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4)一、简答。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2、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首先,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会性、倾向性。其次,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如,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我”,他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3、什么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借魔幻表现现实。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实;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同时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三、论述。分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百年孤独》的标题非常简练地概括了书中的内容:“百年”指作品中所写的时间跨度,即马孔多的历史;“孤独”指马孔多人的性格,即他们的封闭与落后。作家虚拟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的乃至全拉丁美洲的缩影。书中从它的建立、发展,一直第2页共19页写到它消亡的百年间的历史,处处暗示着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历史的影子。“孤独”,马孔多地处偏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再向外便是大海,它孤独,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孤陋寡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作家认为他们生活悲剧的原因,即精神上的“孤独”,他们缺乏受惊,意志薄弱,缺乏理想,缺乏动力,于是遇到挫折便离群索居,失去进取精神。《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3)一、简答。1、后期象征主义有哪些特征?一是更强调诗歌的复杂性、暗示性、神秘性和音乐,强调通过象征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实现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对话;二是创作变得愈来愈隐秘与个人化,诗人仿佛神庙中祈祷的神甫,试图在喃喃自语是创造某种奥秘的迷;三是更加强调形式的“纯粹”,试图创造一种“纯诗”。在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看来,诗作为一种最高的艺术创造形式,完全超越了自然,是使人类超脱自然死亡唯一的精神途径。2、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3、《西西福斯的神话》表达了加缪怎样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如何体现在他的小说中?《西西福斯的神话》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西西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暴君,遭到神的惩罚:在冥土推巨石上山,但将及山顶时,巨石滚下,他再重新推石,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加缪借这个故事来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人的存在就如同西西福斯的生存状态一样荒诞和徒劳无益。西西福斯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也为此感到烦恼,然而他仍不断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因为“爬上山顶所要作出的艰苦努力就足以使一个人的心里感到充实”,因而他又是幸福的。加缪甩的是这个神话英雄的“清醒意识”,这种“清醒意识”既给西西福斯带来痛苦,又造就了分的胜利,因为他的清醒韵味着对痛苦和命运的藐视,加缪的报有作品几乎都是这种哲学观点的形象化阐释。4、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厌恶》作为萨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明显地在传统小说的故事叙述中融入许多关于“存在”的思考,这是它突出的存在主义特色。第3页共19页如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感觉到“厌恶”并最终发现其根源在于“偶然性”,就是说,从定义上说,存在不是必然。一切都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洛根丁的体验和感觉其实是萨特后来在《存在与虚无》和《苍蝇》等作品里表现的思想: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生活的荒谬会使人厌恶。这也是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含义。三、论述。《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出了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作品怎样的思想内容?首先,魔王沃兰德为什么来到人间?实际上,沃兰德在和莫斯科的杂技观众网页时,就开诚布公地讲明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要透过城市外貌改变,看一看“本市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他此行只不过是要莫斯科居民的生活来一次揭露性实验,他揭示出人们通常体面的那个貌似坚强的精神支柱,竟是这样脆弱?于是小说提出另一个问题:莫斯科的精神文化的理论权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为什么应该受那么严厉的惩罚?其实,沃兰德惊怒柏辽兹“不论提起什么,一切没有”的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态度,“从死变灰、一切化为乌有”的没有道德责任感、没有精神皈依的庸俗唯理论势必泯灭掉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造成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精神支柱的行尸走肉的世界。小说出现了一个新的耶稣形象,那么这一精神支柱如何才能在人的心中树立起来?为什么说怯懦是人类最可怕的缺陷?此外,小说还提出为什么永生不死是恐怖的?大师为什么只配得到“安宁”等等。《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2)一、简答。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1)类型化的人物形象;(2)如梦似幻的情节;(3)表现内在的激情;(4)强烈的反差对比;(5)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第4页共19页高雅的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向的理念。《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场面之间、意象之间的衔接常常显得十分突兀,这种大幅度的跳跃并非个别现象,而是贯穿整个诗篇的一个基本特征。《荒原》用典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是相当少见的。《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诗。《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三、论述。《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1)一、简答。第5页共19页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1)视域和主题的变化。20世纪,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作家的,譬如劳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生活的发展与人的异化之间的对立越来越严重,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让的焦虑、困惑、空虚、幻灭形成强烈的反差,两次世纪大战带来的心灵创伤和人们对于传统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怀疑等等。(2)创作理念的变化。20世纪是不稳定的、是浮动的,于是出现了反映这种现实的新创作理念,最突出的就是作品的“向内转”倾向,更关心“心理现实”。(3)方法与形式的变化。诸如变形、荒诞、梦幻、象征、意识流、内心独白、时空颠倒、淡化情节、淡化典型人物的塑造等。2、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象征的人物形象;隐喻性的细节描写;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小说的非情节化;此外他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3、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4、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前)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大会通过的《(前)苏联作家协会章程》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了如下的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前)苏联文学与(前)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三、论述。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葛利高里出身于一个中等小康的农民家里,他乐观、意志刚强,充满青春活力,热爱劳第6页共19页动,富有同情心,他性格的另一面是倔强和富的反抗精神,在他对爱情的态度上看出他维护个性独立的精神。他落后的一面,表现在受了哥萨克传统偏见和落后意识的影响,比如强烈的愚忠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中都有所体现。葛利高里悲剧的根源在于:作为有着独特个性气质的人物,他对个人幸福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与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发生了矛盾,他的追求变成对历史总趋势的对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外国文学专题试题(开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最明净的地区»(D)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C.鲁尔福D.富恩特斯2.«嫉妒»(B)A.娜塔莉·萨洛特B.罗伯-格里耶C.阿达莫夫D.斯特林堡3.《四个四重奏》DA.乔伊斯B.瓦雷里C.里尔克D.艾略特4.«达洛维夫人»(C)A.高尔斯华绥B.普鲁斯特C.吴尔夫D.卡夫卡5.«恶之花»(D)A.托马斯·品钦B.纪德C.海勒D.波德莱尔6.«伤心之家(A)A.萧伯纳B.高尔斯华绥c.罗曼·罗兰D.雷马克7.《母亲》(A)A.高尔基B.法捷耶夫C.绥拉菲莫维奇D.马卡连柯8.《欲望号街车》(D)A.海明威B.斯坦贝克C.德莱塞D.田纳西·威廉斯9.《厌恶》(C)A.加缪B.乔伊斯C.萨特D.奥尼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