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代家劳作擅耕田,不食佳肴不要钱。奉献精神传后代,长留典范在林泉。(打一动物)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导语分析:立国之本个体经营自然经济土地私有严格管理限制工商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新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理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神农氏塑像神农尝百草一、农业的起源和地位(“神农”的传说)1、起源:——神农的传说;(七八千年前)“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五谷,曰神农也。”“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思考:神农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制耒耜,教民耕作1)农业是经济的主导地位;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2、地位:石锄、石斧(刀耕火种时期)石器锄耕时期木耒骨耜青铜铲商周石器铁器时代铁犁春秋开始使用战国得到推广汉朝逐渐普及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犁铧铁箭铁铧铁耙翻车戽斗筒车西汉耧车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器牛耕)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4、汉代时期: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古代农耕的方式演变)5、唐代时期:曲辕犁(东汉时期):耦犁(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耦犁(直辕犁)铁制农具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一直上溯到西周晚期。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戽(hù)斗,这是一种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的灌溉工具,是用竹片编成的状如半封闭的撮箕,两侧各系一对绳子,两人站在水沟边,手握绳索,手臂张弛,将戽斗放进水沟装满水又拉上来倒掉。灌溉工具使用人力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使用畜力耦犁法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的灌溉工具,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使用人力唐朝时期发明了筒车的灌溉工具利用水力1)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农具。2)耕作技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3)农业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演进【问题探究】古代中国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影响:①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②使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三、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1、泰半之赋;(赋税)2、沉重的力役;(徭役)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泰半之赋——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赋税沉重农民生活贫困沉重的徭役1)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2)分类:(按用途划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二是兵役;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3)影响:贫者无立锥之地1)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是什么?——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1)、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3)、封建社会:土地公有封建土地私有制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战国——井田制被废除如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商鞅①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③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实质是私有制)3)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新中国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最终被消灭。②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A、屯田制:古已有之,代表有曹操、魏蜀吴三国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基本特点是土地国有,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起来,稳定了社会社会秩序。B、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较为完备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北魏,沿用至唐朝中期。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为前提,在不触动地主阶级的条件下,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均田制也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③农民土地私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3)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加之天灾连年和租税沉重,酿成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愿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思考:导致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自然经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①导致无数小农破产,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②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往往激起民众暴动。4.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由此理解:中国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为什么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1)现象:(3)土地兼并问题为什么不能从根本得以解决?由于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四、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活动——兴修水利1、传说:2、战国:3、汉代:4、唐代:5、宋代:6、明(朱元璋):7、清:大禹治水都江堰和郑国渠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渠堰使(官职)重视河防、海塘修建塘堰奖赏制度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余秋雨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王景治黄(东汉)风力水车(明清)唐代筒车“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唐《调笑令》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汉代井渠法/治理黄河(王景)隋唐五代明清风力水车立井水车(北)高转筒车(南)、京杭大运河宋代水转翻车传说秦灵渠【问题探究】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农业耕作技术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2、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大禹和他的继承人;除此以外,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3、发明灌溉工具——人力到自然力;归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经济形态上:2、耕作方式上:3、土地制度上:4、经营方式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一家一户为主——个体经营精耕细作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私有制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总体上说:(1)促进:①统治者为保证财源,以农为本重农政策②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③水利事业的兴修④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2)阻碍:①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沉重②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及社会的动荡。③小农个体经营为主的方式,不利技术改进④旱、涝等自然灾害古代中国社会中促进和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别有哪些?1.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牛,名犁,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2.某学生搜集和探究古代传说,有一个传说提到:二郎神是秦国李冰的次子,因与父亲一起修筑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建庙崇拜。那他们父子修筑的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六辅渠D.灵渠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青铜耕作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CA5.下列对古代传统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是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B.在某些历史时期,庄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C.农耕技术出现多次革命性的进步D.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C6、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小农经济与市场没有任何关系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7.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8.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主要是指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1、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有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私有制③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土地高度集中B、赋税繁重C、力役沉重D、贫富分化严重3、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人头税B、农户交纳的赋税C、土地税D、茶税4、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5、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①曲柄锄②大镰③耦犁④一牛挽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