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2、古巴比伦的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写在“泥板”上。3、古埃及的人的文字写在“纸草”上。第二章1、古希腊教育与发展的四个阶段:1)荷马时代2)古风时代3)古典时代4)希腊化时代2、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同: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异:(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而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的7至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即“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4)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辨。(5)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6)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的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3、古希腊最早的教育思想家:毕达哥拉斯4、古典教育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5、智者派的共同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6、智者的贡献:(1)智者云游各地,授徒教学,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的唯一条件,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2)智者适应了时代对辩论、演讲的广泛需要,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和辩论、演讲直接相关的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并把性和谐知识传授给他人,因而,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3)智者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俩教育的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第三章1、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讥讽就是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务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代表作《理想国》。3、阿里士多德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时在西方首次提出“腊块”说与“白板”说。第四章1、古罗马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8至前6世纪是王政时期;公元前6至前1世纪是共和时期;公元前1至公元5世纪是帝国时期。其中,共和时期分为共和前期和共和后期。2、昆体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第五章1、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影响较大的是骑士教育。2、中世纪大学形成的特点是什么?(识记:著名的大学:英国在1168年建立的牛津大学、1209年又建起剑桥大学。德国1358年设立海德堡大学1388年建成科隆大学。)1)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14世纪以后,这个词才专指由教师和学生组合成的团体---大学。2)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虽然教俗统治者不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学校内部事物基本由学校管理。大学自治是学术研究自由的必要保证。在这一点上中世纪大学已为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3)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学生”大学,一种为“先生”大学。(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南欧的大学,如意大利、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等国的大学多属此类。“先生”大学,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北欧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类。)3、城市学校的发展在古罗马后期。第六章1、拜占庭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2、世俗教育具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工商业,并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3、拜占庭教会教育的特点:教会教育文化体系和世俗文化体系长期并存。第七章1、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课本P113)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想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2、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哪三种教育类型?(课本P113)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包括从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以及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种类型。3、文艺复兴运动历史久长,持续近三百年。4、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1)意大利:弗吉里奥:最早提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其思想大大受益于昆体良。最推崇的三个科目是历史、伦理学(道德哲学)和雄辩术,认为这三科是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维多里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他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充满欢乐。格里诺:对15世纪末意大利“西塞罗主义”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北欧宗教改革前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代表人物:尼德兰:伊拉斯谟:《基督教君主的教育》和《论童蒙的自由教育》(是一位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家)西班牙:维夫斯:《知识论》和《论灵魂与心灵》,其《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英国:莫尔:《乌托邦》倡导儿童不分男女皆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林纳克科利特:创办了人文主义性质的圣保罗学校,该校成为英国人文主义学校的楷模德国:温斐林:宗教改革前期较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法国:比代:《论王侯的教育》拉伯雷:《巨人传》拉莫斯:反对迷信权威,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蒙田:《散文集》、《论学究气》和《论儿童教育》5、新教教育包括:(1)路德派新教—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发难者是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2)加尔文派新教兴起于瑞士。(3)英国国教派6、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课本P147)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种教育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方面,也有相互融会的方面。异:(1)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都是宗教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带有一定的宗教性,但是教育中存在有异教因素。(2)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贵族性,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绅士等。新教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天主教教育尤其是耶稣会的教育出于其控制社会精英的政治目的而重视上层社会子女的教育因而带有强烈的贵族性,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社会精英或未来的社会精英为天主教服务。人文主义教育的贵族性是由人文主义运动的性质所决定的。(3)服务的目的不同新教教育为新教服务,天主教教育为天主教服务,教育在新教和天主教主要是作为一种宗教的工具被利用,渗透于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中的古典人文教育主要是作为一种技术性的语言工具而被利用,对个人发展的考虑、对世俗利益的考虑,一直被放在次要地位。同:三者都是很重视古典人文学科。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都以古典人文学科为学校课程的主干。此外,在教育教学的管理方面,三种教育也有很多相通之处。第八章1、夸美纽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大教学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独立形态的教学学的开端。2、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为了改变西欧各国学校工作组织混乱无序的状况,夸美纽斯制定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学年制: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学。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1、结合16世纪新旧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基础上,提出并全面系统第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2、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成都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作业。他还认为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几班名学生。3、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班级授课制优点:为彻底改革过去那种个别教学的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采取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高了可能。班级授课制不足:但他只强调集体教学,忽视了个别指导,而且认为每班的学生越多越好,这是不科学的夸美纽斯关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理论,是他对世界教育史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对普及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泛智”教育: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人们的智慧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他的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接受教育成人”。教育内容的泛智化和教育对象的普及化。4、划分儿童年龄阶段:把0一24岁划成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每期6年。5、论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量力性原则⑤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第九章1、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白板论”表明了他是主张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2、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他们就是以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人为骨干的一批启蒙思想家。3、狄德罗他否认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可以发展人的优良的自然素质,抑制不良的自然素质,进而启发人的理性,认识社会中的罪恶现象,唤起对正义、善行和新秩序的爱。评价了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他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教会人员不得在新学校中担任职务。4、拉夏洛泰在《论国民教育》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他认为,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家。5、“泛爱教育”的创始人是巴西多6、1786年颁布《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章程》,这是俄国政府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法令。第十章1、卢梭的重要教育思想:(1)论人的天性;(2)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3)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2、《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第十一章1、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2、裴斯泰洛齐的三个思想: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的基本思想: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要素教育既要求初等学校为每个人在德、育、体几方面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得到和谐的发展,又要求在德育、智育、体育的每一个方面都通过“要素方法”获得均衡的发展。第十二章1、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