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章节名称:第一章唐代文学绪论授课时数:1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总体特点及繁荣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繁荣原因的多维描述,唐代文学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唐代文学繁荣原因。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章唐代文学绪论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了全国,结束了270余年南北朝分裂的政治局面。但隋朝只维持了不到30年的时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李渊、李世民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起兵太原。第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并先后平定了其它的武装力量,于武德七年(624)统一了全国。唐代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的朝代。后人把繁荣的唐代,与汉代并列,称为“汉唐盛世。”在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永嘉南渡(西晋怀帝年号,南迁)开始的漫长岁月里,文学一直在南北分裂的局面中发展,带着明显的地域色彩,有待纳入统一的进程之中。唐人的贡献,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唐代文学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这要追溯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士人风气等诸多方面。第一节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政治经济与唐文学(一)政治方面:政治开明具体说来:1.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隋唐实现了国家统一。隋唐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地位,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不得不照顾中小地主的利益,限制豪门士族的势力。自隋开始,士族地位开始下降,势力逐渐削弱,隋末农民大起义更是给士族以沉重打击,到了唐代,中小地主的地位明显上升,与之相应的措施就是:2.科举制代替门阀制,改变了上层文人的成分。隋唐一反魏晋以来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通过明经、进士等常科以及其他种种名目的考试,选拔官吏。唐朝许多宰相、大将都是科举出身,这也给下层贫寒的读书人指明了方向,激发了他们“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而科举制的施行,也促进了唐文学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科举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其次,围绕科举所展开的士子干谒、行卷之风等也促进了诗文、传奇文学的发展。3.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文禁宽松、思想解放,这与唐代统治者的胡族血统有关,据陈寅恪考证: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因此,这个家庭不仅有着鲜卑血统,而且长期居住在北边,受到胡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因此,文人可以任意出入于儒、释、道诸家,言论比较自由。总之,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二)经济方面:经济繁荣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隋唐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掌握的官田,无主地、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一部分农民。对豪强地主占有的过多的土地也予以没收,分配给在豪强地主土地上耕种的佃农。这样,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有所改善,国家也日渐繁盛起来,从贞观至开元一百多年中,农业、手工业生产不断上升。贞观时期,斗米值三四钱,成为历史佳话。手工业方面,绫锦、陶瓷、纸张、金属制品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说到这段历史,人们总喜欢引用杜甫的《忆昔》诗加以印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2.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唐代极盛时期势力所及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是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对外交通也非常发达,陆路有北、中、南三条路通往中亚和印度。水路上,中国海船可以远航至印尼、日本甚至红海。这些有联系的地方,对外交易都是非常频繁,中国丝绸、瓷器等最受国外欢迎,而经济文化的发达又让周边一些国家非常的向往中国。如日本就数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将自己的国家营造的与中国几乎一样,其首都就是仿长安而建。其它国家如朝鲜、印度,中亚各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极为密切。3.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唐代首都长安城,周围约有35.5公里,其规模之巨大,为当时世界所少见。全城人口共30余万户。南城商业区布满了“邸店”(旅店)和“商肆”(店铺),聚居着中亚、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商。长安有五条大道通往全国各地。水路、陆路均相当繁华。除长安外,洛阳、扬州、广州、成都、凉州等城市也都非常繁华富庶,因为城市的繁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词和说唱文学在中晚唐时期也开始繁荣起来了。4.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经济是基础,没有盛唐时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出现盛唐气象的文化氛围,据林庚先生定义,盛唐气象和盛唐之音的本质是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换句话说,盛唐气象是一种血肉泡满,精神蓬勃的时代文化风貌。因此,盛唐气象包含的内容极广: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均达到了繁荣阶段,盛唐气象形成。二、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文学1.国力强大,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前已讲到,唐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打败东突厥,东突厥归属唐朝,推尊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八年(634)打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平定高昌,高宗显庆二年(657)打败西突厥。唐朝势力强大,延续了一百余年,到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最高峰。天可汗的存在,达百二十年之久。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唐朝统治者出身是鲜卑族的汉人,因此,对外国文化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的政策,他们磨灭了华夷之界限,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唐太宗就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太宗的这种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唐朝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华夷如一的思想。基本上可以说,整个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频繁,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由于大量外族移民入住中原,以及商旅往来,宗教的相互传播,西域各民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文化也广泛地影响着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以及南北丝绸之路和像广州这样的海上交通的重要城市。比如说,唐人的婚姻习俗就颇受鲜卑族的影响,婚礼主要仪式是在女方家中举行。再比如说,受少数民族男女观念影响,唐代妇女的地位比较高,男女较为平等,妇女可以再嫁,行为上也没受太大的约束。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俗的多样化,都有重要意义。2.唐代士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前面讲到,科举制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介入政治仁途的机会,科举之外,尚有多种入仕途径,如入地方节镇幕府、边塞立功等等,因此,一些较为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士门人进入政坛文坛,使文学离开了宫廷贵族文学的狭窄圈子,走何市井,走向关山塞漠,这对文学题材的拓展,内容的丰富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国力强大,入仕机会增多,唐代士人有着更为坚定的自信心和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就形成了唐代士人健康积极的性格心理机制。他们中不少人,自信狂傲,自视甚高。李白就是一个典型,他经常自比吕望(姜太公)、谢安等,想建立盖世奇功,然后希望象范蠡那样,功成身退。再如高适、岑参、王昌玲、祖咏等,均是如此,就连严格奉守儒家思想的杜甫也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从而自比为上古的贤臣稷和契。总之,唐代士人功名心特重,安史乱后,虽有所变化,到晚唐渐为衰微,但总体说来,积极入世的总趋势没有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中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歌中的昂扬情调,也是我们所讲的盛唐气象。3.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生活。(1)漫游。东晋之后,山水游赏的内容便常常反映到诗文中来。但从山水游赏扩大到漫游并成为唐代士人一时的风尚,则是从唐代才开始的。漫游的处所,一是名山大川边塞,一是通都大邑。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之后,多有漫游的经历。漫游名山大川、边山塞漠激发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建功立业的向往。因而,随之而产生的就是唐诗的两类重要题材,一是山水田园诗,一是边塞诗。这里附带提及一点,就是漫游名山大川可能还与神仙道教信仰有关,李白里“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名山访道,不仅是李白,而是唐代一种时尚。漫游的另一去处,是通都大邑,如长安、洛阳,扬州金陵等地,这是当时最为繁华的大都市。唐代士子在都市里歌吹宴饮,任侠使气,干谒投赠,结交友朋,这也极大地拓展了文学题材。(2)入幕。唐代士子除了科举入仕之外,还可以通过入幕参与政治。这在前面已经讲到。不少士子到边塞漫游时就入了边塞节镇幕府。如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元结等都曾在幕府生活过,特别是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入幕更是许多士子入仕的重要途径。因此,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等对诗的创作和词的产生以至对小说的发展,都不无影响。(3)读书山林之风。唐人生活中另一对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就是读书山林的风气.唐代的一些士人,在入仕之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唐代经济发达,寺庙可为贫寒的士人提供免费的膳食与住宿,并且寺庙道观藏书丰富,为士人读书也提供了许多提供了方便。山林的清幽环境,对于士人情趣的陶冶,审美趣味的走向,都会有影响。读书山林又往往在青年时期,这种影响,往往随其终身,在他们的诗中反映出来。唐诗中那种清幽明秀的格调,就与此有关。举例来说,许多知识分子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如陈子昂曾读书于金华山的玉京观;李白曾隐于大匡山读书,岑参曾隐于嵩阳;刘长卿、孟郊、崔曙等曾隐于嵩山,杜牧、温庭筠、杜荀鹤曾读书庐山,颜真卿、李绅曾读书于福山,等等。(4)贬谪生活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文人的贬谪生活,也丰富了唐文学,使唐文学从生活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人贬谪而形诸歌吟,自屈原以后,历代不断;但唐代以前未曾见唐人如此之多而且如此之好的贬谪作品。如李白贬夜郎途中,王昌龄被贬龙标尉,刘长卿的两次贬谪,都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诗歌。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生命的执著,对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这其中如若细分又可分为贬谪之士子感咏自身之诗文与他人感咏被贬士子之诗歌,其中均不乏好作品。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另据尚永亮考论,元和诗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在诗人的贬谪作品特别集中,也特别能够反映贬谪文学的内涵。总之,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与贬谪生活,从不同侧面丰富了唐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思格调。三、自由的思想与唐文学1.唐代儒、释、道的融合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思想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儒家为主,兼取百家。从立国之本来说,儒学是基础。在法律制定的依据、社会结构和社会伦理方面,在人材选拔与使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士人入仕,致君尧舜,建功立业,持的也是儒家思想的进取态度。而在思想领域,则是儒、释、道并存。比如,唐王室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都被封为真人。《老子》、《庄子》、《列子》、《文子》都被列为经,开元年间更设道举科,四子列入考试科目,重视的是道家思想;太宗支持玄奘译经,重视的是佛家思想。再比如说,玄宗既亲注《孝经》,又亲注《道德经》和《金刚经》,颁行天下,是兼取的三家思想。三家都卷入政争之中,政治地位时有起伏,而思想地位则始终平等。因此,儒、释、道思想的交融,可以说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因此,士人在入仕持儒家思想,而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方面,就时时杂入释、道。多方面思想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唐文学的发展。由于儒家思想一直是正统,对文学的影响显而易见,现在我们重点来看看,释,道对文学的影响。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佛教在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宗尤其如此,它已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途径来完成的。(1)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