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疆域多辽阔教学设计知识目标:通过对我国南北温差、东西时差的感知了解,以及和世界主要国家国土面积的对比,感受我国幅员辽阔的事实。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在了解、感知祖国的辽阔海陆疆域的过程中,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件、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歌曲《大中国》等。教学流程:第一部分:感知辽阔的陆地面积活动一:看一看————从温差上感受祖国之大导入: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国各地的观众都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那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欢乐的时刻好吗?不过,老师想请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特别留心观察一下观众的穿衣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南北方不同地域观众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重在突出观众衣着的差异。)1、指名个别汇报(从衣着上发现了什么不同)。同是除夕夜,人们的穿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气温差异)说起气温,老师倒是从每晚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发现北方的气温总比南方低,如一月份,哈尔滨一派冰天雪地,海南省却温暖如春,鲜花盛开。这又是怎么回事?从人们的穿着和景色的不同中,你领会到了什么?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1、小组讨论,指名汇报。2、交流、评议,感知祖国南北跨度之大。3、小结:由于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着,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南方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如过你去北方旅游,可别忘了防寒哦!【活动二:算一算————从数字上感受祖国之大过渡:谁知道我国南北到底相距多远呢?请同学们先从地图上找到祖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各伸至哪里,在图上把位置标出。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心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1、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个别汇报交流。到底南北相距多远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做个计算。(提示:地图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我国南北的跨度约50度。)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1、学生计算汇报(约5500千米,约138天要四个多月)那东西距离又是多少呢?也请大家先在地图上找到最东端和最西端的位置,再量一量东西两端之间在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再根据比例尺算一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如果也以南北的行走方式一样从东走到西的话,他需要走多少天?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x疆帕米尔高原73°E。1、学生计算汇报数据(约5200千米,130天四个多月)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1、学生汇报交流活动三:比一比————从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从这两组数据中,我们的确感觉到了祖国东西、南北两地的距离之遥远,其实我们刚才算的还是直线距离,在我们生活中如果要从最东边坐车到达最西边,实际的路程还要比这远的多。因为路线是弯曲的、不可能这样笔直,距离就更长了。东西、南北的直线距离就这么长,那么由这样长的跨度所构成的整个面积就更是广阔了。你能说出我国的国土面积吗?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知道民族分布特点。2、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歌曲、看图、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教学重点:我国是团结友爱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与共。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准备材料:教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初步了解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观察了解身边少数民族同胞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各民族是怎样享有民族权利当家做主人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教学意图初步了解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2、板书课题:中华民族大家庭二师生共同探究活动一56个民族是一家(一)民族比例1、认识中华民族含义: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2、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3、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人口多汉族——92%;55个民族——8%(少数民族)(二)民族分布1、投影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1)大杂居:汉族遍全国;没有单一民族的县或市。(2)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3)总结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2、引导阅读了解。(1)自己所在区域有哪些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三)图片欣赏,领略各民族不同的风情。图一:维吾尔族干果甜美诱人,蒙古族小伙高大威猛,藏族布达拉宫气势雄伟,壮族桂林山水之美令人窒息。图二:国家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心少数民族同胞,重视少数民族政策。活动二民族平等做主人过渡:看80页一段,板书平等做主人。1、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是怎样享有民族权利当家做主人的?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交流平等做主人事例。(1)出示政治上参与国家事务——人大代表图片(2)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出示《宪法》规定。(3)补充人民币文字常识。(4)经济上——西部大开发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5)平等受教育——民族学校3、说说: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平等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分布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团结的民族而自豪!说说你的收获。四、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着解决?师生互答、生生互答。五、作业1、出一期《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2、登录民族文化网,或参观中华民族博物馆……。结束:齐唱歌曲《爱我中华》,升华感情板书设计: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第三课救亡图存的探索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展示、交流等活动,初步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2、通过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辈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屈不挠精神,体会爱国志士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拯救国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1、通过收集、展示、交流等活动,初步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2、通过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辈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屈不挠精神,体会爱国志士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拯救国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远。2、通过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感受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豪迈气概,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民族责任感。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联系上节课列强瓜分我国图知识导入,创设情景。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列强瓜分我国图知识导入,创设情景,出示课件,播放背景音乐《七子之歌》,通过看和听感受列强的侵略和瓜分给人民带来的屈辱。(一)列强瓜分我国图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播放音乐《七子之歌》(二)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不甘做亡国奴,很多爱国志士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898年改革的形势进一步高涨。张之洞与《劝学篇》康有为二、活动活动一:“变法维新”求国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百日维新,具体了解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维新派提出的改革措施,企图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但却失败了,需要后人不断探索新的救国之路。1、师:课前结合“变法维新”求国强设计了表格,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好像药线相连的地雷……变则存,不变则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调查,填写表格并介绍。(小组间相互补充资料)预设学生填表情况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到9月的103天里,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历史上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内容政治上:力行新政,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文化教育上:废科举,设学堂(京师大学堂)。军事上:建立新军,增强海军实力。主要代表人物守旧势力:慈禧太后维新力量:光绪帝、谭嗣同、康有为等百日维新失败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皇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利益,当时光绪帝的帝位本身是名存实亡的,维新势力过于弱小,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所以导致变法失败。教师补充相关图片(1)内容京师大学堂京汉铁路(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给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2)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证明了光绪皇帝的地位是名存实亡的。瀛台3、小组讨论、思考:百日维新的积极作用是什么?预设答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给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秩序。4、学生看书93页,读一读谭嗣同的故事,说一说感受。预设答案:维新派勇于探索,不畏挫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流血牺牲。5、教师小结:面对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式和清王朝的腐败,依靠清政府实现改革是行不通的,百日维新没有达到挽救国家的目的,它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社会的改革,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新的救国之路。活动二:“辛亥革命”的理想(一)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的体验活动,初步了解孙中山是怎样的一个人和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1、教师出示孙中山像,学生结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知道的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历史名胜。2、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相关图片:南京中山陵北京中山公园3、学生结和收集的资料介绍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4、教师:孙中山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许多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名胜呢?引导学生思考,初步感受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探究活动,了解武昌起义的情况,感受武昌起义种革命士兵所表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体会清政府的腐朽让其丧失了民心,清王朝土崩瓦解是必然趋势。2、学生进行资料的补充。第四课开天辟地的大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能力方面:(1)、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它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与以往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相比较,说明其先进性。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须结果,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2、通过对比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纲领,帮助学生掌握比较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近代中国革命所走过的道路,明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通过对党的早期创始人的介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难点:对党的一大与二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