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判断题1、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育。2、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又称高等教育)和“第三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3、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证券的性质。4、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政体制的高等教育体制)5、夏朝—产生我国第一个学校。6、我国是最早产生学校的国家。7、第一次革命是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革命是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革命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等。第一次革命—学校产生。第二次革命—文字产生。第三次革命—文本出现。第四次革命—计算机的出现。8、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高等教育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9、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10、18世纪前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11、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12、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13、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14、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15、《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学记》是全世界最早的教育思想精华。17、对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史一种通识教育。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又叫自由教育。18、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19、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20、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1、教育平等即教育起点的平等。(×)22、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23、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1.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中国。3.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美国。24、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25、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因事设岗。26、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27、高校教师的聘任,遵循双方平等自愿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28、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一般为2年。29、目前的我国高校改革重点是,在强调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的同时,应适当地注重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分离。30、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31、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关关系。32、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33、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34、能及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35、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中所有教师最后学历(不是第一学历)构成状况。36、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37、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38、专业的缘起于搞定呢过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39、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40、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中的中间过渡阶段。41、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明显课程和隐性课程。42、教学大纲是以系统的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43、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44、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45、在我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46、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普遍推行。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提出报告《学会生存》,指出要“教会学生学习”。48、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49、教学测量则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50、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学方案计划、教学过程进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进事件中正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51、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后果的判断,一般地说,它与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的决策或资源的分配决策等相联系。52、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53、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54、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归根结底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思想矛盾运动实现的。教育法规概论判断题1、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2、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3、每一部具体的教育法都是若干个行为规则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组成教育法行为规则有机整体的单个行为规则就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法律规范,它是组成教育法的基本细胞。4、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5、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6、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相互依存,不可互缺。2.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人对义务的承担。3.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其主动双方之间不可能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任何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任何权利。4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从其主体的数量上来看不一定的对等的,即可能不是一对一的。有时一个主体享有权利,多个主体负有义务。7、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需要一定条件和根据的。这里所说的条件或根据,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法律事实。8、教育法律事实又表现为行为和事件两种形式:所谓教育法律行为,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能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9、我国的教育政策,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贯彻执行实施的。其中主要渠道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10、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法律制定的程序又称立法程序。11、受教育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成为各国教育立法的基本出发点。教学方法导论判断题1、教学方法必须明确两方面的思想和内容:第一,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相联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第二,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特点。2、教学方式应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个别操作活动。教学方法是由若干的教学方式构成的,同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而同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5、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6、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7、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校策略”。8、程序教学法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B·F·斯金纳倡导的。9、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强化”在他的教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10、难度适中:既要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又要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11、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进行合作学校的教学关键。12、编组的基本原则: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合理确定小组规模。基本的规则应该是“少胜于多”,每小组人数以4~6人为佳。13、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4、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根据课堂讲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类型。15、评价提问是最高层次的提问,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人、事、物进行比较、鉴赏和评价的能力。16、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1、合理的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要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17、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18、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19、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20、教学评价就是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各种教学的方法,在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1、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2、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23、应用行动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不能轻易推广。教育心理学判断题1、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得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2、心里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3、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5、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6、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7、内部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8、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9、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10、规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11、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实际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语言材料效果好;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12、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13、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14、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它有三种基本特征: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