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加快旅游资源转变 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0期莲花湖管委会党政办公室时间:2009年7月10日加快旅游资源转变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根据通川区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为研究和探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向旅游业转变,切实把区三届二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谋划为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推进旅游风景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我委调查研究、分析汇总,调研情况如下:一、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战略意义从我委现实情况看,根据莲花湖旅游风景区的定位和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调整农业种植业为现代立体观光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城镇化。城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形式,是旅游业推动的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既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破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向旅游业转变,是融合城乡文明的重大举措;根据我委2008末统计数据显示,自2002年成立与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以来,随着旅游业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动力逐步由农业向旅游业、服务业转移,城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为推动我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作为旅游风景区的莲花湖,全系农业人口,还有9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还不到10%,作为整合城乡资源的大平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载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桥梁,农业现代化、旅游化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必将成为我委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举措。全面建设面向达州,创建一流山水旅游风景区,实现“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目标,必须把加快农业向旅游业转变,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我委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的突破口、切入点和重要战略平台。二、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02年成立莲花湖风景区以来,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农业向旅游业转变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一)规划滞后制约着建设。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是2003年进行制定修编,上报未能批复。使得建设难以有序开展,贻误了发展机遇,制约着城市发展。由此带来区域规划、功能规划无法体现。(二)乡村旅游业建设水平低、功能弱。作为新兴的旅游区,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利用。建设的水平、发展的速度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标志性、休闲性景观少,品位不高,文化含量低,开发建设方式落后,以零星建设为主。旅游风景区的经济社会的拉动力弱、整合力不强。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商贸流通业支撑作用不强,旅游产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培育不足。(三)建设投资模式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步伐不快,市场化运作程度低。(四)管理体制不顺畅。莲花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承担乡镇职能,无法对旅游建设进行有序管理,城市管理的权责不明,违法建设拆迁难度大。三、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根据调研分析,结合思考,我委确定了“三三四五”工作目标,着力建设“三个集中”(完成旅游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实现“三个覆盖”(实现组通硬化路全覆盖,充分就业社区全覆盖,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全覆盖),推进“四个转变”(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农民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达到“五个明显”(旅游风景区旅游业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让居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一)坚持规划先行,把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做“优”一要树立全域理念,重视区域规划。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聚合能力强、宜人宜居的山水生态型旅游风景区发展目标,根据高起点、前瞻性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完善总体规划,规划延伸到居民集中居住区、产业集中发展区,突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错位发展,并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统筹解决资源重复和分散配置的问题,实现在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二要突出抓好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抓紧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基础建设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并搞好各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好“三个集中”的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以城乡一体化带动功能一体化。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着重加强对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同时,要做好水电气、通讯、环保、防洪、绿化、防震减灾、文化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适应发展的需要。三要严格实施城市规划。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风景区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有序地进行建设与管理。(二)坚持突出重点,把旅游业规模做“大”一要尽快做大优势旅游业园区。建设优势旅游业园区,是构建“三个集中”的关键之举。要以水、电、气、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建设优势旅游业园区框架,打开发展空间,探索成立股份制公司,鼓励农民以土地换股份和集体统一经营等模式集中财力,整合资源,以建设优势旅游业园区;结合道路建设,一步到位,高水平建设优势旅游业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具有川东民居文化内涵的花果观赏型和景观型农家乐。二要交通先行构筑旅游风景区骨架。首先,要强攻主动脉。加快建设6公里旅游观光道路,形成环湖旅游观光道路网,拉近风景区各景点和农家乐的空间距离。其次,新建石莲花社区4组至5组2公里公路;拓宽硬化2.6公里石余公路;续建硬化石莲花社区6组至3组2公里张四路,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使风景区道路真正形成环状循环、连贯顺畅。三要尽快启动沿湖农家乐、景点、农民集中居住区排污管道22公里,污水排放点11个,处理站1处。(三)坚持产业支撑,把风景区实力做“强”一要合理搞好产业布局。根据旅游风景区发展前景和区域经济特色,突出产业功能,编制规划,推动优势旅游园区产业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集群集聚,统筹发展、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园区布局规划,加强园区发展规划,农业、旅游项目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二要积极培育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和立体农业开发,将引资、引市场、引管理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向相关部门打捆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并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逐步形成环湖公路沿线乡村旅游走廊产业带。三要大力规范、整顿旅游经营秩序,提升服务水平,结合城乡综合整治的契机,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着力从制度上规范旅游业经营行为,制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星级农家乐评审办法》,明确旅游经营的服务场所、设施、就餐环境、垃圾污水处理、油烟排放的基本要求,促进旅游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加快旅游业发展。(四)坚持体现特色,把旅游品位做“高”强化品牌建设,开展划船、垂钓、观花、尝果、农事体验等活动,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建立“学堂农园”、“生态教育”,陈列农耕器械,提高旅游文化内涵;制定旅游宣传促销方案,制作宣传资料、光盘、画册,包装提升旅游产品,推出品牌。实行市场化运营,滚动发展。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强度投资,打造生态绿地系统,营造碧水绿树景象,彰显莲花湖山水特色的鲜明个性、独特魅力。全力打造山水型、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旅游风景区,争创城市名片。(五)坚持统筹建设,把旅游区功能做“全”一要抓好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统筹建设。按照旅游风景区建设发展的要求,统筹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实现同城共享。二要统筹推进现有底劣农家乐改造,巩固提升现有旅游景点和40余处农家乐,培育花卉、果树、整治美化房屋、道路,配套标识牌、说明牌设施,打造具有川东民居文化内涵的花果观赏型和景观型农家乐。。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结合整治改造,扩大绿地面积,改善人居环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二是编制“中心村”项目规划,着力打造统筹城市中心村建设,拓展统筹城乡发展平台,对土地严格监管,整合农宅,折除违建,盘活土地资源。在石莲社区7组、邱家店社区4、5组规划100亩土地,探索农民以宅基地换新型民居跨社区修建房屋的新模式,使禁建区农民和分散居住农民向集中区迁建,开发土地集约化。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实施集中居住区景区化、标准化、特色化,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与城市接轨。增强集中居住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村民身份、待遇的转型,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带来的成果。三要统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幼儿园、社区医疗服务站等公共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统一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六)坚持改革创新,把管理机制做“活”一要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首先,实施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战略,用好、用活、用足“四块钱”:即招商引资、引进外面钱,争取国债和省项目资金、争来上面钱,盘活资产、激活闲置钱,启动民资、聚集零散钱,打造建设的“资金水库”。其次,按照“土地支撑融资、融资支撑建设、建设支撑发展”的原则,善于经营土地,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第三,同时按市场化原则,把产业项目建设推向市场,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加快建设步伐。二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对规划区内的村民,根据本人意愿申请办理常住户口,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三是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力度,构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换社保,农民变市民”的新体制,克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体制障碍。鼓励农民以户为单位,通过同时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整体置换城市的社保受益权和经济适用房;变现土地收益,通过宅基地复垦和异地跨社区安置的占补平衡,增加集约化土地和资金来源,变现农用土地的长期收益,弥补社保和经济适用房的资金缺口;认真落实移民后扶,农民低保政策。确保解决农村困难人口1500人,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四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探索推行城市管理新模式,集成各种管理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变粗放低效管理为精准高效管理,变突击式管理为常态化的细节管理。坚持条块结合,分清事权职责,下放权力,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充分调动积极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推进向旅游业转变难免会遇到新问题、出现新矛盾,必须在解放思想中破难题,在总结实践中走新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固有的思路、过时的观念、落后的体制,放开手脚,敢走新路,以思想的解放、超前的理念,破解建设中的难题。要锐意改革创新,打破落后的工作程序,提速提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程序性办理事项允许先干后办、边干边办。在战役实施、战术组织、具体项目上,要有工作时间表,实行问责制,做到启动一项,建成一项,不搞“面子”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建设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重点工程,向群众描绘出未来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迅速形成建设的强大声势、态势和气势,使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在建设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努力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确保建设顺利推进。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