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魏小安:旅游景区的新局新题新举导言:创A还是创新酒店的五星标准,景区的5A标准是现在旅游行业叫得最响的两个标准,这两个标准都在变化。严格说,我们是政府主导下的标准导向,但应该是市场主导下品牌导向。当年制订酒店星级标准的时候我们就有这个感觉,说星级标准是国际惯例,世界到底有多少国家采用这种标准,说起来笼笼统统,好像都接受,实际并不然,真正的比较完整的星级概念的只有西班牙,全世界数不出几个国家,什么道理?我们引进一个国际惯例,形成了一套标准,国内发生这么大的影响,但是严格的说并不国际惯例,发达国家不需要这些,因为已经形成品牌导向,发展中国家干不起这些,因为没有政府主导,所以只有在中国可以。同样,景区A级标准也是如此,当初制订A级标准的时候,参考世界一些国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没有这么完整的一套标准。那我们更可以干,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做的事情铺开了,世界无法想象。所以到现在为止,饭店的星级标准和景区的A级标准在全世界都是创新的,都是领先。可是反过来说,用一个标准打天下能行吗?6年以前我在饭店行业会上就谈了一个观点,星级标准的挑战与危机,一个标准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时很多人不接受,也有人说这个话只有你能说,标准是你定的你可以否定。有这个道理,但是根本在于市场变了。反过来我们再研究研究,今天景区的A级标准如日中天。那就问一句话,一个标准打天下的时代还能维持多少时间?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践教育活动风风火火举行,酒店星级标准力度大幅度下滑,60多家酒店都说不要五星了。当然这是政治方面的变化导致行业的变化,可是市场怎么看呢?很多精品酒店这几年起来了,这些精品酒店严格按照星级标准,都不够,可是他们的水平,他们在市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五星酒店,这是市场的变化。景区标准,1999年出台第一版,2003年是第二版,现在是第三版,但是有各式各样的解读。但恰恰在一个标准如日中天的时候,要打一个问号。同样,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史过程,中国的五星酒店到了500多家的时候,五星酒店都觉得不满意了,怎么在五星里面差别那么大,当时有五星头,五星腰,五星尾的说法,实际上三者之间差出一个星来。然后国家旅游局弄了一个白金五星,全国只评了三家,一片反对声音,为了三家白金五星,否定了500家五星饭店,能行吗?5A级景区现在170多家,我们可以看到,将来一定会到500家,到500家的时候含金量还行吗?那个时候是不是弄6A、7A?所以就要问,我们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工业化时期的旅游标准,后工业化的休闲标准。另一方面,标准保底线,个性求高线,创造是无限。我从来不认为标准是高线,5A级景区也不是高线,是底线。很多人在问,现在强调个性,强调私人定制,这些东西怎么引领?所以说就是底线。再进一步说,重要的是综合标准化,区别于单项标准,综合性强,全面推进,整体见效,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这样的思路。尤其是大景区,大景区严格的说不是景区,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旅游目的地只靠一个标准执行显然不对的,所以研究综合标准化。同时,我们现在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国家标准要适时修订,需要与时俱进,我不知道这一版到现在多少时间了,一般来说一个标准5年需要修订,因为这5年里面很大变化,对应不了这种变化,能行吗?比如,标准有游客中心,游客中心一开始,很多专家,包括我们司里面很多人说,国际没有那么一套。不能说国际没有我们就不能做,我们的景区起点低,必须要这么做,通过这么一个要求拉动提升,我力主,而且给60分,权重要加大。但现在走来走去,发现游客中心搞过分了,不能说当初错误,应该说情况需要调整,情况变了需要调整。再比如,一开始要求必须得有公用电话,现在还有意义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现在关注的是无线网络能不能覆盖,所以情况不断变化,标准要修订。第二,标准一刀切,不一刀切不叫标准,但是没有弹性,尤其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不行。另一方面,A级景区越来越多,目前地方政府把A级景区当作一个桂冠,必须得摘下来,景区自身有这么强烈的要求吗?大家看得见的是含金量下降,下一步含金量必然还会下降,追求一个含金量不断下降的事情在市场上意义很大吗?第三,一顶帽子大家戴,同质化增长。本来不是一个景区,非得戴景区的帽子能合适吗?比如说度假区有度假区的标准,但非得戴景区帽子,一身笔挺的西装革履,脑袋上非得扣一个瓜皮帽,这不是荒唐吗?所以是什么情况戴什么样帽子,才合适。要是一顶帽子大家戴,一个标准大家采用,就造成了同质化增长,可是景区恰恰需要异质化,需要特色化。第四,市场需求变化,需要推陈出新。所以问一个问题,后5A级时代做什么?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不认同A级标准无限制的扩张,这是一个后5A的概念。第二个后5A的概念是,已经拿到了5A级标准,后5A级时代应该做什么。所以说到底创A还是创新?下面谈三个大的问题。一、新局1、变化与变革2013年是变化之年,2014年应当是变革之年。变化是变革的基础,治理法制化,运行市场化,消费正常化,发展国际化,基本是4个大变化。变化也需要变革支持。现在旅游发展总体的形势非常好,但是深层次看,有几个大的问题:第一,增长的泡沫化。前几年我还说旅游发展要警惕泡沫,防范泡沫。现在应该说制止泡沫,压缩泡沫。增长泡沫化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里,必然有泡沫,有泡沫是正常的,但是泡沫过分了不正常了。比如喝啤酒,没有泡沫啤酒不好,但是一杯酒半杯泡沫,啤酒没法喝了,一个道理。第二,环境阻碍变成中国旅游发展最大的问题。雾霾席卷了半个中国,这种状态让外国人怎么来啊,去年入境旅游负增长,全面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港、澳、台、东南亚、韩国游客一看,北京雾霾了,不来了,欧美团很难退,但也是硬着头皮来,得出的结论是再不来了。国内情况不同,环境的变化给很多地方创造了新的机会。第三,企业的困难。说旅游发展这么好,2013年分析下来,饭店业全行业亏损,旅行社全行业亏损,这些都是可以看得到的。景区行业现在状况是名实不符,全国2万多家景区,真正冒尖的也就是这些5A级景区,为什么大家追求5A,是有道理的。现在找不到全面的数字反映行业的情况。每年黄金周之前记者都要采访,一采访就是,又到黄金周,景区又涨价了,你怎么看这个事?提这样的问题是无厘头,两万个景区200个景区涨价,1%能代表普遍的情况吗?多数景区价格是稳定的,有的景区黄金周的时候还在削价,希望吸引客人,这怎么不看啊。动不动说景区涨价,因为涨价的景区都是影响大的景区,所以造成了错觉,影响大,嗓门大,大家关注度高,我不认为现在的景区的经营状况很好,同样存在一系列的困难。第四,机会主义。政府有政府的机会主义,企业有企业的机会主义,包括开发投资商都有机会主义,这种机会主义带来了短期行为。所以短期行为很严重,包括我们专家都有短期行为。描述下来叫做,政府好大喜功,商人贪大求洋,规划者推波助澜,评审者随波逐流。我每年参加很多规划评审,去了都是朋友,不能说规划不行,不通过,意见大点,顶多原则上通过。可是,规划都通过了谁还改?但有的规划实在不行。所以类似这样泡沫化的东西,机会主义的东西,短期行为在行业普遍存在。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家追求5A级,一定意义也是机会主义。有一个省委书记提出来未来8年旅游投资要两到三万亿。这是大跃进,典型的泡沫。如果以它作为中位数,意味着全国旅游投资达到60万亿。能够想象吗?中国旅游发展了30多年,现在形成的资产存量不超过1万亿,未来8年投资60万亿,这不就是典型大跃进,典型的泡沫经济吗?但是官员没有办法,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我举这么个例子是说,越是形势热,我们脑子越要冷。2、推动变迁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首先,产品的转型是单一到复合,形成体系化。其次,发展升级是从粗放到精品,形成层次化。第三,产业构建,跨界融合。第四,需要全面推动,提升品牌,促进完善。简单的说。转型升级就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总体格局,观光旅游持续,休闲度假升级,城市发展时尚,文化旅游独特,乡村跟进精致。这两年还有一个说法,中国的旅游正在从观光转向休闲度假。我倡导休闲度假已经十几年了,按理这个说法应该最赞成,可实际上我不赞成,因为这个观点的方法有大毛病。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好像有了这个必须否定前一个,这是错误的。观光旅游在中国是永恒的,道理很简单,一代一代旅游者兴起,首先是观光旅游,我们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出一代旅游者就不得了,所以观光旅游一定是持续的,意味着景区发展的持续。应当说是从单一观光到复合型,观光旅游出人气,休闲度假出财气,文化旅游出名气,乡村旅游基础,商务旅游主导,特种旅游补充,这就构成一个复合型的完整体系。现在是大路货铺天盖地,精品顶天立地。这样的情况是一个市场比较好的格局,不要都要追求精品,又做不到,也不必说达不到5A级没法活,哪个A都可以活。当初定标准的时候,我提出来必须用A级标识。有人说用星级,用星级就和酒店行业混在一起了,不好区分。也有人提出能不能搞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标准?我说这也不行。因为大家搞不清楚,是一级高,还是五级高?A级好在哪,哪怕是是一A,但是牌子挂国家A级景区。A很重要的,我们得考虑接受者,而现在和星级标准差不多了,一A没有人要,二A勉勉强强,三A凑合,四A达标了,5A级是一个目标。酒店也是这样的,一星二星酒店见不到了,起点是三星,景区将来也是这样的格局。这里面我说一个观点,淡化景区,淡化开发,这是新要求;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不要认为花钱就是好事,有时花钱是坏事。进一步,提质发展是强旅之基,公共性的东西,精品性的东西都需要,这个就是质,精品不是奢华,效率、个性、便捷,舒适,是精致,这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差距偏大,需要全面提升。3、景区变化我一般到景区都问几个数字,一是总面积和核心面积,这样就知道景区的规模,说总面积,有的比较小,几百亩,但比如九寨沟,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面积140平方公里,还是一个景区吗?就是一个区域性的目的地。二问入园人数和购票人数,好知道收入。比如说园入人数100万,购票人数50万,剩下的50万全送了,这是普遍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景区10%的票送出去,所以这就能知道收入。三问员工数,有多少员工就知道大体上毛利是多少。四问二次消费的比重,知道一个景区的效益。最后问一下发展思路,知道景区的未来。所以我到一个景区,先问这几个数据,有的主任没有反应过来,把数说了,蒙也蒙不住了,这就形成基本判断。现在的情况是什么?第一市场需求膨胀,尤其是今年膨胀显得特别厉害,往年的春节不是景区的高峰,是探亲流,学生流,今年不同,尤其广东,广西这两个地方特别忙,增长了30%,什么原因呢?因为今年春节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气候好。再一个清明,清明全国的景区普遍而言增长率20%到40%,这种市场需求膨胀,表明了一个需求变化阶段,到现在的阶段,大家都追求玩了,而且只要中国干什么,全世界都是不得了的事。所以就形成数量急剧增长。但是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资源的制约凸显,景区没有好的资源就差意思,这个制约非常突出。进一步形成恶性的竞争产生,一般开发商认为,开一个景区就挣钱,我不这么看,北京305个景点,有人把305个点走一遍吗?没有。所以有火爆的,有冷清的。冷清怎么办?价格竞争,这就是恶性竞争产生了。由此看,未来增长堪忧,我不认为景区如何如何好,搞起来就挣钱,看做什么,看怎么搞。而且现在大规模的旅游投资火爆,历史空前,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旅直接投资5144亿,同比增长26%,旅游大项目明显增加,投资100亿以上的项目达到127个,以100亿最低数字算,127个是多少,就是12700亿,这意味着至少现在意向投资12700亿,因为任何投资都是分年进行的,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年仍然会持续。投资重点有两块,第一块旅游房地产,第二块旅游景区。但是我们还有多少资源可以挖掘呢,不多了。意味着未来竞争者大规模的涌入,未来的竞争都是大体量的,所以市场的需求虽然不断膨胀,但是不断给我们提出新的挑战。二、新题1、景区是什么以自身的旅游资源为主题,形成的具有相应吸引力的区域,且以观光旅游为主体,这是我对景区第一个定义。类型一是自然型、人文型、社会型、复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