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建设现代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对发展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现代畜牧业实现途径中图分类号:F316.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现代畜牧业。当前,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现代化新型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为畜产品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实现畜产品的价值等,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08~2014年度四川统计年鉴数据,基于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来探讨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1.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及基本特征1.1现代化畜牧业的内涵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基于国内学者对现代畜牧业形成、发展和内涵、本质特征的认识,现代畜牧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畜牧业而言,代表当前畜牧业发展先进水平的综合的、发展的概念。现代畜牧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立足于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持续高效的产业。它是以商品性生产为主要特征,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和高效管理为基本动力,高度商品化、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1.2现代畜牧业基本特征在人类畜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原始畜牧业阶段、传统畜牧业阶段和现代畜牧业阶段。现代畜牧业的特征是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即专业技术服务社会化、信息流通社会化)。现代畜牧业的高级阶段是以高生产能力和高劳动生产效益为特征。现代畜牧业发展是对传统畜牧业不断改造、继承和发展的变化过程,既有对传统性的合理继承,又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殊体现。现代畜牧业不同于传统畜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度商品化、市场化;生产和管理科学化、知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产品质量安全化;决策管理信息化。同时,用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使得现代畜牧业具有了所在时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征,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内容和要求。所以现代畜牧业不会停留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将不断向前发展,会有新的衡量标准,也会赋予现代畜牧业新的内涵和特征。2.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2-2.1畜产品综合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较快2.1.1畜禽存栏数量2014年出栏生猪、牛、羊和家禽分别为9911万头、417万头、2903万只和14亿只,同比增长5.2%、5.85%、5.85%和8.25%。2.1.2肉蛋奶产量2014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9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741万吨,增长5.16%)、186万吨和65万吨,同比增长6.06%、8.62%和5.45%。2.1.3畜牧业产值水平2014年,四川省畜牧业产值和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四川省全年畜牧业总产值为1317亿元,占全国的9.66%,占农业总产值的51%。2014年全年畜牧业总产值1942亿元,同比增长47%,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畜牧业在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2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四川省牛羊肉比重上升,牛奶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全省出栏肉猪、肉牛、肉羊和家禽分别为9454.7万头、392万头、2783万只和13亿只,同比分别增长6%、6%、8.5%和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025万吨、171万吨和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2%、6%和10%;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131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1%,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增加50元以上,畜牧业成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2.3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畜禽词养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的两轮驱动下,我省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传统家庭养殖业逐步分化,一些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农户由兼业养殖向专业养殖发展,规模化养殖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作为川内最大生猪基地的成都市,规模养殖场已达到1500个左右,规模养殖比重由34%上升到57%,其中万头以上的养猪场由2013年的九个猛增到目前的101个,年出栏生猪1095万头,猪肉75万吨,占全省总量的1/8。2.4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完整的兽医体制改革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全省21个市(州)125个县(区、市)出台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文件,已有4369个乡镇实现了“独立建站、三权归县”,47902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全省建立了一支职责明确、装备先进、技术一流、工作扎实的防疫队伍,防疫屏障、防疫监督、疫情监测和疫病控制四大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兽医体制改革政策体系。2.5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川猪市场声誉不断提高全省扎实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饲料、兽药等投入品在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强化养殖过程监管,在全省146个县(市、区)开展牲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生猪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达到98.01%,规模场达到100%,4887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在全省178个县实施“放心肉”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优势日益显现,川猪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得到提高。3.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1畜牧业产业组织程度低、规模小,承受风险的能力弱-3-目前,四川省畜牧业产业组织主体(无论副业养殖户还是养殖专业户)与国外畜牧业相比,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的问题,风险承受能力弱,阻碍了一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虽然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畜牧业产业组织程度低的一些缺陷,但由于产业化经营仍属新生事物,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所占份额比较低,大多数农户要独自面对市场,进行自产自销,再加之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可信度低等原因,使农民处于不公平的交易地位,市场交易成本必然很高。因此必须加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新,使之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休,以提高农民畜禽饲养的组织程度。3.2畜牧业生产结构趋同,导致低水平、低层次的结构性过剩我省广大农村普遍养殖猪、鸡,养殖结构单一,在同一区域内饲养的畜种、不同区域之间畜禽的结构呈现趋同,导致市场、原材料的不必要的过度竞争,使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受到限制,不能有效带动养殖业的发展,致使畜牧业生产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导致低水平、低层次的畜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某些畜产品生产的相对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3.3牲畜品质总体不高我省农村猪、鸡养殖普遍存在“重养轻食”,不合理供料,不注意畜禽的生长环境,致使生长慢,疾病多;农村各养殖场长期高度分散经营,畜群近亲繁殖,种畜更替难,导致牲畜品质退化,不能有效进行家畜品种改良,家畜品种单一呈逐渐退化状态。3.4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现代畜牧业的大发展,需要加工业做坚强的后盾,更需要加工企业龙头的带动。四川省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靠省内自身消费和出售初级畜产品为主。乡镇级屠宰场基本上都是初级加工企业,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而且产品不能外销,严重阻碍了畜禽产业的做大做强。畜禽的肉食加工也是一些小作坊,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4.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笔者认为,我省现代畜牧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依靠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联合,走贸工牧一体化的路子,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1不断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着力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把畜牧业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小生产同多层次大市场有机结合,并向专业化的规模经营转化。我省各地已出现不少适度规模的养殖专业户、专业村、镇,采取“以场带户”、“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以优质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区域化养殖、专业化生产、现代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格局,逐步丰富畜牧业的生产结构。4.2以“优质、安全、生态、高效”为目标,不断推进牲畜品质的提高4.2.1稳抓品种改良推进畜牧业向优质型转变,畜禽品质的优劣、养殖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良种化程度的高低。针对我省部分地区“畜群近亲繁殖,种畜更替难”的现象,抓好畜禽品种改-4-良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基础环节。一要推广品质好、饲料报酬率高,生长周期短的优良品种,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力争使畜禽品质品种得到全面提升。二要加强种畜禽场建设,依法强化种畜禽管理,做好引种、培育、推广工作。4.2.2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重视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畜牧业向安全化转变,畜产品安全是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一要加强养殖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从源头保证畜产品安全。重点规范养殖户用药,坚决查处使用药物的违法行为。二要加强对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假劣饲料和兽药的违法行为,规范和整顿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市场。三要切实搞好动物疾病防治和畜产品检疫,从源头上杜绝对畜禽危害较大的动物疾病的流行与发生。四要科学选址,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建立畜牧业循环经济。一方面要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秸秆氨化,促进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实行草田轮作,推行冬闲田种草,发展草食畜禽,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根据种植面积和有机肥料的消纳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场的规模和定点,鼓励畜禽场对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一批利用养殖场粪污生产沼气和有机肥项目。通过秸秆综合利用、粪污利用、变废为宝,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4.3坚持科技兴牧,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推进畜牧业向技术型转变,科技兴牧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出路。相对于其他农业产业,畜牧业更需要科技的支撑,产业的开发需要高层次的人才。针对部分农户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广大养殖户,推广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变农村的卫生习俗和养殖习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导养殖户走专业饲养的路子。另一方面要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畜牧兽医适用技术,提高其服务水平,要加强对畜禽屠宰加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动物疫病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逐步推行屠宰加工人员上岗许可制度。最后要加强同川内农科高校的联系,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推广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4.4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畜牧业向效益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效益经济,发展现代畜牧业更应注重经济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畜产品深加工,引导农民组建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减少养殖消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要大力推广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等工业饲料的科学饲喂技术,充分发挥饲料的最佳效价作用。二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积极开发和推广秸秆存储、氨化和微储饲养技术,因地制宜开展种草养畜,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三要适时出栏,获取最佳的料肉比。通过这些有效途径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4.5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防疫疫苗经费、免疫注射牲畜存栏情况及免疫登记汇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支出应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