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总结报告成果名称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完成人陈道炯施小明钱炜杨茉甘屹李郝林林建中朱坚民崔建昆仲梁维张振东张丽芳学校上海理工大学日期2009年4月1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提出了以“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引导自主实践”为理念,以“兴趣引导、项目驱动、过程监控、目标管理”为核心,以“组织协调、教师指导、培训研讨、创新实践、监控管理、评价奖励”六大平台为依托的“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体系的六大平台:一)组织协调平台:建立课外科技活动领导机构、专家小组和学生组织,为不同层面课外科技活动确定方向、制定规划、协调实施。二)教师指导平台:建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明确指导任务,保证指导质量。三)培训研讨平台:建立实践技能及技术普及、培训和各类专题讲座的课外培训研讨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将创新思路和方法与专家、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与研讨。四)创新实践平台:建立课外创新实践基地、科普基地及开放实验室,在此平台上,学生将创新想法通过实践变成现实。五)监控管理平台:建立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与执行队伍,对课外创新活动进行全过程监控与管理。六)评价奖励平台: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课外科技活动评价与奖励办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机制一)健全运行管理机制1、制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为致力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系统的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实施计划,质量监控,项目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目标管理。学院先后出台了:《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长基金科技创新奖评定条例》、《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设计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评审细则》、《上海2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实践与技能竞赛”“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办法》等十多个文件。2、成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机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领导由总支书记,分管副院长,副书记和骨干教师组成;为不同层面课外科技项目和活动确定方向、制定规划、营造氛围、协调实施、提供服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经常开展研讨活动,研究相关问题,制定了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具体规定和相关激励措施,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促和交流。大学生科技创新专家小组和指导教师队伍。聘请一批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包括国家模范教师、教学名师等建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校内外评审专家和指导教师队伍。评审专家负责项目的选拔、考核、点评,保证体系的实施质量。指导教师负责学生选题、立题,方案构思、技术指导、项目制作。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学院学生会组建科技创新协会,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联系专家开讲座、交流,组织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搭建起师生互动平台。组织机构从学院领导、教师到学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有效形成了合力,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执行实现了过程监控。3、经费保障措施第一,做好专项经费规划,每年在学院行政事业费预算中单列大学生课外创新经费;第二,设立学长基金,对课外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第三,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对优秀学生实施奖励,鼓励他们带薪实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二)完善引导激励机制1、兴趣引导项目驱动。所有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意均来源于学生,并按兴趣自由组建团队,聘请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专家组在网上问卷调查、投票的基础上动态确定每年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研究方向,对项目进行可行性方案论证,分层次确定推荐项目(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和资助经费。32、措施激励政策导向。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学校应从制度上改变目前大学生功利的学习动机。因此制定了导向性政策,引导学生重视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1)所有的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就读期间必须参加校、院二级科技创新活动,或在相关期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2)凡参加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得三等奖以上者,可在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时加相应的积点分,毕业时可获得校级或以上优秀毕业生称号。3)所有申请校级或以上优秀毕业生称号者都应参加过院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活动。4)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成果,在指定的课程上冲抵相应分数。5)给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学生所获的成果也作为教师业绩。三)重视实践基地机制1、创新工作室建设为确保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学校的支持下,学院建设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室和成果展示厅,使用面积达到300平米,用于添置小型加工设备的投资30万元,保证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2、上海市科普基地建立学院组织了一支创新意识强、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成功申报了上海市科普基地。科普基地使用面积400平米,除首期投入的资金外,每年投入20万元,每年学生4000人次受益。3、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合作与支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整合校内资源,为大学生创造更为方便的环境和条件是推动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工程实训中心成为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并在加工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推动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4、校外资源与共建几年来,学校和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机床集团公司等数十家产学研合作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学生的实习环节中提供了环境和设备,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工程实践体会,让创新思维的转化更加理性和科学。如我院学生在参加上海市职业4技能竞赛、全国东部地区模具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前利用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设备和场地进行演练,得到了实践锻炼,提高了操作能力,为竞赛获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四)层层活动推进机制1、组织好院级科技创新活动2005年起,学院制定了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并启动了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一年,活动分动员、讲座、课题确定、指导教师落实、初赛、决赛、成果展示和表彰总结等环节;在决赛现场,观赛学生坐满会场,特别是优秀作品展示时,学生起立观看。2006年,学院和校教务处、校团委联合举办了大学生“实践与技能竞赛”、“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该活动每2年举办一次。2、积极参与校外科技创新活动学院以院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基础,认真组织创新活动的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参加校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并为他们配备有经验的带队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几年中,我院学生参加了首届和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问题挑战赛,特别是第二届参赛队伍数为全市最多的院校之一;在2005年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模具专业组中,我院02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获得了学生组2-5名的优异成绩。以我校为主体的上海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并荣获学生组东部地区职业技能竞赛金奖。此外,如上海市挑战杯、创业大赛、工程实训、CAD\CAM大奖赛都是我院学生经常参加的赛事。3、定期举办助研岗位招聘会工程类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除了课程的合理安排,有计划的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和活动的主体以外,也需要日常课外实践的推动,这些实践活动成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院把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招聘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活动来进行,并每年举办“助成才促就业”职业见习岗位招聘会,参加学生踊跃,每次有近100名学生被录用。4、“专业支部群”活动推进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来进行,几年来,党总支把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到一起,开展师生“专业支部群”学术交流、创新结对、学风探讨,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5三、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模式一)建立创新实践活动和公选课的联动模式让科技创新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科技创新,学院制定了院级创新实践活动和公选课的联动机制。学院经过教学委员会讨论提议,在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开设了《机械创新及实践》公选课。凡参加学院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经过选修课程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即参加竞赛者先参加理论学习,内容包括科技创新的实例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课程培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论课后由教师分别指导,进行动手操作,完成作品。二)搭建培训讲座平台,激发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学院邀请专家为学生举办10多场学术讲座或研讨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兴趣,拓宽创新思路。特别是2008年起学院和上海市创造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学会安排资深专家来校开展“四创”讲座,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评比和指导,成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学院的创新指导教师也基本是上海市创造学会的会员。三)实现教学“中心”地位的转移我国的教学普遍存在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的现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上海理工大学机械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主要体现在:一是选题和内容是完全自由选择的,学生个体的素质特点能够得到自由的发挥。二是时间和空间可以由学生自己掌握,容易达到与学生兴趣与智力周期的同步发展。三是活动的团队是自由组合,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充分交流,有利于创新过程中的相互启发和激励。四)实行“四个结合”实现了机械学科办学特色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层次及质量,缩短了用人单位需求与高校现有人才能力之间的差距,促进了就业,推动了创业,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6四、成果与收获一)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通过该体系的实施,取得一批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机械类科技竞赛奖40多项,30多名毕业生创业获得500多万元上海市创业基金资助,申请专利20多项,发表相关教学论文20多篇;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精品课程一门、重点实验室3个,获得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2个。我校于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二)课外科技创新氛围浓厚通过该体系的实施,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理念,从2005年学院系统规划“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来,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兴趣明显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涨,人数不断增多,学校期待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落实,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如2008年我校成为全国第二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等学校,方案公布后,机械工程学院160多名学生组成的32支团队提出了申请,超出了全校20个名额,其中07级申请项目学生占年级总人数的1/3。三)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就业渠道明显拓宽,创业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机械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6%,签约率70.7%,在上海市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就业签约率连续综合排名全校第一,有科技创新经历的学生成为企业招聘首选的对象。如参加2005年全国和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的10多名学生,因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全部被某用人单位相中。四)创新活动辐射效应显著创新活动不仅在机械学院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也延伸到了校内外。校内的其它学院纷纷借鉴经验,开展创新活动,推动了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