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总论吴巨友园艺专业本科专业核心课——2020年1月第四章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第一节温度第二节水分第三节光照第四节土壤及其它环境条件环境:广义的环境是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生物的栖息地。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综合作用过程生物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可归纳5类。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园艺植物的环境是指其生存地点周围空间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在环境与园艺植物之间,环境起主导作用。环境因子中对园艺植物起作用的称为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人为因子。生态因子:(1)气候因子(climaticfactors):温度、水分、光、空气、雷电、风、雨和霜雪等。(2)土壤因子(edaphicfactors):土壤质地、温度、水分、通气性和pH值等。(3)地形因子(topographicfactors):地形类型(山地、平原、洼地)、坡度、坡向和海拔等。(4)生物因子(bioticfactors):动物、植物、微生物等。(5)人为因子(anthropogenicfactors):人类活动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这种特殊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园艺植物和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辨证统一体。所有的生态因子综合一起对园艺植物发生作用。综合来看,园艺作物的种植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根据社会经济条件,模拟自然,创造合理的生态环境,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园产品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是园艺作物栽培的重要任务。第一节温度一、有效积温二、绝对温度三、温周期现象和春化作用四、极限温度(高温和低温)温度是影响植物生存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温度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活动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园艺植物长期生活在温度的某种周期性变化之中,形成了对周期性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因此,温度影响园艺植物的地理分布,其中年平均温度是主要因素。一、有效积温积温:通常把高于一定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生物学零度:对园艺植物来说,在综合的外界条件下,能使园艺植物萌芽的日平均温度为生物学零度,是生物学有效温度的起点。起源于热带地区植物的生物学有效温度的起点较高,如仙人掌类植物为15~18℃;原产于寒带地区植物的生物学有效温度的起点较低,如雪莲为4℃;原产于温带地区植物的生物学有效温度的起点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生物学有效温度的起点,落叶果树的多在平均温度6~10℃,常绿果树为10~15℃。仙人掌雪莲生物学有效温度: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温度称生物学有效温度。生长季:指不同地区能保证生物学有效温度的时期,其长短决定于所在地全年内有效温度的日数。生物学有效积温:生长季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积值为生物学有效积温(简称有效积温)。不同园艺植物在生长期内,从萌芽到开花、到果实成熟都要求有一定的有效积温。影响有效积温高低的因素:(1)植物的原产地;(2)同一种园艺植物的不同品种对热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3)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也有差异。二、绝对温度温度的三个基点:所有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对于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都各自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三个基点。植物能生长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称为植物生长温度的最低点和最高点,生长最快的温度称为其最适点,三者合起来称为植物生长温度的三基点。植物生长温度的三基点因其地理起源的不同而不同。起源于严寒地区的植物,能在气温为0℃甚至稍低于0℃的条件下生长,而它们的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10℃以下。大部分温带地区的植物,在5℃以下或10℃以下没有可觉察的生长,这些植物最适点,通常是25~30℃左右,而最高点是在35~40℃。大部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其生长的温度范围更大。生长的最适温度是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但对于植物的健壮来说,却并不一定是最适宜的。因为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植物虽然生长最快,但由于消耗的物质也多。此时,植株如果处于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春季晚霜和干旱,极易受到损伤。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其生长三基点不断地变化。一年生园艺植物从出苗到开花结实的整个生长期所要求的温度,恰好与自然界早春至秋初这一段时期的气温变化相符合。因此在栽培作物时,应了解植物生长的温度要求。特别当从远地引种植物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开花期与积温有关,根据对苹果所做的调查,开花前20天开始的10天内最高气温的平均值高,则开花早。据对国光苹果的研究,于花前观测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和旬平均最低气温的积算值。经相关系数测定,分别与开花早晚呈明显的负相关。其中以旬最高气温积算值与花期之间关系最为密切。积算值越高,花期越早,气温积算值每升高1℃,花期相应提早1.15天,反之亦然。温度不仅影响开花的早晚,还影响花芽分化,对果实营养、色泽以及成熟期有直接影响。同一种蔬菜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温度。在种子发芽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一般喜温的蔬菜,种子的发芽温度以25~30℃为最适;而耐寒蔬菜的种子,发芽温度可在10~15℃,或更低时就开始。幼苗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比种子发芽时要低些。三、温周期现象和春化作用温周期现象:植物正常生长对昼夜温度周期性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植物在白天和夜晚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不同,较低的夜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温周期:白天和夜晚温度的差异。1.温周期现象对昼夜温周期现象的解释:白天与夜晚,植物分别处在光期与暗期两种时期下进行生理活动。在白天植物以光合作用为主,高温有利于光合产物形成。夜间植物以呼吸作用为主,温度降低可以减少物质的消耗,有利于糖分积累。而且在低温下有利于根系发育,根冠比提高。大部分园艺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都要求有昼夜有温度变化的环境。热带地区的植物,要求的昼夜温差较小,为3~6℃;温带地区的植物为5~7℃;而对于沙漠或高原地区的植物,则要相差10℃或更多。温周期的作用:1.低夜温有利于花芽分化2.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水平高,果实风味浓。2.春化作用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温带植物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温带地区由于日照的影响,温度随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所以许多温带植物表现出发育过程中要求低温的特性。一般来说,春化作用只能发生在能够分裂的细胞之中。不同的园艺植物,对低温的感受部位不同。据此,按感受低温部位不同,将植物分为种子春化和绿体春化。春化类型:种子春化:以萌动的种子进行低温春化,例如,白菜、萝卜、芥菜、菠菜等。绿体春化:幼苗植株必需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能感受低温,即需要以营养体经感受低温作用。例如:洋葱、大蒜、大葱、芹菜等。脱春化: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把植物放到较高温度下,低温的效果被消除,这被称之为脱春化,也被称为解除春化。一般解除春化的温度为25~40℃。例如将越冬储藏的洋葱鳞茎在春季种植前先用高温处理解除春化,可以防止洋葱在生长期开花而获得大鳞茎。四、极限温度(高温和低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成植株发生各种生理障碍,不仅造成减产或无收成,甚至造成植株的死亡。热害:高温给植物造成的伤害称之为热害。热害往往表现为局部受害,并间接引起植物生病。耐热力:植物所能忍耐的最高气温即为植物的耐热力。高温温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引起的障碍也越严重。高温危害的现象:高温所引起的障碍,包括日灼、落花落果、雄性不育、生长瘦弱,严重的导致死亡。夏季热量过多使果实成熟期推迟,果实小,色差香味差,耐储性低。高温导致的落花落果,在茄果类及豆类植物经常发生,因为高温妨碍了花粉的发芽与花粉管的伸长生长。落叶果树于秋冬温度过高时则不能进入休眠或按时结束休眠期。日灼病高温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原生质解体,生物胶体的分散性下降,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外渗,脂类化合物成层状,蛋白质变性与凝固,细胞器的结构破坏,有丝分裂停止,细胞核膨大,DNA的数量减少。高温破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关系,气孔不关闭,促进蒸腾从而使植物呈失水状态。热害使一些可逆的代谢变化,变为不可逆的变化,这是高温障碍的重要方面。1.冻害:零下低温作用植物组织,使发生冰冻并造成的伤害;2.寒害:即温度稍高于0℃,组织未冻结成冰造成的低温伤害;(冷害)3.冻旱:是低温与生理干旱的综合表现;4.霜害:即早晚霜的为害。低温危害:植物的抗寒性(耐寒性):是指植物能抵抗或忍受0℃左右低温的能力。抗冻性:是指对0℃以下低温的抵抗能力。植物对冬季一切不良条件的抵抗或适应能力称为越冬性。低温对各个器官伤害的临界温度种类受害部位及其临界温度苹果、梨萌动芽-8℃(6小时死亡),冻花(中心花和雌蕊)-4.5~-8.4℃,幼果-1.7~-2.5℃,树体-4.1℃(早霜)桃枝条(木质部受冻)-6.0℃柑桔叶片-3℃(伏令夏橙、甜橙),-4~-5℃(红桔),-9.6℃(温州蜜柑);果实-2.8~-3℃(伏令夏橙);树冠-4~-5℃(伏令夏橙、甜橙),-6.2~-8℃(红桔);全株-8~-9℃(红桔、温州蜜柑),-6~-7℃(甜橙)葡萄叶片-3℃(伏令夏橙、甜橙),-4~-5℃(红桔),-9.6℃(温州蜜柑)冻旱原因:是冬春季节由于土壤水分冻结或土温过低,根系不能或极少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分枝条的蒸腾强烈,造成植株严重失水的现象。冻旱是生理干旱,是植物吸水和蒸腾不平衡的结果。果树越冬抽条主要是越冬准备不足的果树受冻旱影响所造成。冻旱主要易发生在高寒干燥地区,树种以苹果、桃、梨幼树发生最多。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可把蔬菜分为五类:1.耐寒的多年生蔬菜如金针菜、韭菜、石刁柏、茭白、辣根等。它们的地上部分能耐高温,但到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而以地下的部分越冬,能耐-10~-15℃的低温。2.耐寒蔬菜如菠菜、大葱、大蒜以及白菜中的某些耐寒品种,能耐-1~-2℃的低温。短期内可以耐-5~-10℃的低温。同化作用最旺盛的温度为15~20℃。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可以露地越冬。3.半耐寒蔬菜萝卜、胡萝卜、芹菜、白菜类、甘蓝类、莴苣、豌豆、蚕豆等。这类蔬菜可以抗霜,但不能长期忍耐-1~-2℃的低温。这类蔬菜在长江以南均能露地越冬。华南各地,冬季可以露地生长。其同化作用以17~20℃为最强,温度超过20℃时,同化作用减弱,超过30℃时,同化作用所积累的物质几乎全为呼吸作用所消耗。4.喜温蔬菜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这些种类蔬菜的最适同化温度为20~30℃。当温度在10~15℃以下时,授粉不良,引起落花。因此在长江以南,可以春播或秋播,北方则以春播为主,使结果期处在温度适宜的季节。5.耐热蔬菜西瓜、甜瓜、冬瓜、南瓜、丝瓜、苦瓜、豇豆、刀豆等,它们在30℃左右的同化能力最高。豇豆在40℃的高温下仍能生长。不论是华南或华北,都是春播而夏秋收获,生长期处在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蔬菜对温度的要求与起源的关系:凡热带起源的蔬菜,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均要求较高的温度,不耐霜冻。喜温与耐热蔬菜属于这个范围。而在亚热带及温带起源的蔬菜,对温度的要求较低,能耐短时间的霜冻。花卉植物也会因各自的原产地不同,耐寒的能力相差很大。根据花卉的耐寒性的差异,大体上可以把花卉分为三大类,即耐寒花卉、半耐寒花卉和不耐寒花卉。耐寒花卉:包括大部分多年生落叶木本花卉、松柏科常绿针叶观赏树木和一部分落叶宿根及球根类草花。它们都原产于温带和亚热带,在能在我国北方露地自然安全越冬,如忍冬、蔷薇、玫瑰、紫薇、木槿、丁香、紫藤等。半耐寒花卉:包括2年生草花中的一部分,一些多年生宿根草花和一部分落叶木本花卉,还有一些常绿树种。它们都原产于温带和暖温带,在我国长江流域都能安全越冬,在华北、西北和东北,有的需埋土防寒越冬,有的需包草保护越冬,有的需进入地窖越冬。半耐寒花卉的根系在冻土中大多不会受冻,宿根花卉的地上部分枯死,木本花卉的地上部分则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