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群众满意创新人文党建童名谦人文党建,是党的建设理念和工作机制的全面创新,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目标追求。近年来,我们衡阳市围绕“突出主旋律、争当排头兵、造福老百姓”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人文党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让群众得到实惠、受到尊重、感到满意。实践证明,群众满意是党的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检验标准,创新人文党建是实现群众满意的必然路径和现实选择。牢固树立人文党建的基本观点一、人文党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追求是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点和本质要求。我们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政党,必然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和价值取向,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生命根基,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此,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党建工作理念,坚持重视人、依靠人、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完善人,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人文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加强党的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我们党内仍然存在思想上背离群众,行为上疏离群众,工作上脱离群众,作风上远离群众的不良现象。如果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从根本上失去先进性,以致最终失去执政资格。打造人文党建,就是要在党的建设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三、人文党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由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积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呈现矛盾主体多样化、规模群体化、方式激烈化的倾向。为此,党建工作应着眼于创新社会管理,把人文理念贯穿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和环节,建设服务型组织,打造服务型队伍,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活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探索人文党建的途径与方法包括:在创新组织设置上注入人文理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人员流动不断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设置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基层党组织设置出现了“空白点”。为此,要从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凝聚党员群众、有利于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组织设置形式,及时在产业链、行业协会、专业协会、集贸市场、工业园区、项目基地、商务楼宇、“两新”组织和进城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党的组织,努力构建区域化、网格化、人文化的组织体系。在提升队伍素质上实施人文教育。实施人文教育,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筑牢人本观念。人文教育强调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人文性。当前,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不缺理论水平、不缺专业知识、不缺干事能力,但是缺少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缺少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缺少最起码的人本观念。因此,以人文化的教育手段,打造一支人文化的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是现实所需。要通过开通地市级城市党建先锋频道、党建网站,搭建党员教育云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干部进修培训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升素养。在联系服务群众上体现人文关怀。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的核心,联系服务群众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党的建设中以群众工作为抓手,实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其实质就是在党建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元素”。近年来,我市在联系服务群众上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扩大基层民主上弘扬人文精神。扩大民主是社会进步的潮流和标志。通过基层民主推动上层民主,通过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是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必由之路。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为民主自由的精神。在扩大基层民主上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弘扬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近年来,我市在扩大基层民主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了一些好的制度。如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实行了全程差额制度,即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强调了届期意识,特别是针对村(社区)两委换届难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达到了“村村换届”的目的,充分保障了群众民主权利。在制度建设上健全推动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调研评估的决策机制、互帮互助的保障机制、上评下议的考评机制和群众公认的导向机制。.