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石油危机对美国全球能源战略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973年石油危机对美国全球能源战略的影响赵广兵(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代社会中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对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透过分析得出美国石油安全策略的脆弱性;然后透过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对美国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系统分析了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调整方式,得出1973年的能源危机是促成美国制定其全球策略的转折点这一结论。关键词:能源石油安全1973年石油危机美国能源策略能源外交一、世界能源的构成及石油的重要性1.当今世界主要的能源构成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逐渐形成了以化石原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据《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到2010年底,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化石能源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发展,除受技术因素影响外,经济性也严重阻碍了其发展,非石化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路还很长。预计在2030年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仍将是世界的主要能源。然而,全球的能源储量有限,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5亿万桶,储采比为46.2年,今后石油稀缺问题将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瓶颈。2.石油的重要性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石油作为世界主要能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作家奥康诺在其著作《石油帝国》中说到,“谁占有石油,谁就占有了世界,因为他可以柴油统治海洋,用高度提炼的石油统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来统治陆地。除此之外,他还能从经济上统治他的同胞,因为从石油中他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财富。”以油气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化工产品,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化肥、农药、炸药、化妆品、合成洗涤剂等,涉及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应用潜力巨大。石油对于国家安全同样至关重要,飞机、坦克、直升机、战舰、航空母舰、航天飞船等等战略武器都离不开石油供应。甚至有时候,石油也可以直接用于作战。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2002年达到25.1美元/桶,2003年达到29美元/桶,而2008年初原油期货价格更是突破了100美元/桶大关,创历史新高。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特别是石油进口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国家甚至因石油涨价引发社会动荡。3.石油,美国头上的“紧箍咒”美国人口仅为2.94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5%,但其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却占到了全球总量的25%,且未来数年内仍将是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国。在美国国内的所有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例高达五分之二,是其他任何能源都不能比的。石油,已经成为美国的经济命脉。然而,油气燃料既是美国强大的基石,也是其少有的软肋之一。过去25年内,美国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尽管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但它对外依赖的程度丝毫没有减弱。例如,2008年,美国全年石油消费总量为8.9亿吨,其中进口5.8亿吨,约占65.2%,国内产量3.1亿吨,只占总消费量的34.8%。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或者超过50%,说明该国已经进入了能源预警期。以此观点来判断的话,美国已经进入了严重预警期。而在8.9亿吨的消费中,交通运输业占68.6%,工业占24.7%,居民消费占3.7%,商业占1.6%,电力占1.4%。由此可见,石油能源业已成为稳定美国社会的一剂镇定剂,如果没有了石油,势必造成美国工业生产的衰退和经济发展的停滞,进而引发通货膨胀,阻碍美国社会的发展。二、1973年能源危机1.1973年能源危机的始末1973年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以武力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于10月6日,向以色列发动了突袭,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中,除了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以外,其他阿拉伯国家也牵扯上这场战争,提供各种军火和筹措资金。以色列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武器。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决定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10月17日,阿拉伯国家的能源部长聚集在一起,会议通过了每个月减低石油产量5%的决议,并威胁彻底禁运。然而尼克松总统还是在10月19日向美国国会请求提供了以色列超过20亿美元的军火。于是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首先宣布对美国实行完全石油禁运,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紧接着加入,并且扩大到对荷兰、南非、罗得西亚、葡萄牙和日本等国的禁运。当年12月,OPEC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1.651美元,上涨了将近4倍。迫于石油价格上涨的压力,西方国家纷纷谴责美国和以色列,并且积极斡旋,希望交战双方早日停火,以便于早日稳定国际原油价格。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日本,也无视美国的警告,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以确保国内的石油供应。1974年,在国际舆论和国内经济的双重压力下,美国开始松动,国务卿基辛格积极开展穿梭外交。终于在1974年5月31日交战双方达成了脱离战争状态的协议,双方互相交换战俘,并且由联合国在边界设立缓冲地带,持续近七个月的战争结束。同年7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解除石油禁运,第一次能源危机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1973年能源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击了严重依赖石油的美国经济,并且给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恐慌。(1)对社会的影响。当时,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200万桶,许多工厂被迫关门停工。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缩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闭。因此有人将这一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为了节省石油,尼克松总统还下令降低总统专机飞行的正常速度,甚至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2)对经济的影响。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生产力增长明显放缓。1974年初,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加了4%,经济增长率为-1.75%,实际产值损失达300亿美元,到了1975年,实际产值损失更是高达660亿美元。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大大加重了管理经济的困难。(3)对军事的影响。在石油禁运期间,美国国防部的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4)油价上涨导致大量财富由美国向石油生产国,尤其是向阿拉伯国家转移。以美元为主导的油价平衡机制逐步让步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内部协调机制。三、1973年能源危机后美国的能源战略调整经历了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油价的迅速上涨和世界“黑金”市场的动荡强烈震撼了美国的能源供应,被认为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此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其国内的石油安全,着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能源政策,借机调整了其脆弱的能源安全战略。1.国内法案(1)1973年11月2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状态石油分配法案》(EPAA),以便应对紧急状态下石油供应中断的影响;(2)1975年,美国总统卡特在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到了改善国家能源状况的具体措施,并且在12月通过了重要的《能源政策和节能法案》,目的是通过价格手段激励国内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并且制定了《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标准》,对汽车燃油效率进行了强制性规定。(3)1977年5月和6月,美国国会两院一致通过了《1977年能源部组织法案》,8月总统卡特签署了该法案。1977年10月1日,美国二战后第一个综合性能源管理机构——能源部正式成立。(4)1978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发电厂和工业燃料使用法案》,限制以石油为燃料的发电厂的建设,鼓励发电厂使用煤炭和替代能源。(5)加强了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现在,美国的石油储备为99天,可以保证美国在紧急状态下安全度过危险期。不仅如此,美国还封存了自家资源,花费重金进口,以此来保证未来的国家安全。通过这一系列的能源调整,石油在美国国内的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大比例,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依旧是高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能源外交由于美国实行封存国内资源的策略,因此为了确保美国巨大的能源消耗,美国必须在石油问题上树立全球的政治视角。美国的能源政策始于尼克松执政时期,但当时尚不具备全球眼光和危机意识,政策多是针对国内,此后经过卡特和里根两届总统的推动,美国的能源政策初具雏形,到了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将能源问题尤其是石油问题作为政府的优先发展目标之一,外交政策始终围绕石油展开。2.1.1美国石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自1973年石油禁运结束之后,美国开始加大对世界石油的投资力度。而与美国政界关系密切的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德士古公司和雪佛龙公司就成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资本扩张的“急先锋”。通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埃克森美孚公司已经在六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世界最大的油气生产商,足迹遍布世界的每个地方。毫无疑问,埃克森美孚公司已经成为了美国石油供应的巨大保障。以安哥拉为例,埃克森公司从1994年开始进入安哥拉的石油市场,由于美国对安哥拉石油资源的重视和觊觎,埃克森公司在安哥拉迅速发展壮大,短短几年时间,一跃成为安哥拉国内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德士古公司和雪佛龙公司也积极的在世界进行资本扩张,进而垄断部分国家的石油生产。自1978年起,德士古石油公司就已经是厄瓜多尔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并且通过经济优势不断阻挠厄瓜多尔国内的改革。2.1.2石油咽喉要道上的“美国保镖”对于美国巨大的石油进口量而言,保障其海上运输线的安全至关重要。美国的原油运输通常只走几条固定的路线,在这些航道上,油轮必须经过以下几个“咽喉要道”: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连接亚丁湾和红海的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以及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林斯海峡等。为了保障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美国派遣重兵在这里驻守,成立了一支快速部署联合部队,在海湾及周边地区拥有多处军事基地,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设在巴林,并且美国还和周边几乎所有的相关国家签订了防务协议。1978年伊朗亲美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后,美国更是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监控。1977年,吉布提宣告独立,和阿曼一起成为扼守曼德海峡的两道屏障。2002年,美国在吉布提境内建立了“反恐基地”,约驻有1800名士兵。这一基地与在红海和印度洋上执行巡逻任务的美国第五舰队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他重要的海峡两岸均设有美国的海外基地,比如埃及的拉斯巴纳斯军事基地,土耳其的印吉利克空军基地和伊斯肯德伦港口,摩洛哥的马斯瑞尔乌军事基地,以及菲律宾吕宋岛上的12个海军基地(这些基地直到1992年才被迫关闭)和马尼拉以北80公里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等等。至于巴拿马运河,由于巴拿马国家的建立和美国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1903年巴拿马独立之后,同年11月18日,美国便取得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虽然在1999年12月31日美国宣布将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交还给巴拿马政府,但至今为止美国还实际上控制着运河的运行。2.1.3积极拉近与产油国的关系(1)在中东。1974年,在石油禁运结束后不久,美国派高层官员频繁访问沙特阿拉伯,并于沙特阿拉伯王室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双方成立了美国—沙特阿拉伯联合经济委员会,从经济层面,协议规定欧佩克(OPEC)的石油销售只能用美元计价。这个规定人为制造了欧佩克石油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使美国主导了石油市场。从此石油替代美元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有力工具。自从签订这些协议,一直稳居世界石油生产国前列的沙特成了美国最可靠的盟友,在欧佩克内部享受特权,作为美国的代理人不受生产配额的约束。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沙特利用自己欧佩克生产调节者的地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