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交通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朱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发达的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是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在大众面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在审视这些问题以后我们教育者反思,只有重视交通安全,学校才能平安和谐。据某网站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交通事故亡人数每年约6万多。而在这么多的事故中,造成残疾或死亡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少年儿童。这些儿童的残疾和死亡,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交通事故减少到最底限度,这已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一、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学校履行安全职责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及求生知识的普遍缺乏,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一旦发生不测,就不知所措,耽误了最佳时机。一是强化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安全技能。我以为,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无事故”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理念,将其真正落实到学校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多个层面。学校应以交通安全教育为载体,实现安全知识教育的常态化运作,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技能。二是学校避免安全管理真空,疏通拓展安全教育渠道。在学校,学生安全管理空白主要表现在课间、午间、上学与放学这些时候。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学时间之外的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可以建立教师流动安全值日制度,并设立学生课余安全值勤岗,师生联动,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问题,填补这段学生安全管理空白,预防学生意外伤害。在校外,学生安全管理空白主要表现在上学与放学途中、节假日。上学路途远,在当今的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为此,学校一方面要拓宽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渠道,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针对本地、本校特点,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第二、校园交通安全工作,家庭充分参与配合“不能一出事就把板子打到学校身上,家长也应当反思,要言传身教,强化子女安全意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行为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使其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学生监护人和学校互相配合,能一起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一是勉力合作。作为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机会,主动地与家长探讨交流学生的安全问题,多听听家长对孩子安全的要求与建议,多谈谈教师抓学生安全的方式与方法,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目的。二是全力尽责。目前存在一种怪现象,学生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家长都会把责任强加到学校的头上。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没有明确好学校与家长的责任。因此,学校要根据有关法律,利用联络书等方式与家长明晰各自的责任,让家长承担起应尽的监护义务。只有明确了责任,才能把这张安全网织得更结实。三是齐抓共管。学生在学校里有教师“看”着,在家里有家长“看”着,但是,除了家和学校,存在学校和家长都“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说放学的路上。这些空白时间更容易出安全问题,而且,一旦出了问题,纠纷往往会随之而来。对于这样的空白时间,很难界定是学校还是家长的责任。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互补共管。只有家长、学校互补共管,就能把安全网织得密密的,确保学生不出或少出安全问题。第三、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社会力量良性参与“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强化校园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更应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和社会要联动协作,营造安全氛围。家庭、社会也应联动协作,对孩子经常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教会他们应对威胁的一些必备常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全方位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净土。学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从一点一滴抓起,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学校安全教育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才能渐渐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国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