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由纸带求加速度的实验方法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由纸带求加速度的实验方法的探讨摘要:结合常见试题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采用直接读取每个计数点位置坐标值的方法采集数据,然后采用“二段法”处理数据。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逐差法二段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准确采集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在处理数据时常用隔项逐差法(即下述“方法一”)求加速度,也有教师提出其它方法,如下述“方法二”[1]。设物体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取六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方法一】根据常用的隔项逐差法,加速度的表达式为:①【方法二】其改进后的实验原理如下:,,则,,。再计算平均值得②文章作者认为,“方法二”的结果“既应用了6个数据,又对6个数据间隔使用,起到进一步减小误差的作用”,实则不然。一、对两种方法的误差分析当用公式计算时,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为③由于一般使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长度,故测量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5mm+0.5mm=1.0mm的绝对误差=0将该误差分析应用到①②两式分别为因为>,所以<,故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看,“方法一”更为合理。二、对实验方法的进一步探讨应用“方法一”测量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移的方法并不好,因为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段长度时,读数的偶然误差并不只是由于末端读数估计值而产生的,起始端与刻度尺的某刻度线是否对齐也是估计的。在实际操作时,往往要多次移动刻度尺的位置,每次都要读取刻度尺两端的数据,这样既不方便,又会引入较大的误差,甚至发生读数错误。笔者认为,采用下述“方法三”无论从误差理论分析,还是从实际操作考虑,都更为合理。【方法三】如果把作为,把作为,连续相等时间为3,则有可得加速度大小为④该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为可见,该方法的相对误差更小,并且实验操作中只需测量两段较长的长度,计算简便,也不容易发生错误,笔者称之为“二段法”。若纸带给出个计数点间的段位移,则把…看做,把…作为,由④式计算加速度。由于小车在开始和结束运动阶段相对误差较大,所以如果给出的位移为奇数段,可舍去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剩余偶数段仍按上述方法处理。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直接读取每个计数点位置坐标值的方法,即用同一把刻度尺同时测量各计数点与任意一点O的距离,再利用位置坐标计算各段长度时,由于刻度尺某刻度线是否与O对齐而产生的误差就可以相互抵消了。三、常见习题分析目前,各类参考资料中涉及通过纸带读数计算速度、加速度及其他相关物理量的题目的数据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者类型,第一种类型:已知各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如例题1。第二种类型:已知各计数点到参考点的距离、、……,如例题2。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以第一种类型居多,且计算加速度的方法多采用“方法一”。而2007年高考理综北京卷及2008年广东卷中则是通过直尺读取计数点坐标值,如例题3、例题4,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此类试题应该提倡的数据呈现方式。例题1(2005年重庆卷):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m/s2;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m/s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例题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例题3(2007年理综北京卷21(2)部分):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4所示,则S2=cm,S5=cm。例题4(2008年广东卷):16(2)如图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综上所述,无论从减小误差的角度,还是从简化实验操作过程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的角度考虑,应采用直接读取每个计数点位置坐标值的方法采集数据,然后采用“二段法”处理数据。参考文献:[1]薛仙顺.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37(10):28[2]王辉生.对运用逐差法测定加速度方法的质疑──由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重庆卷)一道实验题引发的思考[J].物理教师,2007,28(7):65-66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