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摘要................................................1关键词..............................................11.导论.............................................21.1研究缘由.........................................21.2研究意义.........................................32.文献回顾..........................................32.1文献综述.........................................32.1.1大学生社会网络研究现状..............................32.1.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43.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53.1概念的界定......................................53.1.1社会网络............................................53.1.2主观幸福感..........................................63.2研究设计.........................................63.2.1研究框架和思路......................................63.2.2研究变量及其操作化..................................73.3研究假设.........................................83.3.1研究方法..................................................93.3.2研究对象..................................................93.3.3数据收集..................................................93.3.4样本的基本属性...........................................93.3.5数据分析方法...........................................104.实证研究与数据相关分析..........................104.1社会网络........................................104.1.1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104.1.2社会网络组成状况...................................124.1.3社会网络规模状况...................................134.1.4社会网络密度状况...................................134.1.5社会网络内容状况...................................144.2主观幸福感......................................154.2.1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状况..............................154.2.2性别、生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分析.....................164.2.3性格、收入、健康、压力、应对方式、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174.2.4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185.结果与讨论......................................195.1大学生社会网络状况..............................19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195.3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195.4研究的不足......................................20参考文献...........................................20致谢...............................................24附录...............................................251大学生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摘要近年来社会网络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主观幸福感则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图通过社会网络的规模、关系种类、频率和异质性等维度了解大学生社会网络结构状况及其差异,利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量表,这主观幸福感三个结构要素,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通过对大学生实际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来分析大学生社会网络是否与其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关系。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网络主观幸福感AbstractInrecentyears,socialnetworkhas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fieldinsociology,andsubjectivewell-beingisahottopicintoday'ssociallife.Thispaperattemptstounderstandthestructureofsocialnetworkanditsdifferenceofcollegestudentsthroughthesocialnetworksize,type,frequencyandheterogeneityasdimension,usingtheindexofwell-beingscale,lifesatisfactionscaleandemotionalscale,threestructuralelementsofthesubjectivesenseofhappiness,understandthebasicsituationofstudents'subjectivewell-being.Studentsthroughtheactualquestionnaireinvestigationandstatistics,toanalysisthesocialnetworkwhether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well-beingandrelatedKeywords:socialnetworkuniversitystudentssubjectivewell-being21.导论1.1研究缘由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各种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冲击。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以传统礼俗、等级秩序的乡土社会被打破,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疏远,社会信任受到人们的质疑。大学生曾是“时代的骄子”,大学校园曾经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开始大量扩招,如今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郁闷”、“无聊”、“没劲”、“憔悴”等词成为经常挂在大学生嘴边的口头禅,作为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青春期所固有的困惑与烦恼。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发生大学生自杀的悲惨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与社会承受能力不容乐观,而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度过各种困难的一个关键要素,而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状况,可以通过其社会网络状况来体现。2012年中央电台的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调查视频,“你幸福吗?我姓曾”红遍了网络,在物质不断得以富足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身对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社会网络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是一群个人之间组成的一组独特联系(甘佳荫,2008)。如今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时间都浪费在各种网络游戏,或者各种韩日剧上,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越来越少,各自忙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的同学因为学习及生存压力过大而忽略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忽视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以至于有时困难不知向何人求助,有情感问题时,不知向何处倾述。社会网络是人们从出生及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可以成为个体情绪的宣泄和调节所,也是情感得以满足的栖息地。社会网络为个体日常生活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所以社会网络可能会成为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衡量指标。本文试图探索大学生在长期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是否会成为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31.2研究意义近几十年来,社会网络理论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备受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学者的关注,更是当今社会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有:网络结构观、强关系理论、弱关系理论、社会资源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主观幸福感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的关注点,心理学的两个走向消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构成主观幸福感的两个基本成分。对大学生的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具有主要的意义有:可以丰富我国关于社会网络研究的成果。我国对社会网络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老年人、下岗工人、公司职员以及城市居民等,对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少,而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中间力量,其作用不可忽略。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上,构建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主要关系类型。结合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边燕杰的强关系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来对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分析。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社会性主要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通过人际关系来体现,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将社会网络与主观幸福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无疑成为对大学生一个新的参考点。本文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和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现状进行调查,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来研究,一方面,使大学生可以对自身网络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从主观上认识到个人社会网络的存在,及其社会网络的影响与作用。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对其以后的生活、学习、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生活、心理需求及满足情况,从积极的角度处理其人际关系、心理健康问题,更好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2.文献回顾2.1文献综述2.1.1大学生社会网络研究现状已对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的学者还是比较少的,现有文献还不是很多。已有研究大部分把目光投在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就业、职业选择以及创业的影响,而把社会网络与情感生活和起来研究则是少之甚少。郑晓涛在对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性格特征,女生喜欢结伴、倾诉,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男生独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因此女生的社会网络规模、密度高于男生的,而男生更愿意建立紧密性和凝聚力较高的关系(郑晓涛,2007)。吴亮对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先赋4性的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为大学生提供情感倾诉支持和社交陪伴,提供信息支持的工具性网络比较狭窄,提供物质支持的网络几乎全部来自强关系的情感系网络(吴亮,2012)。李美佳以重庆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父母、舍友、同专业同学以其以前的同学好友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