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导读有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2.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3.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4.中庸;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5.正心;解释端正心性,出处《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和“心正而后身修。”《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正心:使心灵对从外物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与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集中精力而不心不在焉。儒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跟理解。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并且,“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满的精神境界。礼治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很崇拜周礼,主张“复礼”、“为国以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治秩序。孔子提出的“复礼”的办法是“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孔子还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礼治思想与孔子“仁”的思想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关系。儒家传统道德修养观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对儒家修养观中具有永久性、普遍性价值的内容进行继承和发扬,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教育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之基础,并激励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现今社会的问题层出不穷,总的原因是因为教育出了问题。孔子的思想指导我们要谦让,要以诚待人,但现代人教孩子们要竞争,要抢夺。这怎么行,刚开始时竞争,再后来就是斗争,再后来就变成了战争。有谁说现在的那些国际争端不是这么引起的。现在的人们只看到了利益,人与人之间认同那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抛弃了根本的人性问题,所以现在是时候该重新拾起古代儒家思想的时候了。有很多人认为那是过时的东西,但事实不是这样,其实古人是最懂教育的了。每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都亲自带孩子去学堂,并先给孔子三叩首,然后再给先生三叩首,这样孩子一看自己的父亲度对老师这么尊敬,自己怎么还敢不尊重老师呢,这样孩子对学习有了一种严肃感,让他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孔子还教导人们要以诚待人,而且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现代人有多少能做到这些的,每天人们都已多面示人,见到朋友一个面,见到同事一个面,见到上司又一个面,与人交谈是时心不诚,心里总是充满着对周围人的怀疑,心很累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邻里之间互相都不认识,人们对与陌生人沟通充满了恐惧。如果在这样下去,那些以前被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那些感情就都会渐渐消失。如果你用英英词典查respect(尊重)解释它会告诉你“treatothersthewayyouwouldwanttobetreated”用你想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并不是理解。很多人总想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从而凌驾与他人之上。这种思想不应该存在。人们应该重拾起中国的的儒家思想,我们是中国人,怎能摒弃我们自己的文化呢?对国学的认识。国学修身养性,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根本,失去对国学的认识,容易在社会的现代化大潮中失去自尊和自信,所以国学很重要,经典四书五经很重要。国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衰落下来,不能说是民族的悲哀,但这是历史的趋势所在,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相应的需求,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国学无疑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研究国学,从中汲取精神食粮,至于国学的复兴我想应该理性看待,毕竟一种文明的复兴,不是容易的事!“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影响着炎黄子孙!国学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语文”,它是包罗万象,文学,哲学,美学,无不包囊其中。不懂国学或者是不深懂国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中国学者!国学经典众多,既然称之为经典,自然是极具价值,诸如《周易》,《诗经》,之类,不胜枚举。虽然非大家无法深明其理,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朱自清先生有一本国学启蒙的著作《经典长谈》其见解精辟,独到,甚好!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人,连外国人对国学也叹服不已。如此,其价值与魅力不严而喻。我不是学者,更不是大家,故谈国学还是不够资格,姑且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文学方面,可谓精彩纷呈,万紫千红,属诗歌的《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无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属小说的四大名著,《镜花缘》,《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更是说不完,道不尽。属散文的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个人认为当代文学大有穷途末路之势,不是不让人担心的!美学方面,国学经典的辞藻之美,感情之真挚之美,真理之玄妙之美,征服了所有人!史学方面,二十四史是其重要代表。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这样悠久的历史足以让中国人明智。故中国人的历史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综上所述,“国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亦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问。“国学”既然是中国先贤的智慧,作为农村的基层干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接触它,学习它,品味它!简议孟子的人性论。摘要: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这其中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孟子人性论主要围绕着何为人性、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和如何解释善恶现象展开。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提出各自的人性论的目的在于为各自的道德主张寻找一个理论基础,人性论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去少了根基。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即善恶言人性的观点,除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外主要有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无善恶论'”及“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这几种观点涵盖了即善恶言人性的所有向度,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何为孟子人性论的焦点呢。孟子人性论主要围绕:一是何为人性,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亦即他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二是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三是如何解释善恶现象。关于恶产生的原因孟子认为人之恶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人泯灭了善性。不可否认,言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所以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之争的实质不在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其目的在于为他们各自的道德哲学建构寻找一个逻辑前提。人可以划分为身心即生理和心理两部分,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无论是作为类还是作为个体的人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仅有自然属性,但这种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因为这种自然属性孕育着社会属性的种子、胚芽,为人成为人提供了可能性,至于能否成为真正的人还要看能否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获得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特质,在这个阶段人的社会属性尚未确立,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属性之中,第二阶段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不断地把各种社会关系赋予每个个体的人,潜在于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逐渐确立起来成为人之为人的特质,只有在这个阶段人才真正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成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的真正的人。在社会发展观念过程中社会利益以及道德标准总是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从全社会来看存在着利益集团之间争夺利益的斗争和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从个人来看,存在着对欲望的追求和内心的道德意识之间的矛盾,前者是个人的内心冲突在社会上的反映,后者是社会冲突在个人身上的缩影,这些矛盾和冲突时社会变革造成的必然结果,面对这些矛盾相冲突无非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牺牲利益、欲望,遵从道德,其二是牺牲道德,追求利益、满足欲望。根据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认为性在心,注重人的心理情感得出了一心为善的结论,孟子之主性善是把作出第一种选择的人作为人类的标准,把他们的规定性作为对人的类本性,孟子的“四心”是以第二阶段的人为标准的这个阶段的人,其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意识。孔子有“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阐发,对人性的规定是确立人性论的第一步,在这个问题上孟子所探讨的人性是“人”之性,亦即他论人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进行的,他所谓的“人”是一个类的概念、是普遍的人,他所讨论的人性是人一般的本质规定性。孟子所谓人性主要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跟于心”[2],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非常小,庶民失去这点区别,君子保存了这点区别,这点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的基本道德。如果人只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适,而没有得到教化,那就离禽兽不远了。在孟子看来,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只追求感官欲望的满足向禽兽倒退,一个是追求道德的完善,向人的方向发展。孟子看到人既有对生理欲望的追求,又有道德追求,并且将生理欲望追求与道德追求区分开来,他认为生理欲望追求属于外在追求,道德追求为内在追求,欲望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