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北平●王霜杰【教材分析】本文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主要从情感掌握与抒情手法的学习入手。情感的感悟,主要通过朗读来实现。抒情手法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2.过程与方法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陶冶学生对家乡乃至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教学方法】诵读法、集体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引1.关于老舍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2.预习课文字词廿.十七(niàn)粘.合(nián)空旷.(kuàng)僻.静(pì)喘.气(chuǎn)翩.翩(piān)橘.子(jú)菜圃.(pǔ)二、创设情景中国人,作为农耕民族的后代,出生的时候我们说呱呱坠地。老死之后说入土为安。从生到死,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总是离不开一块土地。在我们的心中,总有2一块土地,也许不只是土地,还有那块土地上的人,事,让我们时时牵挂。而这牵挂,也成为文人笔下不休的话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乡思题材的散文,《想北平》。三、检查预习1.你所了解的老舍。2.预习课文字词。3.阅读文章,思考老舍与北平的关系,作者为什么爱北平,并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四、建构新知1.听朗诵,思考:为何要说“想”北平,不是“写”北平,“说”北平?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文章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2.研读1~3节思考,作者笔下的北平是怎样的北平?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找出相关语句并反复朗读。明确:是“我的北平”(第一节);“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等(第二节);“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第三节)3.老舍先生对北平的那种说不出的爱,甚至与他对哪个人的爱相提并论?明确:对母亲的爱。老舍先生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这其中的爱可见是多真切和深沉了,确实要超出常人几分。颇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老舍对于母亲的爱,是文坛的佳话。母亲马氏一生清苦。年轻之时守寡,靠给人洗衣服维持生计。老舍成年后,把自己的积蓄拿出以供母亲建房子用。他给钱给自己的二哥,让其在家服侍母亲)4.那么,老舍对北平如此热爱,他写了北平的一些什么特点?明确:动中有静:……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寂静的地方,可是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布局合理:……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事……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贴近自然:……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5.怎样写怎样写这特点的?明确:衬托手法:巴黎热闹——北平安静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儿”3美国的橘子——北京的玉李6.老舍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屏弃北平的众多的景点,悠久的历史,而写这些日常生活当中的物产?《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难:“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的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有味道了,因此,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他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表明北平与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关系,表达“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艾青的一声神情的呼唤,为我们诠释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那么老舍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情感的?(请从爱祖国、爱家乡的角度点评老舍先生的“好,不要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明确: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8.既然是“我的北平”,从他的北平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我”?明确:老舍的儿子舒乙曾经这样概括老舍的一生: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一个穷人,他有十年在国外,他生于1899年死于1966年。由此我们也可看出,老舍的一生,其实是简单平凡也质朴的一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用他一部部作品,使自己简单平凡的一生变得不平凡。他的一生,饱含一种透着悠然之意的简单。9.简析老舍的语言风格。“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明确:上面这一段文字,简单几句,有环境,有风景,有活动,有心理。像一副完整简单的山水画。老舍的语言就是这样质朴,但又千锤万炼。看似简单,却是最顺口的。【课堂训练】感受乡愁,通过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进一步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4【回顾小结】看到作者对北平如此浓厚的感情,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对你有哪些影响?我们生活在总理故乡淮安,可能你也有你的喜欢的“我的淮安”,和我们分享吧。【板书设计】衬托手法:巴黎热闹——北平安静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儿”美国的橘子——北京的玉李【教学后记】学生对散文类的文章在情感上掌握比较容易,通过多媒体等手段也能比较迅速的带动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够在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引发共鸣。但同时,在写作手法的分析和借鉴上存在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