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旅游者行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旅游地理学第三章旅游者行为习题拓展学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内容: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目的:掌握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重点:大尺度、中小尺度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难点:三高一环、节点状路线内容:旅游者目的:了解旅游者的概念、分类重点:旅游者的条件难点:旅游者的判断要素内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目的:掌握旅游者旅游的内在需要、动力机制重点:旅游需要、旅游动力难点:旅游的外动力内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目的:掌握旅游者决策影响要素重点: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旅游偏好难点: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进入进入进入进入回首页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2019/8/142旅游者及其识别旅行的都是旅游者吗?在景区游览的都是旅游者吗?2019/8/14•国际上对旅游者的定义–国际旅游者国际联盟(LeagueofNations)的定义(1937):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包括:①为娱乐、家庭和健康原因而旅行的人;②为参加国际会议而旅行的人;③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④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地,即使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联合国旅行旅游会议(罗马会议,1963)的定义:•(国际)游客(visitor):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职业(谋生)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访问的人,包括旅游者和短途旅游者。•(国际)旅游者(tourist):离开常住国到另一个国家旅行并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国际)短途旅游者(excursionist):离开常住国到另一个国家旅行且逗留时间在24小时以内的游客。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定义(1967):国际游客:指离开常住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并且其目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包括国际旅游者和国际短途旅游者:①旅行目的是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或过境的人;②中途停留轮船或飞机的乘客;③逗留时间不到1年的外国商业或企业人员;④国际团体雇佣不超过1年的雇员或回国短暂停留的侨民;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以下几种虽进行国际旅行但不被列为国际游客的人::①为移民或获得一个职业而进入其他国家的人;②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③避难者、流浪者或边境往来工人;④连续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国内短途旅游者:指基于上述任一目的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中国对旅游者的定义(国家旅游局官方定义)–游客游客是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但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国(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按出游地分为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可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海外旅游者(国际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海外旅游者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海外一日游游客指来华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包括乘车(船)来华旅游,在车(船)上过夜的游客和乘务人员,不包括因工作原因而在边境两侧当天往返的周边国家和居民和港澳台同胞。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下列人员虽旅行至我国但不被列为海外游客:①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②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③常住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④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⑤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⑥回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⑦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⑧已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1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km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1.旅游者回目录下一页怎样利用这三个要素判别是否是旅游者呢?国际游客分为国际短途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国内游客又分为国内短途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下面请你判断一下分别对应于哪个象限。(点击相应象限看答案)A.在国外留学超过一年的学生B.中途停留的飞机乘客C.流浪者D.外交人员(在国外)下列属于游客的是(点击图片看答案)判断要素课堂检测时间上小于一天的往往是一日游,大于一年的往往不视为旅游。时间上小于一天的往往是一日游,大于一年的往往不视为旅游。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水平和幅员的差别,对于距离的要求各个国家有所差异。目的时间距离定义分类时间距离国外国内T﹤24h24h﹤T﹤1a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国内短途旅游者国际短途旅游者回目录1.旅游者一、“动机”的概念是一心理学的概念,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内在驱动力。二、动机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A)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humanneeds)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亚伯拉罕.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图生理:衣食住行、休假安全:人身、职业归属:社交、信任尊重:荣誉、地位自我实现:成就感“复杂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乔丹享有很高的荣誉,得到全美国人民的肯定,但他仍然具有需求,主要是实现自我价值观、世界观的需求,这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姚明在生活、家庭、爱情都有很大的收获,基本实现了生理、安全、社会的需要,但面对质疑他还面临尊重感的需要,需要用成绩来获得真正的尊重。人具有感情的需要,需要亲情、爱情、友情,以此来获得在社会上的位置感。所以社会的需要又称为爱和感情的需要。教育、医疗、住房这些都关系现代人生活的安全感。因此,安全感的需要不仅包含普通的人身上的安全。温饱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在社会中,人们行为也遵循这个原则,总是在这个需要满足的基础再去追求其他方面的欲望。需要案例提示:点击按钮看相关案例分析。•作为学生,你们现在的需要有哪些?•1、生理需要:饮食、穿衣、住宿、休假等•2、安全需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知识和技术安全等•3、归属需要:交友——同性和异性、师长的关心——老师、父母、兄长等•4、阶段性目标的自我实现:学习知识(优势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满足方式挑战性项目,创新与创造机会,培训重要项目,赏识,显赫的办公位置朋友,权贵,上级,顾客工作保证;医疗人寿保险;安全规则基本工资,工作机会,温暖,饮水,工作餐如果你是公司老板,怎样才能一一满足职员的各种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实质•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这是研究旅游动机的基础,当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追求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动机就是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生理要求后提出来的。三、旅游需要(一)旅游者的共同需要1、追求健康舒适的需要2、重视安全的需要3、渴望社交的需要4、满足尊重的需要5、体验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1、旅游准备阶段紧张感、风险感高涨,旅游企业应该为旅游者提供尽可能详尽、准确的信息以消除他们的风险感知2、旅途阶段安全、快捷、方便、舒适3、游览活动阶段好奇、感兴趣、好交友4、游览结束阶段紧张感、满意或不满意•(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不同需要•1、外国旅游者•兴趣广泛、好奇•2、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旅游者•喜欢山水风光和文物古迹,寻根问祖、对生活条件要求高•3、国内旅游者•安全、经济、方便、“走马观花”•4、公务和商务旅游者•对交通工具、饭店等要求高,价格不敏感,逗留时间短长沙游客的不同需求一个旅游团到达长沙后,由于时间有限,游客为先去什么地方游览发生分歧。导游为此召开全团会议,希望能求得一个“平衡”。一位老太太抢先发言:“我们就是看中了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我们就是冲着它来的,应当先去马王堆展览馆。”一位先生说:“我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到长沙就是为了看岳麓书院。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我们应该先去岳麓书院。”一位妇女着急了:“我们带着小孩来,就是为了让他看看毛主席当年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让他接受教育。我们应该先去橘子洲头……”听着大家的发言,导游不知所措。旅游动机引入项目为什么不同的人旅游动机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影响人们旅游动机的因素是什么?学生讨论旅游动机旅游动机的激发旅游动力由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内动力: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外动力:即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中间条件: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互补性:并不是任何客源地和目的地彼此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替代性:当游客从A地向B地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B地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可达性:尽管现代运输和通讯工具已经十分发达,但是距离因素仍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旅游动力中间条件旅游动力内动力外动力:空间相互作用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成为人们旅游的一大动力,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构成了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互补性替代性可达性旅游外动力的条件:案例当游客从A向B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引起游客原定终点的替换。案例旅游吸引力呈现距离衰减规律。不同旅游地,对距离的敏感性不同,这和它们的旅游价值有关,旅游可达性也是时间的函数。案例提示:点击按钮看相关案例分析。旅游者的年龄、职业、需要、兴趣、经验、受教育程度、审美观、宗教信仰等影响了人们旅游动机。案例中的人物年龄、职业、需要等都不同,所以他们的旅游动机也不同。教师总结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图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游览观光娱乐、购物休养、疗养、宗教朝拜、会议、考察、调查、商务、其他基本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回目录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层次的关系3.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旅游决策的概念•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认识需要–收集信息–制定备选方案–对比择优指人们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和旅游活动过程中,收集各种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所处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出最佳决定的过程。一个旅游决策实例•旅行社如何了解旅游者的决策心理及决策过程,为旅游者制定出符合心意的旅游线路?可达机会感知机会考虑机会选择机会决策机会旅游时间拟花费目的地收集目的地信息旅游偏好旅游方案目的地旅游线路最大效益旅游偏好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受其他人、群体的看法、文学作品的宣传、感知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包含两个方面涵义,一是旅游者追求最小旅游时间比,二是追求最大的信息收集量,一般受名气和环境差异影响。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旅游者的偏好可以通过年龄、职业、学历三个方面去研究。实验案例案例一案例二3.旅游者的决策行为3.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其他因素•闲暇时间长短•目的地可达性•已有旅游经历•收入水平•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普雷德(Pred)度假决策行为矩阵可达性(X)感知机会(Y)现实机会减小减小3.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普雷德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只有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才进入旅游决策,成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现实机会的大小因人而异,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决策者本人。–旅游者的可达机会随距离增加而急速衰减。

1 / 1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