仍然采用这个电压值,电池就会充电不足。在2.25V的充电电压下,电压的0.5V波动,就会造成保有容量10%的波动。这一点,现在被忽略了,通过对100多个基站的调查,控制柜的显示电压值和蓄电池总电压一致而且浮充电压工作在2.25V的不到20%。现在造成整组保有容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蓄电池的均衡性不良造成的,这部分的原因造成的电池故障占80%左右。蓄电池安装后,容量总是由“均衡”向“不均衡”发展,这是正常的情况。由于没有及时的检测和控制手段,当24个电池中有1~2个电池失效后,就会使电池组的总电压很快降低到46V,于是“掉站”便发生了。22电池组的连接不良。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腐蚀造成连接不良,在几十安的负载电流下,腐蚀造成的腐蚀物由于电阻较大,电压降较大,造成总电压的降低。在腐蚀严重的条件下,甚至可把连接螺丝的端头完全腐蚀掉,使连接片和极柱的压紧力降低到零,交流中断后立即“掉站”。图2就是实例。这个电池安装在双层的下部里边,由于光线不好,看不见腐蚀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多次造成“掉站”。这个电池更换后,电池组恢复到正常状态。3电压识别偏低。电池组的供电电压,是通过控制柜中的计算机识别的,如图3。计算机的信号接口通常是2.5V。蓄电池的48V标称电压转换成计算机的识别电压,是依靠模拟电路来完成的,这部分电路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控制电路执行“掉站”的动作时刻。某基站频繁掉站,更换新电池后故障依旧。2007年3月24号对电池组进行下线恒流放电检测,放出160AH的电量时,电池组电压是49V。该基站实际负载30A,计算至少可供电5小时,实际交流中断后,电池供电到3小时就多次掉站。这种掉站,只能校准计算机的电压识别值,负责用其他方法都是不能消除的。关于这方面的技术,有教学光盘,函索联系138371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