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单元八血清学检验与生物制品一血清学检验定义:抗原及相应抗体在体外的特异性结合。在体外能发生可见的免疫反应。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将这一反应称为--。(一)血清学试验的特点:1、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组成、结构不同,所产生的抗体也就不同,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结合,表现出高度的特异性。2、交叉性:(二)用已知测未知:用已知抗原(抗体)监测未知抗体(抗原)。(三)最适比与带现象:最适比:抗原与抗体结合需要适当比例才能出现可见反应。带现象:如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很难形成,不能出现可见的反应。(四)反应的可逆性:正常:温度:0-40度,PH:4-9。当T60度,PH3时,发生可逆反应。(五)反应的两阶段型:第一阶段:抗原抗体相互结合,作用快,形成的复合物较小,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在电解质作用下,形成大的复合物,出现各种可见反应,反应慢。(六)反应的敏感性:极微量的抗原或抗体都能检测。二影响血清学实验的因素1、电解质:常用的是氯化纳,0.9%生理盐水,促进可见现象的发生。2、温度:37度,适宜的温度可增加抗原抗体活性及相互接触的机会。3、PH=6.8,PH=5-5.5,非特异性沉淀,PH=2-3,离解。4、振荡:加速碰撞,但过强可解离。5、杂质:蛋白质、脂质、糖等杂志时,抑制反应进行,或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故实验设立对照。三、血清学试验的类型:(一)凝集试验: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存在下互相凝结成絮片状团块的现象。参与的抗原为凝集原,抗体为凝集素。1、直接凝集试验:(1)平板凝集试验:例如: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布氏杆菌病,血型鉴定。(2)试管凝集试验:抗原等量,抗体作倍比稀释,37℃,50%以上为该血清的效价(滴度)。例如: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2、间接凝集试验: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与免疫无关的颗粒表面,再与抗体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间接血凝试验:以红细胞为载体。正向血凝实验: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向血凝试验:红细胞+抗体抗原。(二)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1、环状沉淀试验:d=3~4毫米试管中,抗血清加入管底,再将稀释的抗原重叠其上,阳性:一~二分钟出现反应,一小时,三-五h。例如:炭疽病诊断。2、琼脂扩散实验:机理:略例如:蓝舌病,马传染性贫血,MD,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补体结合试验:1、原理:补体无特异性,能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红细胞+溶血素+补体溶血,阴性。红细胞+溶血素不溶血,为阳性2、应用:牛付结核,乙型脑炎,马鼻疽(四)中和试验:病毒或毒素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失去对易感动物的致病力的实验。1、毒素、抗毒素的中和试验:LD50常用2、病毒中和试验:(1)体外中和试验(2)体内中和试验例:口蹄疫病毒(FMDV)4~7d乳鼠乳鼠死亡FMDV+抗血清4~7d乳鼠乳鼠不死亡例:FMDV仔猪肾传代细胞(IB-RS-2)单层细胞细胞病变(CPU):变圆、成串、空泡、变形、脱落、裂解FMDV+抗血清IB-RS-2单层细胞细胞无病变CPU(五)抗体标记技术:用荧光素、酶和同位素等对抗体进行标记的试验技术。1、荧光抗体技术:将荧光染料标记在抗体上制成荧光抗体,标记的抗体仍能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形成带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荧光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显微镜下的荧光荧光显微镜(1)直接法:荧光染料+已知抗体监测未知抗原。(2)间接法:荧光染料标记在抗抗体上检测未知抗原2、免疫酶标抗体技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特异的催化作用,显色而建立起来的免疫检测技术。酶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上的酶在遇到相应的底物时,能催化底物分解,并使底物中的供氢体呈现颜色反应。常用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用底物为过氧化氢。供氢体:3,3`-二氨基联苯胺(棕色沉淀)——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邻苯二胺(橙色可溶物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法:1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酶标抗体+被检抗原洗涤过氧化氢+DAB的反应液中普通显微镜显色反应(棕色沉淀)。2Elisa:试剂盒:酶标板,酶标抗体,底物,阴、阳性血清,终止液等。例如:猪伪狂犬病,猪生殖呼吸道综合症等。酶标仪(新)酶标仪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