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B卷)Ⅰ卷选择题1.(2014·茂名二模)下列与基因相关的知识描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B.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基因重组可能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D.目的基因只能从相应环境生物细胞的DNA获取2.(2014·北京卷)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3.(2014·江苏卷)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4.(2014·安徽马鞍山一模)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过程②中逐代自交,那么自交代数越多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B.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同,③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C.育种过程②⑤⑥中需要进行筛选,筛选不会改变任何一个基因的频率D.经过①和⑦过程培育的品种和甲、乙品种基因型不同,但是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5.(2014·潍坊高三质检)用二倍体早熟易感病茄子(aatt)和四倍体晚熟抗病茄子(AAAATTTT)为材料,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熟抗病茄子。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取四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二倍体植株AATTB.基因型aatt与基因型AATT植株杂交,可以从F2中直接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C.取B选项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种植C选项得到的植株,成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6.(2014·江苏卷,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7.(2014·海南卷,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B.4∶4∶1C.1∶2∶0D.1∶2∶1Ⅱ卷非选择题8.(14分)(2014·北京卷)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__经___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2)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___。(3)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_________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_________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9.(13分)(2014·山东东营第二次模拟改编)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针对玉米的不同性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1)已知玉米非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b)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2)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下图所示。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可采取自交产生F1的方法。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3)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4)已知玉米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丙小组为了探究纯合高茎玉米植株所结果穗的所有子粒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他们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的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结果发现子代植株全为高茎,由此他们判断该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们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是改进的实验设计思路,请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思路:①用高茎玉米果穗上的全部子粒作亲本;②单独隔离种植(或自交);③分别观察记录子代植株的高矮情况。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纯合子;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全为杂合子;Ⅲ如果部分子粒的后代全为高茎,另一部分子粒的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该玉米穗上的子粒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10.(13分)(2014·青岛检测)玉米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需在花期进行套袋和________等操作。若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2)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4)为了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实验: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11.(8分)图1和图2分别表示甲、乙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与图1中的染色体相比,图2中的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图1中染色体上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与控制棒眼性状的基因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2)图1中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一定能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点)。(3)果蝇的灰身性状和黄身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让一对杂合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发现子代中灰身∶黄身=2∶1,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类和果蝇都是XY型性别决定,人类、果蝇的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性别性染色体人类果蝇XY雄性雄性XX雌性雌性XXX超雌性超雌性(不存活)XXY雄性雌性XO雌性雄性XYY超雄性雄性①人类男性的性别取决于是否含________染色体,雄果蝇的性别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女性色盲患者,其双亲色觉正常,该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最可能与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有关。专题09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B卷)1.解析: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可能改变1个或多个氨基酸;同一物种若存在地理隔离,则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此时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基因重组中交叉互换会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目的基因可通过逆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进行人工合成。答案:C2.解析:病毒侵染兔种群,一般抗性较强的个体会保留下来,抗性较弱的个体会死亡,病毒感染确实对兔种群的抗性起了选择作用;毒性过强的病毒容易导致宿主的死亡,那么没有宿主病毒也不可能长期大量增殖存在;毒性过强或者毒性过弱都不利于彼此维持寄生关系而长期存在,中毒性病毒的比例升高并非是兔抗病毒能力下降而是一个相互选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宿主之间的媒介,在二者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答案:C3.解析:抗生素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细菌的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也存在抗药性的类型;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时,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的繁殖,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致与疫苗无关。答案:B4.解析:由图可知,①②为杂交育种,①③④为单倍体育种,①⑧为基因工程育种,①⑦为多倍体育种,⑤⑥为诱变育种。杂合子连续自交,随自交代数的增加,纯合子的比例逐代增加;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筛选过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甲、乙品种为二倍体植物,经过①和⑦过程培育的品种为四倍体植物,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杂交后代是三倍体,由于三倍体植物不可育,因此二倍体与四倍体间存在生殖隔离,为不同的物种。答案:A5.解析: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A错误;基因型aatt与基因型AATT植株杂交,由于抗病是显性,不能从F2中直接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B错误;取B选项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D错误。答案:C6.解析: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A错误;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便不利隐性基因的表达,B错误;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