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疾病的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第二章肿瘤(C00-D48)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H00-H59)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H60-H95)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I00-I99)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J00-J99)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K00-K93)第十二章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99)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99)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99)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99)第十八章症状、体症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分类于他处者(R00-R99)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T98)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1-Y98)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第二十二章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U00-U99)2、简述疾病发生的一般机制①神经机制:病因通过直接损害神经系统,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组织器官功能代谢改变而致病,称为神经机制。②体液机制:病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体液调节障碍,最后造成内环境紊乱而致病,称为体液机制。③细胞机制:病因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些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引起细胞自稳调节紊乱,称之细胞机制。④分子机制: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蛋白质和酶受损所致的疾病。3、什么是群体预防?重点人群的预防策略包括哪些?4、简述健康的定义和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健康的定义是:生理、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不生病。健康的具体标准有如下十条:(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4)善于休息,睡眠良好。(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8)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睛不易发炎。(9)牙齿清洁,无疼痛,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10)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增进健康的途径:改善遗传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5、简述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答:消化系统(alimentarysystem)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管(alimentarycanal)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其各部的功能不同,形态各异,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alimentarygland)按体积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外,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所分泌的消化液经导管流入消化管腔内,如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如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基本功能:摄取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消化,经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行吸收,最后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6、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哪些?答:滥用抗生素是指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的行为。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诱发细菌耐药性;②损害人体器官;③导致二重感染;④造成社会危害。7、什么是疾病病因?举例说明病因三要素及相互关系。答:在某人群中,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某因素增加或减少,使某病发生几率也增加或减少,则该因素可以被认为是该疾病的病因。病因三要素是指:宿主、病因和环境。8、什么是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答: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占输血后肝炎的70%。此外,针刺、滥用注射药物、纹身和创伤性美容、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唾液、飞沫、接吻和性接触等水平传播,也是引起丙型肝炎的可能原因。感染丙肝后,和乙肝感染一样容易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由于丙型肝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常规体检中又没有丙肝筛查项目,因此导致丙肝漏查的患者很多,很多患者往往到病情恶化到肝硬化时才发现。预防措施:(1)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2)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4)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5)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6)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7)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丙肝。9、试述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药物效应因素1、机体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小儿、老人、妇女)、精神因素、营养状态、昼夜节律、体温、血压、激素分泌,酶的活性等。2)病理状态,病因素、机能状态、肝肾功能。遗传因素,谢酶异常。3)个体差异:高敏性、过敏反应、耐受性2.药物方面,药物剂量,剂型,生物利用度,给药途径,给药方法(时间、次数)。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药物引起的病态习惯性、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成瘾性)。增敏性及撤药症状: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敏感性增强,突然停药,可产生撤药症状。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能产生原有的药效。快速耐受性,短期内产生耐受性。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依赖性连续用药后病人对药物产生依赖,包括精神上的依赖(习惯性)和躯体性依赖(也称成瘾性,停药后会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产生戒断现象)10、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艾滋病的传播途经1、性接触传染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3、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11、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有哪些?怎样预防?答: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鼠类带毒传播,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此病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吸入感染、螨虫传播、垂直传播。预防:消除传染源,即灭鼠;阻断传播途径,首先要防止病从口入;保护健康人群,注射疫苗。12、常见的癌前疾病及病变有哪几种?答:几种常见的癌前疾病: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恶性贫血食管癌:食管上皮细胞增生,主要表现①下咽食物时有迟缓、滞留或轻微梗噎感,②吞咽时食管内或胸骨后有疼痛感,③食管内异物感。肝癌:慢性迁延性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结核、矽肺、尘肺乳腺癌:乳腺的囊腺病、乳头状瘤、纤维瘤宫颈癌:宫颈中、重度糜烂、宫颈息肉(特别是多发性、反复发作的息肉)、宫颈湿疣病变、宫颈白色病变等。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癌症家庭综合征、大肠腺瘤、便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皮肤粘膜白斑、皮肤角化症、慢性溃疡、瘘管、黑痣,尖锐湿疣,慢性子宫颈炎、宫颈糜烂、撕裂、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纤维囊性乳腺病),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结肠多发性息肉病、食管息肉);老年日光性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食道炎、息肉和上皮增生,结肠炎、,慢性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肝炎、结节性肝硬化,支气管粘膜炎并上皮非典型增生等。这些病变可由于癌前基因突变,逐步积累,最终发展成恶性肿瘤。13、什么是衰老?作为衰老的概念标志,具有哪些特征?试述衰老的机制。答:衰老又称老化,分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两类,这里所指的是生理性衰老。是生物体自成熟期开始,随增龄发生的、渐进的、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英文称为aging就含有“增龄”、“加龄”的意思。特征:1、皱纹2、白发3、花眼4、掉牙5、驼背6、弹跳力减退7、身高降低8、长斑9、记忆力下降等。衰老的机制:衰老机制的研究至20世纪40年代才进入生理、生化及形成,诸方面系统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对衰老机制的认识各不相同,有人统计已有200种,有人则认为是有多少老年学家就有多少学说,各执一见,但归纳起来,影响较为深远的学说有以下几种:(1)程序衰老说,此说认为衰老同发育、生长及成熟相似,都是由某种遗传程序规定,按表达出来的生命现象,好像有个“生物钟”支配着生命现象循序展开,实验证明这个“生物钟”在细胞核内,迹即核内DNA控制着个体的衰老程序。(2)体细胞突变说,此说认为机体的体细胞可发生突变。(3)错误成灾说:“奥格尔(Orgel)提出细胞在合成结构蛋白过程中完全有可能随机地发生错误,包括掺入氨基酸的种类或氨基酸的排列位置的错误”。如果出错在与信息传递有关的DNA或RNA聚合酶,则全产生有差错的DNA或RNA,由此会导致又一轮的合成错误。如果重复,导致错误按指数增加,造成灾难,使细胞乃至个体衰老、死亡。(4)自由基说,哈曼(Harman)认为衰老过程源于自由基对细胞及组织的毒害。在生物代谢过程中自由基不断产生,其性质十分活跃,在体内很不稳定,易与体内蛋白质、脂肪等发生反应,生成蛋白质,脂质等物质的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从而失去原来的作用,对自身产生损害作用,导致衰老。14、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形成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形成器官,器官与器官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人体。15、炎症的概念是什么?炎症的病理改变有哪些?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是什么?答:是具有血管系统的生活机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炎症反应主要的病理过程是局部的血管反应和白细胞渗出;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通常概括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炎症主要表现为患病部位发红(rubor)、肿胀(tumor)、发热(calor)和疼痛(clolor)等四大症候。直到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病理学家Virchow才把局部功能障碍列为炎症的第五个症候。局部表现以体表炎症时最为显著,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病变主要在局部,但局部病变与整体又互为影响。在比较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特别是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