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辛庄小学姓名:陈毅花【教学内容】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并且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特点。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本课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注重知识发生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而统计观念的形成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因此,教材在开课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安排这一教学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一个真实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统计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与切身体验,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数据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本课教学我没有选用教材中现成数据,而是选择在课前进行投球游戏,记录学生单手投球与双手投球的数据,来指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对这个素材比课本中提供的现成数据更为熟悉,更有亲切感,学习起来就更有激情。二.加强习题的开放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有不同的提高与发展。教材安排的练习题“试一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能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根据统计图能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调查】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全班学生随机访谈喜欢上什么课?做过投球游戏吗?70%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20%的学生做过投球游戏在以前的统计学习中有哪些收获?80%的学生对统计图的特点掌握较好。70%的学生会绘制统计图。60%的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分析】这节课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知识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投球游戏这一体育活动项目很感兴趣。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虽然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但间隔时间较长,且我校处于北方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我班的学生有三种情况,个别中途转学来的学生没学过统计,部分学生忘记了前面所学知识和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因此,关于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建构。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价值。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审美、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统计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六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直观体验,操作感知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活动实践---合作交流---尝试动手制作---掌握特征---分析数据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分析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练习卡,方格纸,彩笔【课前实践活动】师:在体育课上你们做过投球游戏吗?,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投球时单手投的远,还是双手投的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我认为双手投得远,因为双手力气大。生2:我以前试过,单手投得远。生3:我也感觉单手投的远。师:究竟谁的想法合理呢?请同学们试一试,并收集小组单手,双手投球的数据。制统计表(学生开始投球游戏,做好记录。)(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统计学习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学习用数据说话。另一方面培养统计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欲。教师:课外,同学们做了投球游戏,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想说说自己实践的结果兴趣高涨。)教师:在统计表上能看出结果吗?学生1:能学生2:通过数据的计算,比较,能知道结果。学生3:比较起来较麻烦。学生4:用统计图更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来结果。教师:那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呢?学生1:制成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很清楚地看出双手,单手投球距离的远近。学生2:我也同意他的看法,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形象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教师:那么制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学生1:注意直条的宽窄应一样。学生2:要注意单位长度的确定。学生3:还要注意美观。学生4:应先在格子纸上画出纵轴和横轴,并分别标上“距离”和“姓名”。学生5:还应在横轴上确定每个人条形的间隔,在纵轴上确定每格代表多少米。学生6:还要写统计图的名称。……教师:现在请每个小组动手试试看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方格纸上尝试完成统计图,教师巡视。)(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学生经验层次不一,差异较大,所以学生在讨论交流,绘制统计图中引发认知冲突。所创作品会有很大差异。)二.展示作品,评价交流。教师:同学们把你们小组的数据整理后制成了统计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们的作品。(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制成的统计图。学生设计出的统计图各式各样,整理后共有五种情形:第一种将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两幅条形统计图;第二种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上,把小组所有同学两种情形的条形全都挨在一起制成条形统计图;第三种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上,把每人两种情形的条形摞在一起,用颜色区分;第四种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上,把每个同学两种情形的条形挨在一起。;第五种在同一张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条形分别表示两种情形。有纵向的,还有横向的。)教师:请同学们评价,哪幅统计图既美观又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谈谈你对这几幅图的看法。学生1:我认为第五种最好,把每个同学单,双手投球的距离挨着画在一起,比较起来很清楚,学生2:第四,第五种都好,利于比较。学生3:第五种好,它把每个同学两次投球的结果画在一起,且用不同颜色把两次投球的结果表示出来了,既好看又一目了然。学生4:从这几幅图看,我认为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形象利于比较。学生5:第五种比较起来最方便,形象直观。(其他同学也赞同第五种最好,。)教师:我们把像第五种这样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竖着的叫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着的叫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设计意图: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在作品展示,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学生进一步的创作与探究的欲望。)三.优化统计图。教师:请各小组修改统计图。修改之前先来欣赏几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看得很认真,仔细,有的开始讨论应该怎样修改自己小组的统计图。在讨论修改中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师:谈谈从你们组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1:(一边展示自己组的统计图一边说)我们组的同学都是单手比双手投的远。学生2:我们组一个同学单双手投的一样远,一个双手比单手远一点,其余几个都是单手比双手远很多。学生3:我们组也都是单手比双手投的远很多。学生4:我们组单手投球距离平均比双手投球距离远3.6米。学生5:我们组同学单手比双手投的远7米。学生6:我知道了单手投球比双手投球远。四.群体互动,巩固练习。1995-1999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很快,城乡居民平均每年旅游消费迅速增长,下表是1995-1999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元年份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城镇居民464534600607615农村居民62711461972501995-1999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统计图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元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年份1.把作业纸上的统计图补充完整,遇到困难可以求助其他同学和老师。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同学互相提问,互相回答。﹚﹙此时学生们提出的数学问题,有了很明显的差别。弱势群体提的问题只需用加减法就可解决,并且大部分是模仿别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五.回顾反思8006004002000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与感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因为教师给出“统计过程”方面的知识再多再好,学生没有具体的体验和认识,也无益于认知结构的构建。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统计方法,自己分工合作。利用方格纸等学具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主动从统计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让学生有独特的想法,有新颖的做法,有不同的见解。从制作中、比较中及群体互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这种形式比起老师一步步讲解来得更快些,更有效果。本节从课外的实践活动到课堂上的统计图的制作,每一步的教学都是开放的,互动的,为学生自主探究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空间。统计教学的真正价值不是以学到统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的,而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一种策略,经历一种过程,学会一种眼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点评】这节课教师营造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合作交流,又有独立思考,还有激烈辩论。课前的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对这一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与群体互动,逐步实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建构。在完成统计图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体验数据的作用。这节课的练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点评:雁塔区教研员秦晓利联系电话:13389292043E-mail:yt-chenyihua@163.com“起跑线”教学案例——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陈爱玲[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44页[教材分析]“起跑线”是学生学习了圆的知识后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课。教材19页呈现过运动场跑道的形状,学生会求跑道的周长。在此基础上,安排了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新知识,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及其它学科的联系,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识,教材很自然地把数学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课标中“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学生调研]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不同层面的学生随机访谈喜欢上什么课?70%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和微机课是否经常看体育节目?男生比女生爱看体育节目是否参加过短跑比赛?30%左右的学生参加短跑比赛是否知道有关起跑线的知识?大多数学生知道起跑线,但很少知道定位差[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特别是他们喜爱的体育类。基于他们以往的运动会经验,很多学生能理解起跑线的不同定位,但可能不明白定位差,学生更愿意探究其原因,课堂难度不会很大,尤其是学生喜爱、乐于接受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调查中发现学习稍慢的学生体育上更有特长,这一内容的设置对他们将是一个激发数学兴趣的绝佳机会。[学校情况]翠华路小学属雁塔区一所直属重点小学,学校班额大,几年来一直在进行校园建设,操场至今仍为一片水泥地,更无跑道划分,每年的大型运动会都在附近的长安大学举行,因此学生有运动会的体验,尤其是六年级学生有关于起跑线位置的不同体验。[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用“圆”的知识计算所走弯路距离的过程,了解“起跑线”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2、通过“起跑线”位置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应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