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期末试卷6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试卷(第1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2、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______、一是_____。4、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__出现。6、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也就是_____与____的关系。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A教育目的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目的2、课程3、启发式4、榜样示范5、美育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4、如何培养班集体?六、分析论述题(共25分)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52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10分)《教育学》第1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一、填空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4、奴隶社会初期6、教育、发展8、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二、不定项选择1AC2B3ABCD4ABCD5D6C7C8A9AB10C三、判断并改错2、正确。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四、解释名词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2、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为学生设置的各种活动及其安排。它不仅包括各门学科及其进程,还包括有计划的所有其它教学活动及其安排。3、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4、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5、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五、简答下列各题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六、分析论述题1、提示: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2、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教育学》试卷(第2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_____》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国末年,比欧州昆体良所著的《_______》约早___年。2、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_____、______和______的教育。3、对年轻一代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4、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5、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6、备课的细节各科教学尽管有所不同,但备课必须都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组织教学是()。A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B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C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2、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A学前教育学B普通教育学C高等教育学D职业教育学3、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A教学为主B教育为主C学习为主D开发智力为主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5、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A主体B客体C即是主体又是客体D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9、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A初中教育B小学教育C初等教育D中等教育1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A教师B学生C学校D社会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2、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3、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4、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5、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学校教育2、德育过程4、班级授课制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教学要完成哪些任务?3、教学工作包括哪些基本环节?4、德育过程具有哪些特点?六、分析论述题(25分)1、如何认识和处理“知、情、意、行”的关系?(15分)2、(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低下,但剑桥的博物学者汉斯罗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绩。(10分)《教育学》第2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一、填空1、《学记》、《论演说家的教育》、三百年2、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3、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4、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5、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六种中任三种都为正确)6、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二、不定项选择1B2B3A4ABD5D7C8C9C10A三、判断并改错1、错。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人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2、错。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但德育过程不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3、正确。4、正确。5、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四、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采用一定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理解、接受和践行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过程。4、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五、简答题2、(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的能力。(3)向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它积极心理品质。3、(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和辅导。(4)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1)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2)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和交往的过程。(3)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六、分析论述题1、答案要点(1)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具有正确的教学内容。(3)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4)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