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已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07年第10期上)壮族传统文化里所蕴涵的教学资源蒙庚阳(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校663306)摘要本文讨论了壮族传统文化中的“那”文化、壮族医学、宗教文化和饮食文化以及这些文化里所蕴涵的部分高中生物学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壮族传统文化作为实例和背景,结合壮族地区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生物学知识,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壮族;传统文化;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在教学时,如何把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是一线教师值得重视的,本文把壮族传统文化里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知识,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1从壮族的“那”文化看植物的新陈代谢岭南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岭南地处低纬度,北倚云贵高原,南临热带海洋,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7~23℃,年平均降雨量达1500毫升,而且多集中在6~9月份,雨水多以地表径流或地下渗流的方式汇入江河。因而,岭南地区在江河两畔和山岭之间,分布着一片片面积不等的平峒、弄场或三角洲。其土层较深厚,肥沃湿润,适合水稻的种植,具有发展稻作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正是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模式----“那文化”(壮族称水田为“那”,“那文化”即“稻作文化”)[2]。在水稻栽培之前,一般都是要通过犁来翻耕稻田,这样不仅可以逐渐加深耕作层,使水稻根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发育空间,还能把土壤浅层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的种子等翻埋到土壤深层,减轻病、虫、草对水稻生产的危害;其次,通过耙耕,可以把土耙碎,使水稻的根充分的生长;在插秧时,秧苗之间间隔有序,合理密植,保证水稻对阳光和矿质元素的充分利用;秧苗生长期间合理的水肥管理…等等这一系列的栽培过程中隐含着有关植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基本的生物学知识。2从壮族医学看人体的免疫学知识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卫生条件极差,人们经常生病,从而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在经受各种疾病的折磨中寻找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科学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不可能科学的解释人类的生理现象和自然现象,只好把它归于鬼神的作祟,因此,要治疗疾病,只能祈神驱鬼,又由于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认为只有巫师才能祈神驱鬼,于是,巫师便成为最初为人看病治疗的医生。这种以巫术治病驱邪的做法,在现代文明人看来是很愚昧。但我们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巫医在为人治病时,除了用咒语、符篆、舞蹈、献祭等巫术活动祈神驱鬼以外,还用一些中草药汤剂、按摩、热敷、放血、刮痧、拔火罐等方法加以辅佐,这种做法与现代医学里的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相结合的道理是相通的。还有,当村寨中瘟疫流行,人畜多病时,巫师除了做种种祭神驱鬼的巫术活动外,还要求各家各户清扫居住的房屋、庭院,最后封闭整个村寨,不许外人进出。每年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人们常常用雄黄酒擦脸和手脚,预防蛇蝎蚊虫叮咬,2房屋四周也喷洒雄黄酒以驱除和预防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五种动物)入屋。上述的民间做法,若除去鬼魂崇拜的行为外,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清洁环境卫生、消毒、封闭疫情发生地等做法,正是现代医学控制疫情流行的方法。3从壮族的多神崇拜看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是壮族崇拜的对象之一。古人生命一般只有三五十年,而树木有的存活百余年,甚至数百年仍枝叶茂盛,即使树干被砍,仍会从根部长出新芽,重新长大,而人或动物若被断其手、足或头,是无法再生的,树的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令人敬畏,进而形成树崇拜。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后世。广西百色、田林交界一带的壮族,家有新生婴儿,其家人便到村外荒山上去种树,少者数株,多者成片,以种杉、松树为主。树种下后要护理好,以象征孩子能像树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若枯死,则要补种。部分壮族地区没有出生婴儿就种树的风俗,但若小孩在生长过程中体弱多病,父母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种上一棵“保命”树,希望孩子能像小树一样健康成长。这种树崇拜的做法隐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种树崇拜的宗教思想保证了在一定时间内壮族生活的地区有更良好的生态环境。壮族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的观念,这是壮族祖先世代相传下来的。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非生命的,只要是作为崇拜的对象,对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损伤或生杀,在壮族聚居区,村前寨后都保留或种有一片古老的树种或一株古榕树,俗称“神林”或“神树”,林中的每一棵树都被认为是灵物,严禁砍伐或入内大小便及说亵渎神灵的话,违者将会受到神灵的惩罚,轻者破财或生病,重者身残,甚至死亡。以树木神灵来保佑人命运凶吉的观念,实质上是古代壮族先民自然崇拜观念残余的表现。但它强调维护森林,这样不仅能保持水土,避免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村寨的危害,而且还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3]。其实,壮族先民通过神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并不亚于今天各种法律制度对人类的制约,只不过我们今天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后,从思想上自觉的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罢了,两种保护方式虽然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长期地与自然和谐发展。4从壮族的食用染料看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壮族人民在节庆佳日,家家户户都从植物中提取食用色素,染制五色糯米饭、米花糖、粽粑等民族传统食品,常见的色素植物有:枫香树(拉丁名: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壮名:Meilou)、密蒙花(拉丁名:BuddlejaofficinalisMaxim壮名:Waya)、姜黄(拉丁名:CurcumadomesticaValet壮名:Guoheng)、红蓝草(拉丁名:PeristrophebaphicaBremk壮名:Meizhen)、茜草(拉丁名:RubiacordifoliaL.)、紫草(拉丁名:LithospermumerythrorhizomSie.betZuce)等[4],壮族民间提取植物色素一般采用直接提取的方法:即采集有用的部位,水洗后凉干,搓散或捣碎,然后进行水煮,并边搅边挤压,过滤去渣,便可获得所要色素液。长期以来,壮族人民从植物中提到的红、黄、蓝、黑等色素液染色,制成五色食品,作为喜庆节日的贡品。方法是:用各种色素液分别浸泡糯米数小时,待米粒吸足色素液后,捞起沥水,即得到各种颜色米粒,未染色的为本色米粒,然后,分别放在蒸笼中燕熟,以米粒熟透发亮为度,取出后在盘中拼摆成美丽图案或混合拌匀,即制成壮族的传统染色食品----五色糯米饭。上述壮族民间色素的提取方法与高中新课程教材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一节的专题实验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借此机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题目为“五色糯米饭的制作”的专题实验操作比赛,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提取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对学习本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与一切事物一样,壮族传统文化也具有两面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继承与批判的关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积极有利的一面,紧密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置课堂问题来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生活实际,促使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主要参考文献[1]钟启泉.200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2]覃彩銮.1999,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学术论坛,137(6):115-119.[3]玉时阶.2004.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1.[4]林宁.1993.广西壮族传统利用的食用色素植物.植物资源与环境,2(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