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题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唯物论主要原理与方法论2011哲学专题二: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2、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二、唯物论原理知识内在逻辑关系1、世界是物质的,2、意识的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内容与形式),规律又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利用的。规律是客观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是运动的,意识的能动作用。(1)从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特有的机能;(3)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10、对正确理解意识二、主干知识整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辨证唯物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1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辩证唯物论按规律办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能动作用,树立、克服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09年广东卷)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A(2010年高考·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2010年高考·江苏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A(2010年高考·江苏卷28)有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09年广东卷)39.(11分)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无法认识的。(09年广东卷)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无法认识的。(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2010年江苏高考卷第35题)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答案参考】(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三、练一练: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准题意答案要点:该地区的做法是:(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2)辩证地认识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办起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作出正确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说明了这一点。6、物质和运动关系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反对两种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二、主干知识整合(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含义与性质不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注意: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二、主干知识整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主要原理与方法论1、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认识的过程)8、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9、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人的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温馨提醒“真知来于实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闻不如一见”此类语言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温馨提醒“受到限制、多次反复、循环往复、永无止境”此类语言哲理是: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2010年高考·江苏卷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2010高考·广东卷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B(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A(2010四川卷)33.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A(2010高考·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