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教研第6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周轶捷第1页共25页课题:教学过程教学目的1、了解教学过程的有关理论2、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3、理解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4、了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特点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难点1、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引入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对于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授一、教学过程的有关理论1、凯络夫教学“三中心”论该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把握三个环节,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该理论是根据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络夫提出的教学过程,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理论归纳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而不重视发展学生能力。强调学生没有发展新真理的任务,只有自觉地掌握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的任务。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一般按如下模式进行:(1)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聆听教师语言的讲授,使学生感知物体、现象、过程等:(2)使学生认清所学习的客体中的异同点,本质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地方,认清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其他关系;(3)使学生形成概念,认识定律、定理、规则、主导思想、规范及其他概描;(4)使学生牢固掌握事实与概括,进行记忆、背诵和一般的巩围知识的工作;(5)训练学生形成技能和熟练技巧;(6)用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该理论曾在我国20世纪五六十代,随着全面学习前苏联的思潮,成为主导我国中小学教学过程的理论。2、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认为,教学过程应依据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他根据皮亚杰的学说,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周轶捷第2页共25页前运算阶段(5、6岁前)、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他主张教学内容要现代化,又重视结构体系,即重视学科的基本概念、法则及其联系。教学过程中,“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3、认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了关于世界的认知结构。认知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和教学的特征是:学习目标重在使学习者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学习过程以高水平的思维为核心,而不只是记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合作和支持;另外,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更具有情境性、更为多样化,并且会利用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活动。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最基本的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其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内容是认识的客体,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认识的中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泱定的。教学原则实际上反映了教学过程中一些基本的矛盾关系,它既是教学规律比较完整的反映,也是教学经验科学的概括。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的新的观念,过去传统教学观念下总结的一些原则已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现状,更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但是有很多是可以借鉴的。1、科学性原则给学生的知识应是正确的、科学的、系统的。一些还未定论的东西,一般不要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如有的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计算机语言就是程序设计语言”,“BASIC是解释性语言”、“Windows是微软的发明”等。这就要求教师多学习,深入钻研,以求甚解。特别是信息技术书繁多,良莠不齐,要多读几本书,多问几个为什么。2、实践性原则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周轶捷第3页共25页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实用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它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不上机实践是学不会信息技术的,无机教学是空谈。边讲边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3、发展性原则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所以这条对信息技术课程有特别重要意义。应注意以下三点:(l)掌握好相对稳定的基本知识,注意其可迁移性。(2)及时补充新知识,使教学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3)注意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教学。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4、量力性原则每门科学有它自己完整的严谨的理论和知识体系,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一些规定也很严格。信息技术虽年轻,但基本上相同。但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不可能深刻地理解所遇到的每个概念和原理,所以严格是相对的,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和要求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如BASIC语句,通过例子学习它的功能,一般不列出完整的语法格式,更不要在语法上大做文章。如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信息等概念,不要求讲深讲透。有的(如文件、文件夹、路径等概念)要通过从感性到理性、多次反复才理解。5、直观性原则人类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学习也一样。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感知,进而抽象概括。(1)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手段,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知识。如硬件知识要打开机箱,给以实物展示等。信息技术发展,要看录像,照片,有实物更好。用软件演示分析计算机的运行过程。(2)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的作用。边讲边操作:应用软件更应用屏幕演示操作过程。所以屏幕广播功能或大屏幕演示功能是必要的。(3)要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程序的自顶向下设计的规律;程序设计的过程是把人脑的思考过程变成信息技术的执行过程等。6、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且能够把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中去。(1)吃透教材,了解学生。(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情境”指内容的情境和感情的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周轶捷第4页共25页情境两方面。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要步步深入。(3)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启发。提问题,练习(出错或不会)。(4)要使学生养成善疑善问的习惯。有时我们有意说一些不完全正确的话让学生判断,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原则在新形势和新的理论指导下,已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学中只能眼于大多数,教学过程适合大多数学生:但要兼顾少数学习较快和较慢的学生,让他们才能得刭充分的发挥。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2)要正确对待和解决个别差异。(3)要及时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深度。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教学过程虽然很复杂,但可以分为7个主要环节:(1)分析教学起点和确定教学目标,即分析学生的原有水平和确定要达到的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任务与陈述教学目标。分析从学生的原有水平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新水平之间所要掌握的新知识、技能及其内在联系,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3)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针对教学目标中不同的学习类型,选择或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技术。包括教材、辅助材料、活动等。(4)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5)课堂管理。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防止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6)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了解学生的差异,并采取措施使教学适应这些差异。(7)测量与评价教学结果。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并评价教学结果。2、信息技术教学过程:A、复习目的:巩固己学知识;解决学习(或教学)中存在问题;为新课做准备;引入新课。方法:做练习;提问题学生答:写总结提纲。B、激发兴趣,形成动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的目的,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周轶捷第5页共25页对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自觉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利用社会舆论,培养学生学习的义务感和责任感。(2)给予学生好的期望,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3)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4)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出现求知的内在动力。【举例】①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如讲画图软件的复制和粘贴操作前,显示的要画多个相同的图形的画(树林、葡萄串、人群等),如何实现;如《数据地图》中“如何更好地分析数据;《批量数据处理》中INPUT语句的缺陷。②讲述有趣的故事。③新知识的直观教材:如先显示要完成的作品:一幅画,一件图文并茂的文章等。C、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目的:使学生认识事物的个别性质,对各种事物形成比较清晰和完整的形象。方法:(1)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2)利用教材和各种媒体中提供的基本材料。(3)利用直观手段:学生操作;教师演示。D、理解教材,形成知识目的:在感知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理解目的是要掌握教材的本质,形成知识体系,这也是教学的中心任务。方法:可以用讲述+演示、图、表等。E、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目的:巩固知识是把信息技术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加工之后,存储在大脑之中。及时地进行练习和复习巩固是掌握技能的必要措施,也是学习间接知识中克服遗忘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适当重复练习;提出注意事项使学生重视,加强记忆。F、应用知识,形成能力目的:应用知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具体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的又一次飞跃过程,学生通过上机实习、作业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等途径来实现知识技能的应用。方法:综合练习,如图文并茂的作品、数据库综合考查等。G、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教学反馈就是把教学的效果反馈回来,并进行检查、分析、评价,对后面的教学起着调控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方法:提问题,学生答:看学生操作结果、作业:学生提出的问题:考查结果。这些方案应贯穿在教学始终,并及时总结、记录。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周轶捷第6页共25页1、教学内容的特点(1)文化性——与数学、语文有相同的属性,是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性课程相对)。(2)应用性——与理论性相对。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的工具,作为学习对象,也主要学习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信息技术部分内容可以不知其所以然。(3)发展性——与稳定性相对,即信息技术发展及其迅速,教学内容的更新也快。(4)差异性——与统一性相对。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信息技术要高投入,造成各地的配置极不平衡:②教学内容受机型配置制约很大,必须一纲多本。2、教学对象的特点(1)学生学习心理概述。心理学认为,学习广义说,是人和动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经验,并发生行为变化的过程。学校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学习按方式上可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按学习心理,可分为机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按学习的产物,可分为认知性学习、情感性学习和运动技能性学习。认知,广义上说,包括感知、记忆、再现、判断与推理、概念的形成、问题解决、符号学习等。(2)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特点分析。①动机、兴趣的特点。激发他们兴趣要有具体性和实用性。多通过操作使屏幕的变化来认识信息技术。要多通过联系实际和上机操作来实现。②情感意志的特点。热情,容易动感情,也容易移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