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写作主讲李斌辉教师简介李斌辉:1972年10月出生,湖南嘉禾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资料复印,新闻作品40余件,文学作品20余篇(首),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4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曾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校级人才培养对象。电话:13724730879QQ:630738683电邮:li-binhui@163.com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播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学时:周学时3,总学时42。(三)课程学分:3学分。(四)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播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并进行写作能力的实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评论、鉴赏文章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各种文体的写作以及中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是:1、系统掌握写作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2、能够运用写作理论知识分析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3、能够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并具有创造性的文章。(五)课程教学方法写作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以写作的基本能力训练为主,在丰富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全部教学中,写作实践(作文、练习)、写作指导(作文讲评等)与写作知识讲授比例大体为3:2。(六)课程考试方法开卷考试。学生平时成绩由平时作文、课堂活动表现组成,占30%、期末考试成绩70%。(七)教材选用本课程主要使用教材为《文学写作新教程》,刘海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资源教学网站:学习网站:参考书目:诗经、史记、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词综、鲁迅全集、朦胧诗选、红高粱家族、莎士比亚悲剧集、现代公文写作写作杂志、应用文写作、杂文选刊、读者、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参考书籍《写作学新教程》(刘海涛、金长民主编)。本教材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项目,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专业系列教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周淼龙《现代写作论稿》、马正平《写的智慧(1-5卷)》《高等写作学教材系列》等等绪论一、写作的本质写:“泻”的本字,含“输泻、倾吐”之意,引申为“倾吐、抒发”。“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既见君子,我心写矣”“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赋诗以写怀”,“写心出中诚”,“开心写意君所知”作:“起也,从人,从乍”,“乍,初也”,事物的初始兴起“作易”,“作八卦”,“作歌”,“作乐”,“作为此诗”,“作文”,“作书”,“写作”,“作者”。写作:形式上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一项活动,本质上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也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思考:写作是否一定离不开文字?•东巴经•结绳记事•M·伊林•“杭育文学”思考:写作是否一定离不开文字?东巴经结绳记事M·伊林“杭育文学”苗、壮、布依、东乡、哈尼、傈僳、侗、佤、黎、摩梭、布朗、赫哲等族都没有形成自已的成体系的传统文字。纳西族虽有过经典的象形文字,但并不为纳西人日常生活所用。国家教育部有过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二、写作的意义是人精神的需要;是人智慧机制的生成;是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乐记》:“作者谓之圣”《左传》: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文心雕龙》:“作者曰圣”曹丕“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福克纳:写作是世界最寂寞的事业。你种田,一粒米,一滴汗;我写作,一个字,一滴血。课外阅读:苏童:我们为什么还在写作?熊培云:因为无力,所以执着——我为什么要写作?高行健:文学的理由池莉:写作的意义三、写作的特点1、个体创造性董其昌“脱套去陈,乃文学之要决”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朱自清、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实践操作性唐彪“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作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巴金“你只有写,你才会写”3、综合动态性写作是主体综合素质的体现;写作四体:客体—主体—载体—受体•四、写作的过程规律•物——感——思——文•惟信和尚:“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郑板桥“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并不是胸中之竹”1、写作内化(瞻物)•物——感:积材蕴意2、写作意化(耽思)•感——思:立意塑体3、写作外化(考辞)•思——文:表意行文思考:我写作实践中存在哪些障碍?课后作业:请以寝室为单位,推荐一篇本寝室最好的文章,并写好评语,下次课,请上台朗诵,讲评。下节课作业请以“我与大学生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为话题,写篇文章或一段话第二讲作者的素质要求一、生活素养(一)生活与写作的关系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总是反映着人类认识的对象,也同时反映着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它的源泉自然来自生活。2、写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3、写作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如果说,文章是一把火炬,那么,它的燃料来源于生活,而它的光芒又在照亮着生活。(二)生活的经历和积累1、扩大阅历歌德:“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王夫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唐彪《读书作文谱》:“天下事未经历者,必不如曾经经历者之能稍知其理。经历一周者,必不如经历四、五周者之能详悉其理也。经历四、五周者,又不如终身练习其事者之熟知其理而能圆通不滞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细心考究“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熟悉什么,就写什么”“要写什么,就熟悉什么”王充《论衡·别通》:“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3、反映生活写作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又在反作用于生活。源于生活,要本质地反映生活;反作用于生活,要积极地推动生活的发展。二、知识素养(一)知识素养与写作的关系写作是一种智能劳动,必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丰厚的知识是任何类型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从写作的角度看,知识有三种类型:1、一般知识2、专业知识3、理论知识(二)知识的博采与消化1、博采各种类型的知识只有一般的知识,平面的广度是有了,但缺乏立体的高度;只有具体应用方面的知识,一定范围内可以使用了,但缺乏理论的穿透力和涵盖面。相反,只有专业知识或理论知识,不懂得应用知识,那么遇到问题往往纸上谈兵,找不到解决的途径。2、注意抓重要知识和新鲜知识韩愈:“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擎一领。”3、善于梳理、消化知识袁枚《随园诗话》:“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4、注意运用所获知识三、思想素养(一)思想素养与写作的关系1、思想素养决定文章的选材和立意法捷耶夫《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创作经验》:“毋庸争辩,个人品质: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他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起着重大的作用。”蜜蜂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衔脂窃粉笑蜂忙,只为微躯急聚粮,念到蜜成无己份,何如花低剩余香.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2、思想素养决定文章的格调和价值叶燮:“诗之基,是人之胸襟是也。有胸境,然后能载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境发生,随生即盛。”水浒传荡寇志3、思想素养影响文章的形式和技巧形式的创造就是思想创造的结果。任何新的文体形式的出现,都是新的思想表达、新的思想内容推动的产物。•(二)思想的修养与强化•1、提高思想品格•《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其诚,所以居业也。”•鲁迅:“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2、更新思想观念•文章通变和创新的品格,源于作者思想的通变和创新。要写出具有通变和创新品格的文章,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思想观念。•3、强化社会意识•墨子:“言必三表”“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王充:“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顾炎武:“有利于天下,有利于将来”。•李渔:“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所能私”。•下半身写作、欲望写作、美女写作•九丹并不生气被人称为“妓女作家”木子美《遗情书》葛红兵《沙床》绵绵《糖》卫慧《上海宝贝》“对即兴的疯狂不作抵抗,对各种欲望顶礼膜拜,包括性经验”朱大可:“一个真假难辨的叫春的年代已经降临。”“葛是我的朋友,但我还是为他感到难受。一个学者,不以思想和文学力量见人,却光着身子跑上大街,还做出害羞的样子捂住了‘脸蛋’,这种秀法,虽然捂住了他本人的脸,却难免丢了中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脸。”赵丽华诗选《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馅饼★中国文学很难与世界同步德国汉学家顾彬:★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文坛再无鲁迅诗人叶匡政《揭露中国当代文学的十四种死状》“作家的创作欲,今天,只随着市场行情波动。他们把文学看做应市的蔬菜,都想赶个早市,都想取得文学小贩与买菜婆的欢心。为此,他们倒是用尽了心机”。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王兆山•四、写作对作者素养的要求——审美素养•(一)审美素养与写作的关系•写作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更多体现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特点和成份。•文章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这种属性通过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来。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美感内涵,是作者对写作对象进行审美观照和把握的结果。没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就不能观照和把握对象,也就写不出有美感效应的文章。•(二)审美素养的培养•1、学习和研究美学理论•“你,悬崖上的红杜鹃,•对我莞尔一笑,•却使我心惊胆颤,•我惟恐你掉下来,•在峡谷里粉身碎骨——•美从来都面临着灾难。”•——徐刚《红杜鹃》•古代诗论讲究空灵、含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首诗就显得意旨深远。“红”是美的象征。但在封建专制摧残下,“红”又是那么不幸。《红书梦》就描绘了一幅“千红俱哭”,“万艳同悲”的画卷。唐人羊士谔有写秋日荷花的诗:“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红袖倚阑干。”明人谢榛有咏牡丹的诗:“花神寞寞展春残,京洛名家识面难。国色从来有人妒,莫教红袖倚阑干。”这几首诗可以相互印证。为什么那么美的“红颜”,往往出现“命薄”的结局呢?显然,是有恶势力的存在。而上述作品给人们的启示就是维护美,对抗恶。•2、丰富和提高审美情趣•辛弃疾:“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文心雕龙》:“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符”•陆游:“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袁枚《随园诗话》:“夕阳芳草无情物,解用都为绝妙诗”•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像若干支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美妙的音流,/从绿树的云间,/从蓝天的海上,/汇成了活泼自由的一潭。•五、影响作者写作

1 / 50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