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考试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一、名词解释:1、“湖畔派”及三诗人:“湖畔派”三诗人指的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的诗歌主张是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否定技术进步,妄图用中世纪宗法制生活方式抵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他们向往大自然的山川秀色,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和人生的最后归宿。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湖畔派”。2、拜伦式英雄:指拜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是高傲坚强的而又孤独忧郁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对封建强权统治进行不屈地反抗,但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都只能以悲剧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他们就像拜伦自身一样,因此拜伦笔下的这样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3、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他认为在新的时代,文学必须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他提出了新的美学原则:对照。他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4、人间喜剧: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90余部篇幅不等的小说联成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包罗法国社会,尤其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画卷,标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顶峰。主题内容包括:封建贵族的衰亡史,如《古物陈列室》,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如《高利贷者》,资产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的罪恶关系,如《欧也妮·葛朗台》。5、人物再现法:指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多次出现,每部作品只反映人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组多作品连续起来并构成该人物清晰完整的性格发展轨迹。它是巴尔扎克独创的,塑造人物的一种方法,也是将众多作品连接成有机整体的纽带。6、威塞克斯小说:哈代是十九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分三类,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格和环境小说”,哈代小说都是乡村题材,故事发生在他的家乡,但他没有用家乡的真名,统一用“威赛克斯”这个古老的名称。哈代在《远离尘嚣》中,第一次再现了威赛克斯,以后哈代的小说故事发生地点都以威赛克斯为背景,因此,这类故事背景统一,内容页具有相似性,故称为“威赛克斯小说”。7、易卜生小说:易卜生是19世纪北欧文学成就最大者,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代表剧作是《玩偶之家》和《人民公敌》。(知道故事情节,看剧情)社会问题剧:它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在19世纪70-80年代开创的以后总新的戏剧种类(正剧)。它的特点主要是以这类所表现的戏剧冲突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伦理道德或者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为题材。它主要揭发挪威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对挪威资产阶级缺点提出批评,这类剧往往把社会问题放在剧中讨论,向观众揭示其中的意义。8、梅塘集团与梅塘之夜:左拉成名以后建了一座别墅,起名“梅塘”。一批年轻的、志趣相投的作家每周四来这里聚会,由此形成一个文学团体——“梅塘集团”。1879年,有8位自然主义作家在梅塘别墅聚会,商定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各写一篇小说,结集出版,起名《梅塘之夜》。小说集问世后,引起爆炸性的反响,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为有名,使莫泊桑脱颖而出。9、自然主义文学: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它于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也是19世纪后期欧洲最重要的文学思潮,它的创始人是法国作家左拉。1876年《小酒店》的发表获得成功,标志着法国自然主义文学静茹其辉煌的时期。1881-1884年左拉提出自然主义小说应具有的三个特征:一是准确、真实地描写生活。二是英雄人物的缺席。三是小说家要在作品中消失。《卢贡-马卡尔家族》:这部包括20部作品的大型巨著是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从构思至完成,前后历经25年,共计600万字。主要描写“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与社会史”。自然史主要研究卢贡-马卡尔家族的血缘与遗传问题、家族的谱系及遗传。社会史主要通过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盛衰再现第二帝国从政变阴谋到色当投降的历史全貌。10、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又不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最终成为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名称来自于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多余人的形象包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11、新人:屠格涅夫创作了“新人”形象,开创了这个形象的先河。“新人”相对于“多余人”而言,能够超越“多余人”的局限性。“新人”出身于平民知识分子家庭,没有接受过俄国贵族传统文化影响,接受西方科学和务实主义观的影响,性格特点能吃苦耐劳,有生活目标进入现实生活。如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巴扎洛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接着提供了一批“新人”形象。12、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不但表现了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而且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刻同情。普希金《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的中篇小说《彼得堡故事》深化了普希金描写小人物的主题,代表作是《外套》《狂人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则使这一主题又有新发展。13、果戈理:俄国19世纪40年代最杰出的作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世界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的讽刺艺术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加强了普希金奠基的俄国现实主义。他的描写的小人物命运的《狂人日记》和《外套》最为著名。他的作品艺术风格是“含泪的笑”:既批判又同情,既反对又怜悯。针对不同审美对象,这种矛盾的情感侧重点也不同。眼泪和笑声的交集,饱含心酸的戏剧性,加强了果戈里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批判力量。14、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具有“对外不主张用暴力扛恶”、“对内强调道德自我完整”,“整个核心是用基督教的仁爱来改造社会”等观点。简言之,托尔斯泰主义为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二、重点作家作品(大题)1、雨果《巴黎圣母院》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体现?答:雨果通过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他所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分为世俗的和圣灵的两个层面。喀西莫多:外表极丑,心灵却极善,是雨果创造的特有的丑美典型。他的丑震惊了愚人节,使狂欢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爱斯美拉达:内外皆美,是至美至善集中的化身。她的美颠覆了克罗德的所有神学理念,唤醒了没有人间情感的副主教的人性欲望;克罗德出身贵族,从小接受神学教育,是居于神学、经学和教育学知识顶峰的学者。他身为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居高临下,自觉是掌握人们灵魂的人。僵死的科学使他变成了一个神秘主义者,一个道德和理智残缺不全的人。他身上的全部人性被神学和教堂扼杀,没有丝毫人间温情,在他那“迷人”的身躯里隐藏着残忍和恶毒的灵魂。2、司汤达《红与黑》答:于连的形象: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小说取名《红与黑》很大程度上是喻指于连的人生道路和个人追求。于连的一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走过一条这样的道路,即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1)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2)于连的性格是具有矛盾性的。当他要反抗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可是他的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他一方面鄙视贵族阶级的卑劣无能,另一方面又想跻身贵族行列。这种个人反抗很容易导致满足,在加上他性格上的矛盾和分裂,使得他总是陷入泥淖中。(3)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4)在欧洲文学史上,这种个人对社会的反抗,于连五一是最早的一个,他的反抗也使他成为具有强烈悲剧意义的人物。(补充:《红与黑》中的“红”与“黑”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红”指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色军装,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教职人员的黑色教袍,代表封建教会反动力量。书名象征着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提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3、巴尔扎克《高老头》答: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间或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面貌,着重揭露和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主要情节:拉斯蒂涅从良心到野心的转变,受环境的影响大。他在《高老头》中接受了人生三课的教育。第一课逃犯伏脱冷的教导:心变黑;第二课鲍赛昂子爵夫人教导:极端利己;第三课高老头之死:上流社会冷酷无情。《高老头》主要人物:伏盖太太——伏盖公寓主人;高老头——歇业的面条商人;(父爱基督形象);拉斯蒂涅——大学生;伏脱冷——逃犯,外号“鬼上当”;泰伊番——被赶出家门的银行家小姐;米旭诺——骨瘦如的老处女;鲍赛昂夫人——贵夫人,拉斯蒂涅的表姐。《高老头》形象: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1、高老头爱女儿十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2、(见下)《高老头》批判主题: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反衬出社会的残忍。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化。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4、狄更斯《双城记》人道主义精神(2条体现)答:《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一部很有影响的历史小说,以1789~1794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映作者对革命的理解和和人道主义思想。不再是作者一向幽默的风格,而有着阴郁的感伤情绪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双城记》思想内容:*作者以激情的笔触写法国大革命前积压在民众中间愤怒的情绪。*这部作品虽然整个节奏是紧张的,其中也有宁静和充满爱与温馨的场面。充分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揭露贵族的罪恶;暴露革命的残酷;宣扬基督博爱反对暴力.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矛盾)*他真诚地同情受压迫的小人物,揭露批判为富不仁,冷酷无情,自私虚伪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政府机构、各种制度、道德哲学等。*他主张社会改革,但又惧怕革命,他宣传博爱精神和善恶有报的思想,幻想通过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反映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思想情绪。从《双城记》看狄更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1、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至被投入监狱18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2、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小说生动的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工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人民的愤怒、仇恨、革命情绪,描绘了封建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封建压迫剥削所造成的贫穷和饥饿是革命的根源。3、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她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