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商业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理查德T.d蒂.乔治(RichardT.De.George)把商业伦理学研究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1、对经济制度进行道德评价;2、对企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3、对个人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个人包含投资者、经营者、员工、顾客等。企业所应考虑的制度责任:1、最内在的责任包括履行企业经济功能和遵纪守法2、第二项责任包括考虑企业活动带来的消极的社会、生态、文化和政治后果3、最外延的责任是要求企业共同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是企业伦理观。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方便、经济、安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对员工:提供公平就业、上岗、报酬、教育培训、晋升机会,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丰富的员工文化娱乐活动,员工参与管理对政府:对政府和社会能遵守法令和法律、照章纳税、保护环境、提供就业机会对社区:支持社区建设、多做慈善事业,赢得社区支持和信任对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对竞争者公平竞争,对供应商恪守合同二、道德哲学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伦理:“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伦理侧重“伦”的一面,即强调外在的、客观存在的人伦关系。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伦理研究具有普世意义的规范和准则。伦理的尺度是对与错道德:“道德”更多地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道德侧重“德”的一面,即将伦理客观化的道理、原则内化为内在的规范和德性。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道德研究在一定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被人们遵循的规范和准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道德相对论描述性道德相对论:不同文化条件下的人或是相同文化条件下的不同人,对于特定事物的道德评价是千差万别的规范性道德相对论:当任意两种文化或个体之间在对某一行为的道德评判上发生矛盾或差异时,两种观念可能都是正确的伦理分析工具目的论伦理学: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义务论伦理学:基于权利的义务论;基于公正的义务论目的论是一种以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或已经产生的实质性价值(效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目的论强调行为结果的善性或价值,把对行为结果的非道德意义上的好坏评价作为道德正当性的依据。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原则大都把个人利益看成人类行为的基础,主张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必须兼顾他人利益,至少不损害他人利益,行为以增进大多数人的幸福为准则。在功利主义看来,由于社会利益仅仅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因而社会利益总是一种虚构的利益,只有个人利益才是真实的利益。因此,要促进人们的最大幸福,实际上就是要增进个人的最大快乐。义务论或道义论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该行为本身内在的正当性。换言之,是行为的某些特性而不是该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使该行为成为正确或正当。罗尔斯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平等自由原则。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与他人的自由并存的同样的自由,包括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财产权利。第二:机会的公正平等和差别原则。作为支配社会和经济利益(主要包括权力、地位、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原则,由于无法做到完全平等,所以只能保证机会的平等。社会公正:不是平均主义;机会,身份平等;不是满足每一社会公民的欲望,但应该满足基本要求;应从社会制度调解上缩小贫富差距。正义即权利诺齐克认为,个人权利是国家行为的道德标准、道德界限、道德约束,即如果在国家的产生和活动中没有侵犯个人的权利,那么国家的产生和活动就是正当的,反之,就是不正当的。由此诺齐克提出了自己的正义原则,指出如果贫富分化现象是正当形成的,就是符合正义的。国家要打破这种现象以实现平等则需要充分可靠的证据,否则就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和社会正义的破坏。正义即美德麦金太尔认为,一个人有关于正义的规则、知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必须要有遵守正义的能力和品德。只有当人们不只是有关于正义的规则、知识,而且也有自觉遵守正义的规则的能力、品质,从内心深处自觉地遵守正义的规则时,才能成为一个既自觉遵守正义规则又具有正义品质的人,即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正义美德的人。现实主义传统在人性中,自然会有好和坏这两个方面,人类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这种好与坏的混合情况。既然好与坏都是自然发生的,那么,尽力传授理想就是徒劳的,理想或许永不会实现。马基雅维里:目的为手段辩护;斯宾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尼采:主人伦理(强者伦理);霍布斯:“自然状态”;孟德维尔:人是极端自私又狡猾的动物,大家都自私,却构成了社会的美与繁荣;斯密与休谟:人性三类(自爱、恶、爱他人);人的天性是自私的,但也存在着仁爱、利他的情感。——经济学中的“理性利己人”模型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心理利己主义人性是自私自利或自爱的,是恐惧使他成为社会的反驳:利他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机会主义定向模式的四种基本形式:1、自我中心化2、要成功就不能有所顾忌3、物质享乐主义4、道德是纯粹的情感表达经理的典型行为方式艾希蔓式——只注重任务完成的技术效果,全然不关注其行为的伦理性质理查三世式——算计过的恶意行为浮士德式——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组织公民——拥有道德判断力,并将道德判断运用于具体的行为情景企业影响力企业通过行动改变社会的力量和强度企业影响力的来源是社会赋予企业的一种职权,可以将资源有效地转化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实施这种转化的回报,社会给予公司采取必要与合理行动的权利,并允许获得投资回报。企业和社会之间的这种协议是一种社会合约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战略企业影响力的合法性1、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对于经济行为原则的支持2、职能的合法性: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支持3、道德的合法性:公众对于经理人员的动机和道德水准的信任和信心关于企业影响力的两种观点1、主导理论1、在社会的影响力结构中,企业的利益居于突出地位,而企业影响力的运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因此,企业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改变周围的环境,而且有可能损害大众福利2、公司资产的集中3、精英统治2、多边制衡理论企业影响力是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而在这个社会中,其他的组织,比如市场、政府、劳工、教育、以及公众观点也都有其强大的影响力。因此,企业影响力是会得到限制、制约、控制甚至有时是被击败的塑造企业和社会关系形态的各种力量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慈善原理管家原理定义企业应主动帮助社会上任何贫困的团体企业像一个公共受托人一样行事,应当考虑受企业决策、政策影响的所有人利益活动类型1、企业慈善事业2、促进社会福利的自愿行动1、承认企业和社会互相依赖2、平衡社会上许多不同团体的利益和需要事例1、企业慈善基金2.、解决社会问题的个人行为3.、与贫困人群建立社会关系1、开明的个人利益2、满足法律要求3、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考虑利益相关者要求卡罗尔(Carroll,197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四个层次:第四层次:慈善责任。企业要为社会、教育、娱乐等做一些慈善性工作,自愿对外捐助,帮助改善公共环境,成一个好的企业公民。第三层次:伦理道德责任。即企业要遵守商业道德,做正确、正义、公平的事,避免恶性竞争,避免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二层次:法律责任。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市场游戏规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要遵纪守法。第一层次:经济责任。是企业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责任。企业要生产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确保股东的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要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企业非伦理经营假设1、基本特征:1、企业目的是使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不必考虑经营活动对他人、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2、经营活动是特殊的活动,与社会的伦理规范无关,不能以社会的伦理规范来评价经营活动(与“现代性”概念相关)3、字面上的法律就是企业的伦理规范商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其利润1、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是拥有者的代理人,这也是其主要职责所在2、说公司的管理者作为一名商人而有社会责任意味着:他将以某种不是出于雇主利益的方式行事。这是为了普遍的社会利益而花别人的钱3、因此,社会责任学说实质是接受了社会主义观点:用政治机制而非市场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2、支持理由:1、市场机制能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社会得到最大的好处(亚当.斯密)2、法律或加上低层次的社会伦理规范足以调节企业的经营行为3、企业经营是特殊的活动,需要特殊的伦理(Albert.Z.Carr“扑克游戏类比”)4、讲究企业伦理不利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G。Briefs“否定性的边缘道德”)企业伦理经营假设1、基本特征:1、企业通过对社会作贡献的方式谋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考虑所有者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伦理规范是一切规范的基础。2、要用社会伦理规范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3、不仅遵守字面上的法律,还要遵守法律精神,企业要进行伦理反思传统经济和法律标准是企业合理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支持理由:1、企业行为是社会行为,社会期望企业去承担社会责任“Letbusinesstry”2、企业的长期自我利益是通过充满活力的社会责任来实现的3、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减少或避免公共批评的方法,这种公共批评往往会导致政府干预决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1、没有一个公式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或任何单独的企业2、必须将企业看作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利润动机的经济组织,而不能期望企业可以在没有财务刺激的条件下,去完成非经济目标3、企业有责任纠正那些由他们引起的不良的社会影响(力求使外部成本内部化)4、社会责任因企业特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5、经理们可以受一个国家公共政策基本导向的引导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四个关键战略层次企业界层次战略(enterprise-levelstrategy):本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企业价值观公司层次战略(corporate-levelstrategy):我们应该在什么行业内发展?》》》从事什么类型的业务业务层次战略(business-levelstrategy):我们应该如何在一个特定的业务或行业里竞争?》》》成本化?差异化职能层次战略(functional-levelstrategy):一家公司该如何协调其不同方面的职能活动,应该如何根据这些不同职能领域的变化开展相应的活动?》》》事业部?利益相关者概念:在一家企业中拥有一种或多种权益的个人或群体主要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股东和投资者;当地社区;普通雇员和管理者;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企业;消费者次要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监管机构(中国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媒体和学术评论者;市政机构;贸易团体;社会压力群体;竞争者企业社会责任的RDAP模式模式社会责任态度社会责任行为对抗型(R)否认企业社会责任尽量逃避社会责任防御型(D)承认责任但消极对抗尽量少履行适应型(A)承认并接受责任仅做所有被要求事项预见型(P)预见将要担负的责任比要求的做得多利益相关者管理之一:了解特性(考察利益相关者)合理性:企业所认为的某一利益相关者对某种权益要求的正当性和切适度影响力:生成某种结果的才干或能力(最重要)紧急性:利益相关者需要企业对他们的要求给予急切关注或回应的程度企业中存在着三种利益相关者势力:投票的势力:股东;经济的势力:客户(销量)、供应商(价格)和零售商(渠道);政治势力:政府利益相关者管理之二:关键原则1、力图使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实现其目标,并合乎伦理地对待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使他们感到满意;与此同时,也希望企业是盈利的。——“双赢”2、如果企业为利益相关者着想,就会使后者感动;如果受到感动,就会对以后的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管理之三:分析问题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有些什么权益?利益相关者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对于利益相关者负有什么责任?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和行动?利益相关者管理之四:采用战略对组织构成威胁的可能性(大)》小)利益相关者类别4利弊兼有型战略:合作利益相关者类别1支持型战略:参与利益相关者类别3非支持型战略:防范利益相关者类别2无足轻重型战略:监控利益相关者管理之五:原则尊重、监控、听取、沟通、采用、认可、共事、避免、承认冲突(克拉松原则)(大小)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四、个体道德决策企业伦理问题贿赂: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