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一、文论□转折期[四十年代文学格局中的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关系重组][现代观念自民国传承而当代文学的转折是观念的转折]·第一次文代会1949.7毛泽东主持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起点延安文艺顺其自然的产物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把文学关起来革命思维战斗功能教育人民延安文艺:文学工具论文学对于政治的工具性地位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变革和断裂文艺界斗争-文艺批评推崇自我判断、控制、审查的主体左翼文学:革命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强调文学的工具性和阶级性延安文学是当代文学的前身当代文学是延安文学的延续·批判武训传[1951年]意在整合全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批判胡风文艺思想[1955年]胡风:国统区文艺思想领袖强调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家主体价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社会历史的批评方式强调典型性和阶级性·新写实主义要求真实[写实主义核心]且正确[符合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革命需要]内在矛盾作者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无法如实进入文本·人民文学人民与敌人的概念强调人民性、政治性、阶级性区别的人的文学(强调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独立平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遵守社会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化和阶级性不同于现实主义对真实性和逼真性的要求被政治偷换了概念□启蒙期·第四次文代会1979.10邓小平主持其讲话虚化了政治正确强调人民、艺术主题潜移默化不再是政治和工农兵在一定程度上把文学“放了出来”不可逆转的自由最后一次高强干预·周扬晚年的纠编失败1983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问题马克思体系的核心是人为文艺注入人道主义失败二、小说□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其目的在于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统一思想、打造政治合法性其创作在意识形态上马哲为指导、强调阶级斗争和战斗性、充满战争思维其问题→丧失独立性和真实性,单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学异化关注阶级性和党性、忽视人性→作家主体经验的缺失:当权者对“生活”合法性[工农群众]的界定所导致红色经典中关于人性的叙述裂缝是值得挖掘的[叙事的地雷]·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叙述的地雷人性的裂缝对个体性的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语境的影响却洞见了人一部分灵魂的秘密·柳青《创业史》[梁生宝梁三老汉]创作来源并非是自己的生活而体验生活的产物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对现实的把握过分依赖时代政治的规范夸张阶级属性突出政治特征缺乏独立思考内在矛盾:既表现了生活真实又存在概念化和虚假的问题·杨沫《青春之歌》[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缺乏主体经验臆想语言翻译腔·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刘世吾韩常新赵慧文]实际表达的是生活对人的干预,一种已经高度僵化的体制对个体生命的禁锢和抹杀·浩然《艳阳天》将阶级分析创作方法进一步极端·孙犁《山地回忆》非自由的作家却最大限度地融入了人性的思考诗化的小说经不起推敲淡化了人与人情感的可能性·茹志鹃《百合花》反右之际超越文本的价值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善于正义的追求和期望时代的苦闷和文学的慰藉·邓友梅《在悬崖上》·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八十年代文学[理想主义、启蒙的特征社会责任关心政治]·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儿女们》八十年代文学的前奏现实主义的恢复和启蒙新话语的诞生把伤痕轻化为一种情绪转移愤怒而未能继续挖掘为政治寻找替罪羊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反思文学古华《芙蓉镇》王蒙张贤亮经过伤痕文学的讨论向更深处反思现实主义的深化·寻根文学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试图跳出意识形态层面从文化中寻找到文学之根关心文学背后的东西不满于社会的孱弱而去写原始刚健的东西理解偏颇缺乏当代性最终只是文人的一种浪漫想象·改革文学蒋子龙书写改革现状揭露改革带有人治色彩而非制度力量清官情节·先锋文学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莫言格非关心文学自身的东西,如语言、文体、叙事等强调文体的自觉重视虚构性现实主义的走投无路极大地受到外国译作和西方文艺观念的影响模仿性在中国当代文学语境下有先锋层面置于世界层面则缺乏先锋性语言上的翻译体缺乏优秀的汉语写作·张承志《黑骏马》标志整个文学叙事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命运进入平凡人的生活小说趣味性不高审美和人格气质方面不成熟回族人民族主义倾向·阿城《棋王》叙述个体生命温饱与精神追寻观念背后的事实由内心底部的黑暗产生的裂变系列作品体现的叙事和写作的模式化问题·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沈从文弟子贴着人物写隐藏的叙述者并非粉饰太平,而是通过写光明的方式与黑暗形成互文浪漫主义的写法写给刚刚经历过黑暗的人们通过塑造乌托邦、描绘真善美进行控诉□九十年代文学[市场化特征宏大关怀消失经济支配]·新时期→后新时期宏大关怀消失阅读群众流失市场凋零宏大题材下滑到市民趣味和机制追求符合大众审美趣味市场经济与市场化的影响关于丧失人文精神的讨论八十年代的现代性写作是未完成的,因而九十年代的后现代性是不合时宜的现代性追求仍然亟待完成作家应当承担起这一使命·余华《现实一种》《活着》缺乏独创性深受西方译作影响翻译腔语言贫乏糟糕活着标志余华写作的成熟探索生存的意义面向市场的创作·王小波《黄金时代》杰出的想象力叙述的情感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有理性的绝对信仰不依靠深刻打动读者经验主义写作的三、诗歌□第一代·政治抒情诗教育人民工具性革命性·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设计意识:追求效果力量和冲击《放声歌唱》·郭小川《在社会主义高潮中》政治抒情诗的代表意识形态化观念的文字化形式化《望星空》异化和反异化的博弈知识分子个人视角的一面良心与理想表达自我的困境复杂性和分裂性(内心→诗歌)《致大海》·生活抒情诗本质与政治抒情诗一致是政治抒情诗的一种·李瑛《戈壁日出》新时代的审美倾向和精神提示统和生活抒写的细致话语和革命时代的宏大话语·闻捷《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诗集)《金色的麦田》《苹果树下》以某种形式和话语获得行为的“合法性”·新民歌新是政治的动员和内容只保留民歌形式实质是反民歌伪民歌《红旗歌谣》颂歌被挪用的概念与形式□第二代·朦胧诗相对于政治抒情诗简单、透明、政治正确而情绪激昂的写作而言适应当代人的复杂意识而摒弃话语和思想上的单纯主流还是有价值关切甚至政治关切的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工具性对抗意味·北岛《回答》·顾城《一代人》□第三代·依附→独立第一代和第二代诗人是不同政治话语下的同类表达诗是公共的、宏大的、外在的第三代诗人认为语言表达才是诗的归宿和目的诗是个体的、细小的、内心的·韩东《你见过大海》诗歌宣言强调基于自我感知基础的语言表达不被文化沉淀所阻碍《你的手》《有关大雁塔》卓越的对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