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开挖与监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1一品澜山基坑支护与监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中粮一品澜山项目桩基础工程建设地点:丹梓大道与兰景路交界的西北区建设单位:中粮地产集团深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内容:预应力锚杆的成孔、制安、注浆;挂网喷射混凝土。拟建场地位于丹梓大道与兰景路交界的西北区,基坑东南为丹梓大道,最近距离为40m,东北为兰景路,与基坑边线最近距离为17.5m,拟建场地内建筑结构图有33栋楼,建筑结构地下室有1~2层。基坑边线东北侧距离兰景路侧依次分布管线为电信管线,燃气管线,污水管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电信管线距离基坑最近,最小距离为6.7m,埋深1.8m。基坑边线东南侧距离丹梓大道侧依次分布管线为燃气管、电信管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燃气管线距离基坑最近处约16m,埋深2.5~3m。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本段基坑支护的现状地形标高33.0m~42.5,地下室结构底板标高为33.1m~35.3m,因此,本基坑的设计顶标高也定为39.0m~42.5m,基坑设计底标高考虑到地下室结构底板厚度0.4m以及垫层厚度0.1m,所以基坑高度定为2.5m~6.2m,基坑周长约760m,面积约2.7万m2。1.1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的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基岩风化剥蚀丘陵、台地边缘的冲洪积扇,场地主体为菜地、树林、大沟小渠、水凼,现状微地貌、地形、地物复杂,场地不平整。(二)工程地质条件据野外钻探揭露、现场原位测试、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分析,拟建场地揭露的岩土层按时代、成因和物质组成可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坡洪积层(Qd+p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第四系坡积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2层(Qdl)、第四系残积层(Qel)、石炭系石灰岩(C)和燕山期花岗岩(r5)。现从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素填土:褐、红褐、褐黄色,稍湿,松散状,由粘性土和少量砂、碎石经人工回填而成,含少量的植物根茎,未压实、未固结。2、第四系坡洪积层(Qd+pl)含砂粘性土:深灰、红褐、褐黄、褐色,可塑~硬塑,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含少量砂粒,顶部为少量耕植土,岩芯呈土柱状。层顶埋深0.00m,层顶标高41.99~33.71m,平均标高36.57m。3、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3-1)粉质粘土:红褐、褐黄、褐色,可塑,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局部孔含少量砂粒,岩芯呈土柱状。(3-2)淤泥质土:灰黑、深灰色,饱和,软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污手、具滑感,岩芯呈土柱状。(3-3)粘土:灰黄色,可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少量粉粒和砂粒,土质均一、较细腻,岩芯呈土柱状。平均厚度为3.45m,层顶埋深0.00~9.00m,层顶标高37.15~26.17m,平均标高为31.39m。(3-4)粗砂:灰白、淡黄色,饱和,稍密,主要由粗砂组成,含少量中砂和粘性土。平均厚度为2.56m,层顶埋深3.10~9.80m,层顶标高34.05~25.39m,平均标高为29.66m。4、第四系坡积层(Qdl)含砾粘性土:褐黄、红褐、褐色,可塑~硬塑状,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砂砾5%,为坡积土。平均厚度为4.49m;层顶埋深0.00~7.00m,层顶标高43.55~34.64m,平均标高39.74m。5、第四系残积层(Qel)(5-1)粘性土:褐黄、深灰、褐色,大部分孔上、下部为可塑~硬塑,底部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3呈软塑,系石灰岩风化残积而成,不均匀含少量强风化石灰岩小碎块,岩芯呈土柱状。平均厚度为8.39m,层顶埋深3.60~10.80m,层顶标高33.49~22.76m,平均标高27.59m。(5-2)砂质粘性土:红褐、褐黄、灰白、褐色,可塑~硬塑状,系下伏燕山期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由粘性土及石英质砂砾组成,岩芯呈土柱状。层顶埋深1.70~13.40m,层顶标高40.72~27.49m,平均标高35.38m。6、石炭系石灰岩(C)(6-1)强风化石灰岩:青灰色,结构、构造较清晰,裂隙很发育,碎块用手可折断,岩芯呈碎块状,局部呈半土半岩状。(6-2)中风化石灰岩:青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坚硬、致密,裂隙较发育,见方解石晶体充填,裂面风化呈褐红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6-3)微风化石灰岩:青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新鲜、致密、坚硬、完整,局部偶见裂隙,裂隙由方解石晶体充填,岩芯呈短柱状、局部呈块状。7、燕山期花岗岩(r5)(7-1)强风化花岗岩:褐、灰白、黄褐色,原岩结构清晰,碎块手可捻碎或掰断,岩芯呈土柱状、半土半岩状。(7-2)中风化花岗岩:棕褐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硬,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7-3)微风化花岗岩:棕褐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新鲜,岩石坚硬、完整,锤击声脆,岩芯呈短柱状、局部为块状。(三)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拟建场地有明显的地表水体,主要为塘水、沟渠水,耕作用的水凼蓄水,局部为低凹处的雨后积水。(2)地下水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4拟建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粘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第四系冲洪积粗砂层、坡积含砾粘性土、残积粘性土和砂质粘性土的孔隙潜水和风化基岩中的裂隙潜水,为含水量W≥20%的强透水层与含水量W≥30%的弱透水层共存的湿润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和侧向补给,地下水量、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水量一般,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00~10.20m,地下水位标高在5.0~10.0m。1.3、支护型式:采用放坡加土钉墙支护型式;1.4、排水措施:基坑底面与顶面均设400*400*400的排水沟,周围基本连通,基坑内的雨水及地下水采用机械强排,经排水沟排入就近的市政排水管道;1.5.基坑安全等级及使用时间: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使用时间为一年;2、专业工程特点:2.1施工条件复杂受约束的条件多:基坑开挖一般是露天作业,土又是一种天然物质,成分较为复杂,因此施工中直接受事地区、气候、水文和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基坑开挖的施方案应尽可能考虑各种不相影响困素来制定,着重解决基坑排水与机械化控土等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边坡(或支护结构)塌方问题。另外,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可能不安排在雨季施工,否则要做好防洪排水准备。2.2地质变化性大:由于地质土的离散性和复杂性,取样时应务释放和扰动亦会造成试验误差,勘察所得数据难以代表土层总体情况;另外设计中侧压力的计算和支护结构简化计算、基坑开挖对施工条件的变化等均会产生误差,所以基坑开挖时,一般须对边坡进行支护而且必须对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进而确保基坑的稳定与安全。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53、监理工作流程图纸会审→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工序报验和监测结果报验→现场检查、平行检查、旁站检查→阶段性验收、质量评定。4、监理工作方法4.1审核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基坑开挖工程,当开挖深度大于5米时,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支护结构且有专家审核意见,因本工程基坑局部深6.2米,故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评审。开挖前监理须认真审核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4.2基坑开挖过程检查基坑开挖时,应经常检查施工是否严格按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开挖,检查质量措施、安全措施、监测措施和对围护构筑物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深基坑开挖,应实行旁站监理,对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问题严重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待通知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本工程土方开挖基本到位,现主要是进行基坑支护过程的边坡修理工作,以便边坡支护工作的进行。5、基坑开控制要点5.1基坑开挖一般规定5.1.1基坑开挖工程包括无围护结构的放坡基坑开挖和有围护结构的基坑开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5.1.2基坑开挖前,应根据该工程结构型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65.1.3基坑开挖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龄期、机械选择、基坑开挖时间、分层开挖深度及开挖顺序、坡道位置和车辆进出场道路、施工进度和劳动组织安排、降排水措施、监测方案、质量和安全措施,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需采取保护的措施等。5.1.4基坑边缘位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5.1.5施工中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5.1.6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应在基坑底及坑壁留150~3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同时,要设集水坑,及时用泵排除坑底积水。5.1.7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5.1.8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5.1.9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5.1.10本工程土方在开工前已基本开挖到位,支护系统采用1:1放坡加喷面支护,土方的工作量主要是进行支护前的边坡修理,以便支护工作的进行.因有的支护断面相对坑底的高度较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支护工作的安全进行.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75.2基坑开挖5.2.1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围护结构撑锚系统的设计图纸,包括支护挡墙的类型,撑锚位置、标高及设置方法等设计要求。5.2.2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应“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撑锚与挖土配合,严禁超挖,在软土层及变形要求较严格时,应采用“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快挖快撑,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称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方式开挖。5.2.3在挖土和撑锚过程中,由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清原因,采取技术措施。5.2.4限制坑顶周围振动荷载作用,并应作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5.2.5基坑挖土时,做好挖土的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挖土的顺序及周围堆土位置安排。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围护结构和工程桩,损坏截水帷幕。5.2.6基坑开挖后应对围护排桩的桩间土体,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砌砖、插板、挂网喷、抹豆石混凝土等处理方法进行保护。并应对工程桩进行保护,严禁碰撞损坏桩头。5.2.7基础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在基础和坑壁之间进行回填。回填土通常用原挖出的土(不得用腐植土、冻土及含水量大的土等作为填土),或按图纸要求的填料,分层回填夯实,满足设计密实度要求。5.3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事故处理5.3.1事故预防措施:1)开挖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引发的事故应预先制定抢救方案;基坑工程开挖与监测82)应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掌握基坑施工边坡、围护结构的变形值和变形速率,及时查明坑周地面的裂缝及其变化等;3)调查相邻基坑施工情况并协调双方的施工;4)了解本地区类似场地已发生过的事故经验、教训,做好事故的防范;5)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地面荷载,设计时不漏算荷载,施工时不乱加荷载;6)对基坑周边的地上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应进行监测,采取预防保护措施;7)基坑施工过程应随时密切注意气候(降雨、台风、地震、降温等)预报,以便做好相应防灾措施。5.3.2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受基坑的开挖卸载、气象、环境等较多的可变因素影响而改变,不可仅按某些特定的参数判断基坑工程的安全度,忽视基坑工程的实际动态变化。应对基坑工程的安全度进行随机分析,掌握可能引发病害事故的不利条件,提供有效的安全对策。5.3.3事故的处理:1)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查明其确切原因,对基坑、相邻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处理;2)制定基坑病害事故处理方案时,不仅要对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