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的护理骨科吴玲1.解剖2.骨折类型3.治疗原则4.护理问题5.护理措施6.功能锻炼7.健康教育主要内容解剖上肢骨32块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掌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下肢骨31块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尺桡骨双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骨折类型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绷带石膏夹板支具牵引适用于无移位型骨折手术治疗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有明显移位有畸形愈合者•经皮穿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切开/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假体置换护理问题疼痛焦虑潜在并发症自理缺陷有牵引有效性降低失效的可能有石膏压疮的可能周围血管功能障碍周围神经受损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筋膜室综合症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疼痛相关因素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外固定压迫过紧、肢体缺血、血肿压迫骨筋膜室综合症、动脉痉挛等评估疼痛方法量分法、疼痛卡尺护理重视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指导创造良好的病室休息环境针对疼痛不同原因,对症处理,遵医嘱给止痛药镇痛后及时评估疼痛的变化,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2.焦虑相关因素:环境改变、担心康复效果、自身家庭作用减弱或丧失评估焦虑的方法:焦虑自评量表(SAS)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以上重度焦虑护理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健康的关系,减少其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尽可能解决患者因住院而带来的家庭问题帮助患者正确估计目前的病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解释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护理措施3.自理缺陷相关因素:骨折创伤引起患肢活动障碍,骨折固定后肢体活动受限护理经常巡视,及时协助生活所需常用的物品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有需要帮助及时呼叫指导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建立康复的信念护理措施4.有牵引有效性降低或失效的可能相关因素:缺乏维持牵引有效性的知识,牵引设置不当导致牵引无效,体位不正确维持有效牵引措施维持牵引的有效性:体位、牵引掌握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告知患者和家属维持牵引的重要性及有效性相关知识护理措施5.有石膏压疮的可能相关因素:石膏对皮肤产生压力,石膏边缘粗糙或过紧护理石膏未干之前勿抓、捏,勿放重物压迫致使石膏变形石膏内部皮肤痒时避免插入物品撩刮修整粗糙石膏边缘或撑开皮肤压迫过紧处石膏边缘观察患者疼痛和石膏内出血情况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潜在并发症6.周围血管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外固定过紧,骨折移位压迫血管,术中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护理抬高患肢,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外周动脉搏动情况使用止血带记录时间,每一小时放松10-15分钟潜在并发症7.周围神经受损“猿手”—-正中神经损伤“爪形手”—尺神经损伤垂腕—桡神经损伤足下垂—腓总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开放伤,牵拉伤,缺血性损伤,患肢体位不正确护理评估有无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石膏、夹板固定后观察末梢活动情况患肢肿胀严重及时消肿治疗潜在并发症8.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相关因素:骨折后制动及术后限制性体位,术中全麻,留置尿管护理多饮水,早期拔除尿管保持呼吸道清洁,坚持肺功能锻炼潜在并发症9.骨筋膜室综合症相关因素:骨筋膜室容积骤减——包扎过紧,严重局部压迫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组织肿胀,渗出增加骨筋膜室内出血临床表现: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早期患肢剧烈疼痛后期神经功能障碍疼痛减轻、感觉异常,神经坏死时疼痛消失护理生命体征变化:肌肉组织坏死广泛且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脉率增快,心率不齐等观察患肢血运、活动、感觉、脉搏、温度疼痛评估:缺血性疼痛表现早期——肿胀明显,被动牵拉痛,静止时仍存在疼痛晚期——感觉消失、无疼痛感确诊者应行彻底减压术,保持引流管的通畅5P症缺血性肌挛缩阶段表现为5P症•Painless:由疼痛转到无痛•Pallor: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状•Paresthesla:感觉异常•Paralysis:肌瘫痪•Pulselessness:无脉潜在并发症10.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相关因素: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临床表现:患肢明显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皮温降低,远端动脉减弱或消失预防DVT多饮水,抬高患肢,充分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患肢血运、活动、感觉、脉搏、温度机械预防法:弹力袜,下肢静脉泵药物预防:使用抗凝药功能锻炼总体原则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肺功能——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运动肌肉——肌肉的等长收缩关节——以恢复关节基本功能为目的在关节活动正常范围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疾病相关知识保持愉快心情体位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饮食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多饮水活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注意事项观察异常状况告知各种注意事项复查出院1.3.6个月,带齐病历资料回门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