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课题调研报告总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大学城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调查研究大学城的建设成为大学生扩招、高等教育扩大化的必然结果。它开辟了一条教育资源共享、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化的道路,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结合起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是一种理想的“集约化”发展道路。1然而在大学城高速扩张的背后,人们往往忽视了大学新环境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对大学生培养的挑战。其中,新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文选择了从“大学城”的视角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以期为正在逐步完善中的大学城建设和大学城教育模式提供一些借鉴。一、论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以往研究的简略回顾不管人们对兴建大学城是赞成还是反对,大学城环境如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既成事实。随着众多高校入驻大学城,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大学城环境的同时,也优化着大学城环境。大学城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实践,得到了理论界一定程度的回应。通过对期刊论文网(cnki)上相关论文的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只有7篇论文直接探索了大学城环境下思想着政治教育问题2,而相当多的相关论文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方春平伍世强《大学城校区学生思想状况特点》,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NO.9,2072这7篇篇论文是张铃:《“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4-26页。周青利:《构建大学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新乡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第66-68页。许冬琳:《试论大学城模式下思想着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与2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专著和教材中,尚没有对大学城环境开展专门研究。可见,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对大学城环境有所忽视,使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一是大学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叫停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此相应,理论界对此的态度也经历了从赞成到反对的转变。过多的负面评论、过多的情绪性观点影响了学者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大学城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熟知,熟知非真知,同时研究大学城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要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薄弱的研究现状,在增加研究难度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如果我们研究得法有力,将会使理论创新的余地变大。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在理论上形成创新成果。以往7篇论文的研究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大学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研究,第二类是对大学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第三类是对大学城生活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这三类研究有共同的研究模式,这就是遵从“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例如,《“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文指出,大学城的发展呈现出社会性、共融性、实践性、竞争性等新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市场、公德、合作、实践、竞争、主体、创新、成才、创业、法制十个意对策》,《科技信息》,2008年第16期,第552页。姚永平等:《高校新校区网络思想教育的现状及措施——以重庆大学城4所高校调查为例》,《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66-168页。傅晓斐韩巍:《长情大学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09年第3期,第33-36页。江先锋等:《松江大学城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题与对策》,《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7-89页。林丰:《浅析大学城高校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大众科技》2009年第5期,第185—186页。3识,这实际上论述了大学城环境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大学城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经营性、实践性、共建性、局限性等新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德育新体系、育人新格局文化新氛围教育新框架,这实际上探讨了大学城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正因为直接研究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必须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持,以扩大研究视野。我们认为,对大学城建设本身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大学城环境的特点及趋势;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可以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这样,我们的目光就自然转向大学城建设的理论成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关于大学城建设的理论成果比较丰富。比如,关于大学城资源共享问题的研究、关于大学城与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关于大学城建设中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在学术界的努力下,已经初步系统化,其中的理论亮点引人瞩目。学术界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优化与开发,总结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中山大学李辉教授的创新成果有:发现现代社会新生的环境因素包括虚拟环境、竞争环境、风险环境系统探讨环境适应和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电子科技大学戴钢书教授的创新成果是:找到环境与人之间的中介机制,建立环境、人的素质、思想3张铃:《“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4-26页。4政治教育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等等。适当借鉴一点理论成果,对本课题应该有所裨益。4(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发展过程中的大学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受到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指出,环境和教育对人起改变作用,而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教育者本人一定是是受教育的,三者统一于不断变革的社会实践。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改变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环境也处于永无止境的发展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的、动态的要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不能不关注环境的变迁。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现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尤其是影响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解不能是泛化的、僵化的和孤立的,要充分认识它的育人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等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强化、导向、感染、约束等功能,具有自发性与导向性并存、渗透性与驱动性共生、直观性与感染性互动等作用特点6。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快速变化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依据其外延和内涵可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4参见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李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6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01年,第242-247页。5庭环境。社会环境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学校环境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校园学习环境、校园生活环境、校园精神环境和校园物质环境。竞争环境、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和风险环境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生的四个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竞争环境得到强化,从宏观上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文化竞争,到微观上的学业竞争、求职竞争、发展竞争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新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为积累、制度制造风险的社会,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精神风险突发,其发展就意味着风险及其积累。当代大学生在全面发展中面临学习风险、择业风险、思想价值取向风险、网络诱惑风险,这些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对照,是现代社会的网络信息和网络生活环境。现代社会通过国际互联网等载体生产和传递海量异质的信息和知识,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而言,既是其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也造成其成才不可避免的困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广泛的有益的影响的,也对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7大学城环境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变迁而新生的又一个重要环境要素。不管人们对大学城的看法如何,大学城环境作为客观事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和正视。实际工作者在大学城环境下发挥主体能动性,积累、创造了7参见李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6页。6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有必要把相关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指导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改进创新。因此,依据从以往研究中提炼概括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开展大学城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生环境的大学城及其特殊性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这种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就是大学城(UniversityTown),可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为高等教育提供生存发展的适时的充足的物质与精神资源。国外大学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成,另一种是主动构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城开始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大学城以大学为主体,政府、企业为主要投资者,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办学新模式。这种高等教育模式是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的产物,也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校企合作的崭新模式。这一创举及时地为高校扩大招生创造了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大学城在全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但是众多高校大学城进驻大学城,大学城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何做好大学城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崭新课题。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提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7育事业的目标。福州大学城的建立和投入使用,为我省和全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进驻大学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面对大学城对德育工作者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努力探索,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使福州大学城真正成为培育人才的教育园区。福州大学城总体环境呈现三大新特点:一是大学城格局的开放性,二是大学城资源的共享性,三是大学城育人的合力性。福州大学城总体环境也面临三大新矛盾:一是大学城格局的开放性与地理位置闭塞性的矛盾;二是大学城资源的共享性与高校壁垒性的矛盾;三是大学城硬件设施的现代性和文化断裂性的矛盾。上述新特点、新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城内一切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在与特殊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任何试图脱离生活、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三)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学城特有的优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大学城特有的不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通过强化机制、中介机制发生的。1、大学城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大学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整体环境,具体包括物质、制度、文化、网络、竞争、风险等诸多层面的要素。第一,大学城物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基础性作8用。大学城以其物质环境的优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首先,硬件设施健全、现代化程度高。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支持下,丰厚资金的投入保证了大学城的教学、生活设施的完善与健全。在这里,教学设施、文化设施、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绿地和公园环境优美。有一流的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体育馆、素质拓展中心,以及现代化的计算机房、语音室,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其次,大学城大学校园集中、开放式的构造。作为一种社区环境,开放性是大学城的突出特色,是大学城永恒魅力之所在。大学城向社会开放,撤除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促进了大学与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