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理论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李辉lihui317@126.com要点•理论基础:认识的前提和实践的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受到青年人思想行为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实践空间是高等学校,受到高等教育的影响。要点•基础性理论问题的经典表述:•——思想如何形成的?•——人的正确思想如何形成的?•进一步追问:•——思想教育的方式有效吗?•——形成的思想动能如何?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问题提出:•科学内容=知识•价值目标=理想信念•科学——价值•科学——情感(信仰)——价值•科学——实践——价值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一)科学内容•1、科学是对必然性和规律的概括。•2、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3、与时俱进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二)价值目标•《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立德树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育德是其主要任务。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三)知识教育如何培养出价值目标?•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前提: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马克思对理论说服力的论断。马克思从“理论——群众——改变世界”的互动关系中论证了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和转换可能。(科学理论的内在品质)•(2)列宁关于灌输理论的论述。列宁提出了灌输理论的必要和实现方式,提出灌输的“主体——条件——内容——客体”等几个要素及其关系。(回答了科学理论转化为人的观念系统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三)知识教育如何培养出价值目标?•2、休谟法则带来的质疑:是非判断无法得出价值结论。•“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经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既然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建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三)知识教育如何培养出价值目标?•2、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延伸。•价值中立(Valuefree),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慕尼黑大学所作的演讲《以学术为业》当中提出,应当把价值中立性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准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人或事,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一、科学内容的教育能否培育出价值目标的问题•(四)讨论:•——根据休谟难题,作为知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培养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有难度的。•——根据价值中立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的价值主体出发,得出科学的结论也是有难度的。这些争论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映•学生说:老师讲的内容很好(理是这个理),但是,和我自己有什么关系?小结•1、由事实关系的“是”可以推导出价值关系的“是”。事实关系的“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状态、特性及其规律性;价值关系的“是”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的状态、特性及其规律性。“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而且还取决于主体的品质特性和介体的品质特性等众多因素。•2、由价值关系的“是”可以推导出价值关系的“应该”。当事物的状态与特征只是单一性的、确定性的和清晰的时,对于该事物的状态与特征就可以用“是”来描述;当事物的状态与特征是多值性的、概率性的、模糊性的时,对于该事物可以运用多值函数、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取其中具有最先出现的、最大概率的、最相似的状态与特征确定为“应该”来描述”。•价值形成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不仅仅局限于此。•知情意信行的关系,是价值观培养的综合因素。影响价值形成的主要因素体验利益情感信仰价值基础长期教育科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情感教育•实践教育•自我教育•……二、社会意识形态如何内化为个体意识的问题•(一)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三)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机制•(四)建构主义的挑战(一)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意识形态(Ideology):观念的科学。•马克思:统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个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一种说法: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主导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集体主义——个人至上•奉献精神——拜金主义•中国梦——个人梦(三)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机制之一:强化机制•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修正理论。•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positivereinforcement,又称积极强化)和负强化(negativereinforcement,又称消极强化)。•反复强化、综合强化、累积强化(三)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机制之二:认同机制•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在个人方面,如自我认同、性别角色认同;在群体部分,如阶级认同、文化认同等,所以族群认同是个体可能发展的众多认同之一。•教育心理学中: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四)建构主义的挑战•皮亚杰: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大学:把学习任务还给学生。来自学生的压力•社会意识形态的遮蔽性和集聚性争论中,存在的所谓“骗人”的思维定势。•大道理和真生活的矛盾。小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育过程如何满足受众的内在需要和适应其接受心理成为不能回避的一个思维前提。•根据实践论的观点,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产生对社会发展的理论需求,只要理论本身能够体现时代性,理论和理论需要之间能够契合。三、理性如何指导实践行为的问题•(一)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理论自觉的目的是通向实践自觉。这就是马克思所倡导的哲学家的使命,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实践自觉就是行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即在理性指导下的行为自觉。(二)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是教育的目标•自发是自我经验的体现•理性改变自发的受动状态。•理性否能产生行为动能,行为动能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理性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知行关系被细化为:•第一,政治教育过程中,“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政治参与”的关系。•第二,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的关系。•重视道德知识的教育从实践出发,凝练道德目标和内容,将这些内容以知识的方式教育给受教育者。这种模式被称之为德目主义模式。德目主义模式侧重于知识教育,在道德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中,形成道德品质。(三)进步主义教育观的挑战•卢梭和杜威的反灌输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存在灌输的争论。也就是知识如何指向行为的问题。不同的是政治教育的认知更强调从政治认同层面的认知。道德认知则是从道德行为层面的认知。政治认同可以通过专制机器作保障,道德认同则很难通过专制机器,而更多通过社会舆论和道德信念来维系。因此,政治教育是需要灌输的,道德教育可以灌输也可以不灌输,关键是对象和情境的要求。(四)来自教育实践的挑战•双重人格的负面示范效应。•还原受教育者主体性之后的,无主导内容的教育误区。总结•基础性理论主要回答可以可能、可行等问题。•基础性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再生性问题。•基础性理论是开放性的问题。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