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宗教。根据新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统计,它总共约有20亿信徒,它的教会几乎遍布世界各国。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和其他的一些小教派。(在中国,基督教有时也被用来专指基督教新教。但这一用法是不妥当的。确切地说,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和其他的一些小教派。我们在广义上使用基督教这个词,它被用作一切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通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概述基督教的信仰体系的核心在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中,耶稣基督及其事迹和教导占居中心地位。尽管基督教分为许多派别,但是所有的基督徒都信奉耶稣基督。他们以耶稣基督为救世主,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从中获得力量和信心,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处理人生的重大问题。基督教的最基本的教义按照基督教的传统信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原罪),并在罪中受苦。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独生子),是上帝所许诺的救世主,也即弥赛亚、基督。耶稣基督通过他的生、死和复活解救那些信奉他的人,使他们接受上帝的救恩,摆脱罪和受苦的处境。许多基督徒还等待着基督的第二次降临,相信上帝的公义的最终审判。概述信仰体系和基本教义《圣经》是基督教的最权威的经典,基督教信仰的主要依据。《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旧约》也称“希伯来圣经”,与犹太教的圣经几乎完全相同。《新约》汇集了早期基督教的经典著作,记述了耶稣基督的救恩事迹和使徒的传教活动。基督徒相信,圣经是受上帝的启示而完成的作品,圣经是基督教的真理的依据。基督徒祈祷上帝,阅读圣经,荣神益人。基督教的经典基督教发端于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活动的环境中。根据当代基督教史学界较为通行的看法,历史上的耶稣出生于以色列拿撒勒村镇,为马利亚所生,曾以木匠为职业(马可6:3),受洗于施洗的约翰,在前后不过1至2年时间内在犹太人中间传播基督教的信仰,在30岁或31岁的时候受到迫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为什么遭到迫害呢?据某些历史学家的看法,是因为耶稣传布的信仰与犹太教的正统派的教义不合,犹太教的上层人物和经师视耶稣为异端,故意陷害耶稣,以“制造动乱”、“妄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等罪名把耶稣送交当时罗马驻以色列的总督,由他下令在十字架上处死耶稣。但据基督教的正统信仰,乃耶稣有意去死,以此为人类赎罪。耶稣升天后,他的门徒继续在以色列全境和周边国家传布耶稣的教诲和事迹。他们在以色列境内传布耶稣的教导并没有获得大的进展,但在罗马帝国的非犹太人的区域内的传教获得巨大成功。基督教就这样从原先类似犹太教的小教派逐渐演变而成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并且其信徒和影响远远超过可视为其起源的犹太教。第一节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的起源保罗对于把基督教传向希腊罗马的文化区域做出巨大贡献。保罗在传教的过程中意识到,必须区分什么是基督教的精神实质,什么是对于基督教来说非本质的形式化的东西。他在他写给当时的基督教团体的书信中,以及在公元49年的一次使徒的传教会议上,说服其他的基督徒,对基督教的教规作一定的改革,指出要成为一个基督徒并不一定要遵循犹太人的某些传统和戒律,如行割礼等,这为把基督教推向世界扫除了由于风俗习惯而造成的严重障碍。没有保罗的改革,基督教传播不可能在犹太人以外的区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保罗的改革大体上说,《新约》的原文是希腊文,《旧约》的原文是希伯来文。早期基督教在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传播是用希腊语进行的,福音书和其他的布道讲稿和书信都是用希腊文写的。这些文献后来被汇编成《新约》。因此,原初的《新约》文本是希腊文本。这与《旧约》不同,原初的《旧约》文本主要是希伯来文本。基督教在希腊罗马文化区域传播的过程中也注意吸收希腊罗马的文化,这为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创造了条件。《新约》和《旧约》的原文文本起初,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是不被允许的。在尼禄(NeroClaudiusCaesar,37-68)、戴克里先(GaiusAureliusValeriusDiocletianus,约245-313)等罗马皇帝当政期间,基督徒数度遭受迫害,许多信徒殉教献身。直至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aiusFlaviusValeriusAureliusConstantinus,约28-337)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才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后它受到扶植,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I,约347-395)于公元391年宣布它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全境广为传播,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都很快基督教化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从受迫害的宗教转变为国教罗马帝国分为说希腊语的东部地区和说拉丁语的西部地区。在说希腊语的东部地区的基督教教会的有威望的神学家被称为“希腊教父”,在说拉丁语的西部地区的基督教教会的有威望的神学家被称为“拉丁教父”。“希腊教父”包括早期的希腊护教士查士丁(Justin,约100~165年)、伊里奈乌(Irenaeus,约120~202)等,以及亚历山大城的克莱门特(T.F.Clement,约153~217)和奥利金(Origen,185~254)在西部地区出了重要的拉丁教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145~220)和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特别是奥古斯丁,他的神学思想几乎支配了西部教会一千年,并对后来的基督教新教产生重大影响。“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决定把罗马帝国的首都从意大利的罗马迁往地中海东岸的“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现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新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那时,基督教的神学思想的中心是在东部。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是神学思想活跃的重要城市。公元4世纪和5世纪基督教内部有关教义的争论和信经的拟定都是在东部进行的。不过,西部的教会也有其独特的地位。相传罗马的教会是由使徒彼得和保罗建立的,罗马教会的主教是彼得和保罗的传承人,各地教会尊重彼得和保罗,因此承认罗马教会的首席权。罗马教会从这种首席权中发展出教宗(教皇)集中领导的制度,西部地区各地教会的主教由教宗任免。这种教宗制度没有得到东部教会的承认。君士坦丁堡和罗马简而言之,从公元1世纪至5世纪是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教从受迫害的宗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的时期,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教的基本的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提要)到了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东西罗马的分裂在罗马帝国的东北边境外分布着日尔曼部落和从蒙古和西伯利亚来的匈奴部落。这些部落的人原以游牧为生,没有文字,不知读书写字,常骚扰罗马帝国的疆界,掠夺财物,破坏文化作品,被罗马人视为野蛮人。但是文明的罗马人终于不敌这些野蛮人,至公元5世纪中期,他们已经入侵意大利,并在现在的德国、法国、西班牙和北非等地建立他们自己的国家。他们不仅攻打罗马人,而且也互相厮杀,造成极大破坏。这时唯一起着稳定社会秩序的机制是基督教的教会。西部天主教的教会在这时救济难民,进行道德规劝,对入侵者传教,说服他们信仰基督教,并要求他们放弃本族的语言而使用拉丁语。移居法国和西班牙的外族人不仅基督教化了,而且也拉丁化了。这时罗马教皇是西罗马权力的中心,各地君王贵族由他加冕封爵。当然,在教皇与国王之间也常发生冲突,但总的来说,教会的势力大,教皇能左右王权和军事的领袖。日尔曼等部落入侵西欧和蛮族的基督教化东罗马帝国挡住日尔曼等部族的入侵,并把它的政权一直保持到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克君士坦丁堡为此。在这段期间,西部教会和东部教会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东部教会不执行教宗制,各地方教会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帝王的关系密切,有着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讲究礼拜的仪式,保留希腊的语言和文化的传统。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在向斯拉夫人传教的过程中也发生冲突。总的来说,斯拉夫地区置于东部教会的影响之下,俄罗斯人和塞尔维亚人成为东部教会的信徒,但西部教会也在波兰等地站住脚。西部教会和东部教会之间的差别变大随着在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帝国的皇帝的影响力的减弱,日尔曼部落王国的加固,教皇利奥三世于公元800年加冕查理曼大帝,宣告了一个独立的西罗马帝国的诞生。公元1054年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互相宣布把对方驱逐出教,在基督教史上把那一年称为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彻底分裂的标志年份。从此西部的罗马天主教(或公教)和东部的正教(或东正教)分道扬镳,并且这种分裂一直保留至今。独立的西罗马帝国的诞生和罗马天主教东正教的分道扬镳自从公元7世纪起,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兴起。在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原来属于东罗马基督教教会的地区,伊斯兰教化了。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下,这意味着耶稣诞生和活动过的基督教的圣地落入异教徒的手中。伊斯兰教的兴起西罗马地区的教会和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信念,解放耶路撒冷圣地是上帝的旨意。于是他们组织十字军东征。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生于1095年,随后又组织过三次大的十字军东征。十字军虽曾一度占领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建立拉丁教会的管辖区,但随后不久又被穆斯林夺回去,这样来回争夺,造成人员和财富的极大的伤亡和破坏。总的来说,十字军东征是一场大灾难。在十字军东征的宗教战争背后隐藏着政治的动机,西部教会和国家的某些权势人物企图通过十字军东征把西罗马在政治和军事上统一起来,并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东罗马。他们以宗教战争为名,行扩大权力和掠夺财富之实。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与其说在跟穆斯林打仗,勿宁说在沿途掠夺财富,十字军在此过程中还把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洗劫一空。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实际上是同源的宗教,它们都起源于犹太教,都信一神论的上帝。伊斯兰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除了互相争夺的一面以外还有互相交流的一面。伊斯兰教化的西亚和北非在那个时候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文化上也领先于基督教化的西欧。穆斯林在占领东罗马帝国的重要的文化古城的过程中,重新发现和整理了古希腊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西罗马的拉丁学者是通过经阿拉伯文转译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才深入了解这位古希腊的杰出的哲学家的。这造成拉丁哲理神学转变的一个契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文化交流罗马帝国分为说希腊语的东部地区和说拉丁语的西部地区。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分裂至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史称中世纪。这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欧洲基督教化的时期,是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时期,是基督教文化与穆斯林文化既冲突又交流的时期。日尔曼人基督教化的过程是从公元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斯拉夫人基督教化的过程是从公元7世纪至15世纪。中世纪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在14-16世纪间,基督教史上出现两件新的大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它发轫于1300年左右的意大利,后迅速波及德国、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它通过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冲破中世纪的思想禁锢,为近代的到来鸣锣开道。它首先恢复对欧洲古代人文学科(语法、修辞、伦理学、历史、诗学、辩证法和讲演术)的研究,然后把渗透在这些学科中的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广到绘画、音乐、建筑风格等艺术领域中去。文艺复兴在科学研究方面,文艺复兴表现为突破中世纪的以信仰为中心的宇宙观,恢复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把经验观测、数学的计算、逻辑的推理作为评判科学理论真伪的标准。哥白尼创建“日心说”,布鲁诺为坚持日心说等真理而被异端裁判所判处死刑而献身,象征着文艺复兴时的人的不屈不挠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文艺复兴恢复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在哲学和神学方面,它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认为上帝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有自由决断的能力。任红衣主教的德意志哲学家和神学家库萨的尼古拉(Nicola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