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国情之必需,也是实现个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能力[作者简介]丁翠玲(1963-),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就业指导。(河南濮阳457000)[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2-0081-02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知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②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日益显示其重要性。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就以上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有所裨益,供同仁参考。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社会个人发展必备的常识,对个体职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个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西方一些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得已相当成熟,许多国家从小学就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测评,请专业人士协助制定职业规划,并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的职业兴趣定位,学生普遍带着很强的目的性进入大学学习、开发潜能。而我国的学生从小学一直到考入大学前的学习都主要是围绕着应试的指挥棒转,根本顾及不到学生个体的爱好、兴趣和能力。即使是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学生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也往往是在“量分而定”的大前提下,过多地承载了家庭的愿望、未来的好就业等复杂的因素,同样很难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就很难避免。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往往会表现出奋斗目标不明确,不了解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普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学习没有动力的倾向,甚至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游戏等虚拟人生而无法自拔,造成学业荒废、蹉跎青春,严重影响了其一生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学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造成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缺乏学习动力却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职业类型、职业性质、职业构成要素、职业发展趋势以及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认知自我,准确定位,知道自己需要获取哪些能力来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他们根据社会需求信号和自身条件,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觉地按照职业目标的要求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占据有利位置,大学生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我国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就业难的问题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愿意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近年来的考研热、考证热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不太清楚,对自身的职业取向不明确,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不知道如何合理地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因而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在校时间来获取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造成自身职业能力差,即使就业机会来临,也无法及时把握,这无疑加重了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压力。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以就业、创业为主题,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能够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了解环境,做出与自身能力优势、兴趣爱好相匹配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将职业生涯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他们能够根据阶段性的目标要求,采取有效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以及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挖掘潜在的能力,打造自身的能力结构,发挥职业生涯目标的指向性和激励性作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环境。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使原有的相对稳定的职业环境变得复杂多变。而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又带来高度不稳定的职业波动,大学生若没有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不能根据职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职业目标,保持职业生涯的连续性,进而可能被社会淘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取,除靠终身持续学习之外,主要还得靠职业准备期的大学阶段在知识、能力方面夯下的坚实基础。而能否在大学阶段拥有充分的职业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是否拥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学会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现的正是以生为本,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目标,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开发潜能、培养能力,获得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应对剧烈变化的职业环境,保持高度的社会适应性。二、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200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始,各高校逐渐重视并相继开展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有些学校也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高校才刚刚起步,从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在目标定位、课程开发、师资配备等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缺失。高校就业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得到最基本的重视,就更谈不上重点发展了。目前,全国90%的高校尚未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有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最不重要的选修课,或者根本就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严重不足,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停留在报告或文本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毕业生就业指导,以大合堂集体授课的方式,讲一些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大作用。从学生角度来看,大部分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也很不乐观,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所以,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及理论的掌握都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规划不够明确。而大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轨迹能否圆满。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师资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指导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政策法规,还要具备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科学测评手段。而我国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一般都是由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兼任的,很少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教育部曾于2003年要求高校按照师生5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但是一直到现在,大量高校仍没达到这一标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定职业取向的关键时期,是大学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职业准备期,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严重缺乏,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制约了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目前,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于偏重理论,内容枯燥乏味,资料和案例陈旧,与现实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相脱节,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新颖性都有待加强。③在教育形式上,过多地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第一课堂,授课方式主要以讲座和大合堂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缺乏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足,第二课堂和实践环节较薄弱,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虽然被动地接受一些条例式的理论知识、求职技巧,但不能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不能有效得到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动力。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强化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学校领导必须重视,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设置、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组织测评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根据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理论,掌握择业基本理论、就业规律特点,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夯下坚实的基础。2.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仅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还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促进他们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远景,加强自我认识,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前瞻性的职业发展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择业竞争力。④3.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现阶段,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首先,应充分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