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专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哲学2.世界观3.物质4.运动5.意识6.意识的能动作用7.必然性8.新事物9.矛盾10.矛盾的普遍性11.实践12.理性认识13.真理214.生产力15.生产关系二、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主要体现在:的统一;的统一;的统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2.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一是;二是;三是。3.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是在和中进行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4.意识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5.联系是指之间以及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6.我们在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即要反对只强调矛盾的,忽视矛盾的,又要反对只强调矛盾的,忽视矛盾的。7.实践具有、、。8.真理和谬误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它们的对立是在基础上的对立,因而它们具有的基础。9.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的有力杠杆,是推动的最高意义上的。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即,共同构成一定的,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世界观2.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是()A.思维是否能反映存在B.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C.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D.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33.唯物主义经历了()个历史形态。A.四B.二C.五D.三4.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经院哲学C.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7.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的()A.实物性B.发展的规律性C.内部的矛盾性D.客观实在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A.正确的原则B.领导者的意图C.人们的主观愿望D.客观存在的事实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10.从意识的对象和内容来看,意识是()A.对物质世界的反映B.是人脑的机能C.是自然发展的产物D.是人脑的属性11.关于“狼孩”的记载从反面证明,意识是()A.社会的产物B.仅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C.语言的产物D.单个人的产物12.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4A.人脑的错误判断B.人的主观想象C.客观世界D.落后的思想意识1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了()A.它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世界上的事物是矛盾的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多变的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指()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B.事物对立面的又统一又斗争C.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事物发展过程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统一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移或变更16.“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所讲的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17.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A.质和量B.肯定和否定C.运动和静止D.量变和质变18.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19.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试验20.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5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22.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受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23.真理是客观的,是指()A.真理是认识的对象B.真理是客观存在C.真理是有用的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属性B.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C.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D.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25.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物和物的关系C.人和物的关系D.人和自然的关系26.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本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即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客体就是客观自然界27.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上()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B.人们在生产中的互助合作C.生产资料公有制D.按劳分配29.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由于()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6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统一30.阶级产生的根源是()A.原始氏族之间战争和相互掠夺的结果B.原始公社内部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C.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D.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四、多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A.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D.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E.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有认为()()()()()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内部存在矛盾C.意识具有能动性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E.世界是运动发展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B.培要的经验论C.狄德罗的唯物主义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E.康德的认识论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E.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5.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7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体间的空间位置未变D.一事物还未转化为它事物E.事物还没有发生根本质变6.根据意识能动作用原理,下列正确说法的是()()()()()A.知识就是力量B.理想是前进的灯塔C.志不强者智不达D.恒心是目的的最近值E.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7.下列命题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D.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E.天空出现慧星预示社会要爆发战争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D.量变和质变没有明显的区别E.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9.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A.个性中包含共性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81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表明了()()()()()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矛盾运动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D.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E.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1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E.真理是由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客观精神1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D.它是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14.生产关系是一种()()()()()A.人与人的关系B.物质关系C.思想关系D.经济关系E.政治关系15.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B.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决定因素C.区分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D.区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E.衡量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标志五、辨析题1.在哲学发展史上,不仅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且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9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意味着哲学科学体系的最终完成。3.原子是物质最小、最后、最简单的结构单位。4.思维是一种没有物质的运动。5.所谓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新颖的、为大众所欢迎的事物。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8.真理的价值是永远不变的。9.在人类社会中,劳动对象是不断变化的。10.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作出变革。10六、简答题1.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是什么?3.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伟大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什么?6.如何识别新旧事物?7.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形式?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七、论述题1.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2.试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及重要意义。3.试用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大专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2.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6.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反作用于客观的活动和能力。7.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可避免、一定会发生的趋势,它是由事物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8.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119.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0.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存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2.理性认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