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大纲(试用稿)前言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方剂知识,掌握针灸疗法,能有诊断、防治常见病的技能,并为进一步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长期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经多年的构思、多阶段多层次的改革试验后,在原有《中医学》教材和教案的基础上,又经反复修订、补充,重新编写成《中医学教程》一书,作为本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试用教材。本大纲即在原大纲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以适应新教材需要和教学要求。《中医学教程》全书三编,上编把基础理论和药物方剂重新编排,以辨证论治为主线,一应的理论论述,都直接落实到“证”上,并由此引出相关的药物和方剂,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全新的编排体系。这样编排的明显好处在于,基础理论紧密联系临床实际,都有相应的治法方药,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具体内容:《阴阳五行》,把重点放在“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部分,分别引入最重要的中医概念:邪正、虚实、寒热、阴邪、阳邪、阴精、阳气,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归经、润燥等,并介绍诊断寒热的要点,包括舌诊、脉诊,为后文进一步叙述辨证论治奠定基础。第二章《精气血津液》分四节。“气”一节,除生理外,增加气病病因、病机、药性升降浮沉、基本病证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及与此相应的药物方剂补气、升提、理气、降气方药。血、津液节亦大体如此。第三章《脏腑经络》分七节。以肾为例:肾的生理特点,肾病症状和肾病辨证,治法,药物:补阴药、补阳药、固精缩尿药等,以及与辨证相应的方剂。其余各节结构相似。第四章《六淫病因》分阳邪、阴邪两节,分别介绍六淫致病特性、病证,包括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辨证、治则治法、药物、方剂。中编为临床各科,选择中医临床常见、疗效确切的疾病,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阐述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努力反映中医临床特色,注意吸取现代有关病理、药理、临床研究的成果。下编为针灸,为更适应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突出治疗。如常用穴位详细描述局部解剖情况,引证古今文献资料,作全面深入的介绍,而不常用的普通穴位就作了大量的删削。临床治疗则结合辨病辨证,注重病位和疾病共性,强调选穴少而精,强调操作手法,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中医学教程》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改原有多种《中医学》著作的老体系,建立独创的,迄今为止国内未曾有过的全新的编排体系,以辨证论治为主线,把相应的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和证型、治法及药物方剂,一以贯之,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本书立足于辨证论治的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之上,系统全面,结构严谨,并富于实践应用价值。创立“辨证层次”观,分三个层次讨论辨证体系:阴阳五行最为高度概括,阴阳、寒热、虚实是辨证的总纲;气血津液的证治既是总纲的具体化,也是对脏腑辨证有共性意义的内容,这是第二层次;脏腑和六淫的证候治疗,是辨证论治的中心环节和具体内容,循序渐进,构成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基本避免了内容的重复现象,也使困扰已久的概念先后混乱,未讲先用,无法清晰说明运用的现象基本消除,使全书体系更为紧凑、精干,主题主线更为突出。结合教学和临床实际,适当选用了现阶段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果,如证的研究,临床药理研究等内容;修改了一些陈旧过时和不适宜的内容,删除重复或实际意义不大的内容;根据教学体会和教改成果,适当增补了一些内容。以加强实用性,使理论联系实际。如以补肾药治疗再障,实践已创造了成效,但理论说明不足,为此在脏腑章增补“精生血”的生病理,补充“精不生血”的证型。病证和方药直接联系,某病某证用某法某方某药,符合临床思维径路,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改革无止境,我们的改革尚属初试,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中医学教程》需要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本大纲也有待积累经验,再行改进补充。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课时────────────────────────────绪论2常见病诊治10阴阳五行6针灸疗法21精气血津液6机动2脏腑经络10合计63六淫病因6━━━━━━━━━━━━━━━━━━━━━━━━━━━━教学内容绪论(一)目的要求:认识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药学的历史发展和现代研究概况,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今后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二)讲授内容:1.中医学的学习目的和内容。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及其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掌握“证”、“症”的概念,及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望舌切脉,具体方法层面的特点,掌握望舌切脉的部位、方法和正常舌象、脉象。3.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伤寒杂病论》和临床辨证论治法则的确立,《神农本草经》和药物学的成熟。(三)自学内容:1.中医学的历史发展;2.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概况及发展展望。上编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第一节阴阳学说(一)目的要求:掌握阴阳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中医学的基本概念:邪正、虚实、寒热、补泻,寒热温凉的药性理论。(二)讲授内容: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阳具有温暖、干燥、明亮、活动、轻清、向上、兴奋、亢进等性质,阴则反之。2.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包括对立制约、相互依存、消长转化等基本内容。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首先是阴阳平衡的生理意义,邪正虚实的概念,阴盛导致寒证,阳盛导致热证,寒热的鉴别要点,阳偏衰导致虚寒证,阴偏衰导致虚热证,虚实的鉴别要点及补泻治则,寒热温凉的“四气”药性理论。(三)自学内容:阴阳学说的学习注意点。第二节五行学说(一)目的要求:掌握五行的性质,自然界与人体的五行分类系统,掌握五行相生相克的正常关系,相乘相侮的异常关系,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掌握五色诊法及五味和归经的药性理论。(二)讲授内容:1.五行各具特性:木则升发舒展,火则炎热向上,土则承载化生,金则肃降收敛,水则寒润向下;根据这一特性对自然界与人体进行五行分类系统的划分。2.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及次序,“母子”、“所胜”、“所不胜”的关系;相乘、相侮的含义。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系统和五脏系统的关系,五色主病,五味和归经的药性理论。(三)自学内容: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2.五行学说的学习注意点。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一)目的要求了解精的广义、狭义二套概念,掌握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和肾精的生理意义。(二)讲授内容:广义的精指体内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狭义的精指肾精;肾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结合形成,其生理意义有二:主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化生血液。第二节气(一)目的要求:了解气的来源和生成,掌握气的生理功能,掌握气机的意义及内伤七情对气机的影响,了解气机失常的致病特点和疾病趋向,了解药性的升降浮沉及其意义,掌握气病的基本证型、治疗原则和补气、升提、理气药的性能特点、主治证候以及重点药物。(二)讲授内容:1.气来源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五大生理功能。2.气具有很强活动力,气的运动叫气机,主要形式为升降出入。3.内伤七情影响气机和脏腑,怒则气上,伤肝;喜则气缓,伤心;悲则气消,伤肺;恐则气下,伤肾;惊则气乱,伤心;思则气结,伤脾。4.气机升降失常,气滞、气郁、气逆,属实证;气虚、气陷、气脱、气泄属虚证。疾病趋势有上逆、下陷、外泄、内结等,药物性能则有升降浮沉。5.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的临床表现及治则。6.补气药性味甘温,多归脾、肺经,主治气虚证,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重点掌握人参、黄芪。升提药配伍补气药以治气虚下陷证,药有柴胡、升麻、葛根。理气药味辛、苦,性偏温,多归脾、胃、肝、肺经,主治气滞和气逆证,有枳实、枳壳、陈皮、青皮、香附、木香等,重点掌握枳实、陈皮、木香。(三)自学内容:1.药物的临床药理部分。2.非重点掌握的药物。第三节血(一)目的要求:了解血的来源和生成,掌握血的生理功能,掌握气血关系,掌握血病及气血同病的基本证型、治疗原则,掌握补血、活血化瘀、止血及清热凉血药药的性能特点、主治证候和重点药物。(二)讲授内容:1.血的生理:血由水谷精微生成,或由精化生而成;血的循行与心的推动、肝的贮藏和调节、脾的统摄及肺气宣发输布有关;血有营养和濡润全身的功能,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2.血病辨证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出血四种基本类型,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3.气血关系以“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来概括,前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后者包括血能生气、血能载气;气血同病的基本证型有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4.补血药性味甘温,多归心、肝、脾经,主治血虚证,多与补气药同用,药有当归、熟地、阿胶、白芍等,重点掌握当归和熟地。活血化瘀药性味辛苦温,多归肝、心、脾经,主治血瘀证,药有丹参、川芎、红花、延胡索、郁金、益母草、泽兰、牛膝、乳香、桃仁、莪术、三棱等,重点掌握丹参、川芎。止血药分四类,收敛止血药性味苦涩而凉,适宜于无明显瘀血的出血证,药有仙鹤草、白芨、棕榈炭、藕节;化瘀止血药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尤宜于瘀阻出血,药有三七、茜草、蒲黄、血余炭;凉血止血药性味苦寒,主治血热妄行出血,药有小蓟、大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槐花等;温经止血药宜于虚寒性出血,代表药物是艾叶。止血药重点掌握白芨、三七、地榆、艾叶的性味功效。清热凉血药性味苦甘咸寒,主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及血热扰神的神昏证,药有水牛角、生地黄、玄参、赤芍、牡丹皮、紫草,重点掌握水牛角和生地黄。(三)自学内容:1.药物的临床药理部分。2.非重点掌握的药物。第四节津液(一)目的要求:了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了解津液的生理功能,掌握津液和气血的关系,掌握津液不足和水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和饮证的概念,了解其临床表现,掌握养阴生津药、淡渗利水药、化痰药的性能特点、主治证候和重点药物,了解逐水药的性能特点。(二)讲授内容:1.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濡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也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与液虽有区别,常常并称。2.津液由水谷精微生成,借助气的升降出入输布全身,尤其与脾的转输、肺的宣发通调、肾的主宰有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概括了这一生理过程。3.津液与气的关系类似于气血关系,即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及津能载气;津液与血的关系则有“津血同源”的说法。4.津液辨证包括津液不足、水肿、痰饮三种基本类型,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5.养阴生津药性味甘寒柔润,多归肺、胃经,主治肺胃津伤而见燥象的津液不足证,有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等,重点掌握北沙参、麦冬。淡渗利水药性味甘淡平,多归脾、肾、膀胱经,能通利小便,渗出水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等证,药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重点掌握茯苓、泽泻。化痰药味辛、苦,分清化热痰和温化寒痰二类。清化热痰药性寒凉,主治痰热证,有瓜蒌、浙贝母、川贝母、前胡、桔梗、竹茹、竹沥等;温化寒痰性偏温燥,主治寒痰、湿痰,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旋复花、白前等,化痰药重点掌握浙贝母、桔梗、半夏。6.逐水药药性峻猛有毒,应慎用,药有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三)自学内容:1.药物的临床药理部分。2.非重点掌握的药物。第五节气血津液病方剂(一)目的要求:掌握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君臣佐使的意义和方剂的组成变化,了解常用方剂剂型,掌握气血津液病证的基本用方。(二)讲授内容:1.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君臣佐使的意义;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加减变化、改变配伍、调整药量、变更剂型;常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